蔡駿
蒲松齡老先生的晚年,習(xí)慣于在他那破舊的聊齋外,擺兩張椅子,一張桌子,準(zhǔn)備一壺?zé)岵?,款待過往的路人。然后就與他們聊天,請他們說故事。于是,每天只要聽一個故事,他的那本《聊齋志異》便可交付書局出版了。
那天他剛把書稿送走,這時他見到一個衣著華麗,大約三十多歲的男人,騎著一匹馬,還跟著一個小廝。
那男人雖然看上去很富貴,臉卻很黑,很粗糙,還有一塊塊的傷疤。蒲松齡一看便知這人肯定有著與眾不同的經(jīng)歷。蒲松齡請那人下馬,坐下來喝茶,喝完了茶。蒲松齡打量了他一番,然后說道:“說個故事吧?”
“什么?”那人有些不解。
“說個故事吧,公子,你的心里一定藏著個故事?!?/p>
那人想了片刻,然后輕輕嘆了一口氣,便娓娓道來——
我是山東安丘人,祖上曾經(jīng)做過官,但是后來家道中落,又父母早亡,只留下一塊銘記祖宗功德的石碑和間破屋子。
我雖然自幼苦讀詩書,可到了二十歲居然連秀才都沒考上。我那時窮得可憐,只能靠借錢度日,沒有人愿意嫁給我,我心灰意冷,有了尋短見的念頭。
突然有一個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和尚,他對我說,我有一千兩黃金,藏在西藏的曼陀寺。我相信這個夢,這個夢給了我希望。于是,我向親戚借了許多錢,踏上了去西藏的道路。
我一路上千里迢迢地省吃儉用,到了四川,卻遇上了強(qiáng)盜,搶光了我的錢,差點要了我的命。然后,我只能沿路乞討,到了四川的打箭爐。過了打箭爐,我用盡全力翻過一座大雪山,就到了藏區(qū)了。
我終于筋疲力盡地倒下了,在雪地中等待死神的降臨,一戶牧民救了我,我又活了過來。
終于我一步一磕頭地到了拉薩,我見到了金碧輝煌的布達(dá)拉宮和大昭寺。
由于語言不通,我在拉薩的寺廟里住了一個月都沒有找到曼陀寺,于是我又離開了拉薩。
我在西藏游蕩了一年,四處尋找曼陀寺。
我吃盡了各種苦頭,還學(xué)會了藏語。我想放棄,但我是借了錢出來的,空著手回去還不如讓我死了。
我終于絕望了,我完了,我徹底完蛋了,我的一生就毀在了一個荒誕的夢里。我來到西藏的天葬場上,伸開雙手一動不動地躺下,讓那些禿鷲們來把我吃光吧。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從噩夢中醒來,見到的是滿眼的酥油燈光,一片黃色,宛如金子一般燦爛。我躺在一張床上,一群西藏喇嘛圍著我,禿鷲帶我升天了嗎?
“你終于醒了。”一個老喇嘛說道。
“你是誰?”
“我是這里的活佛?!?/p>
“這里是什么地方?”
“曼陀寺。”
我終于找到曼陀寺了,這是佛的安排,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救了我。為了我的一千兩黃金,我必須留在這里。于是,我在這里出家做喇嘛了。
曼陀寺很小,總共只有三四十人,位于一座雄偉的雪山的半山腰,非常荒涼。西藏的寺廟里常常貼許多金箔,但曼陀寺不要說金箔,就連銀箔、銅箔都沒有,只有木頭、泥巴和石頭。
但為了我的金子,任何苦難我都必須忍受。我居然成了一個合格的喇嘛。
白天我認(rèn)真地念經(jīng),干活,像一個真正的苦行僧,當(dāng)然那是為了獲得他們的信任。晚上,我趁他們?nèi)艘院缶屯低档爻鰜?,到全寺每一個角落搜尋一遍。
從菩薩的身體到大殿的房梁,從酥油燈的基座到轉(zhuǎn)經(jīng)幢,從庫房到馬廄,一晃居然十年的光陰過去了,我的青春也一去不復(fù)返了,我只有三十歲,卻像個四十歲的人。
我忍辱負(fù)重地度日,但我的黃金卻始終連影子都沒見到。所謂“只要工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我始終沒有泄氣,因為我還有個地方?jīng)]有找過,那就是活佛的臥室。
他又從來不肯離開寺廟,白天臥室緊鎖著,晚上他就寸步不離房間,里頭一定藏著黃金,這老活佛原來也是個守財奴。
我不能再等了,我已經(jīng)浪費了我的青春,我要為我的下半生打算。我豁出去了,我在一個月黑風(fēng)高的夜晚,偷偷地點燃了庫房里的干草,熊熊大火立即燃燒了起來。
全寺的喇嘛都來滅火了,活佛也出來了,于是我就偷偷地溜進(jìn)了活佛的房間??墒腔罘鸬姆块g里什么也沒有,除了一張羊毛毯。
他們撲滅了火,發(fā)現(xiàn)獨獨少了我,于是推斷出是我縱的火。我被綁了起來,一陣痛打,渾身是傷,被趕出了曼陀寺。
完了,我的生命算是徹底毀了,一切的努力,十年啊,都付諸東流了。
趕走我的時候,在寺門口,老活佛惋惜地問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就把當(dāng)年我做的那個夢告訴了他。
老活佛聽了哈哈大笑,他說:“十年前,我也做過一個夢,一個大喇嘛對我說,在山東,有個叫安丘的地方,那里有塊銘記祖宗功德的石碑,在石碑下,藏著一千兩黃金。這真是個奇怪的夢,但我從沒有相信過,我才不會像你這樣為了一個夢而背井離鄉(xiāng)浪費整個青春。”
我聽了大吃一驚,向他磕了個頭,立刻離開了那里。我回到了家里,沒人認(rèn)得我了,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家那塊銘記祖宗功德的石碑扒倒,并在那底下挖地三尺,果然挖出了一包黃金,一千兩,沒錯,正好一千兩。從此,我發(fā)了財,成了一個富商。
“太有趣了,謝謝?!逼阉升g老先生送走了那位具有傳奇經(jīng)歷的人。他細(xì)細(xì)地品味著這個故事。但他最終還是沒有把這故事編入他的《聊齋志異》,因為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中也有與其相類似的故事。為了不發(fā)生版權(quán)糾紛,蒲松齡只能由自己來每天回味了。
你相信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