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多思
6月7日上午,浙江富陽市殯儀館??粗字斜货r花簇擁著的兒子楊小強,胡圣菊眼前一黑,幾乎昏了過去,幸虧有身邊親友扶持,才沒有倒在地上。
她一臉的絕望。1998年長江發(fā)大水時,胡圣菊的丈夫被洪水卷走了,但那時心中仍存有一線希望和牽掛,那就是6歲的兒子。而如今,兒子也走了,年僅 20歲。
在上百名追悼者的唏噓中,楊小強的表舅、胡圣菊的表哥邱華開始致悼詞:“小強啊, 兩年前舅舅帶你來這兒時許下的愿望都實現(xiàn)了。你有了快樂的工作,結(jié)交了很多遠方的朋友,走進了我們夢中的莊園。你的飛行天賦得到認可,你用比賽成績?yōu)橹袊A得了榮譽。對于你犯下的錯,我們不能責備!因為,當這項運動成為了朝圣,在路上的人只能用心祈禱,不會停下腳步!”
而在胡圣菊看來,兒子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俱樂部的工作。并不是小強一個人的錯。
致命的斤斗
邱華和胡圣菊所說的“錯”,指的是楊小強在事發(fā)當天滑翔時所做的一個特技動作“空中斤斗”。據(jù)楊小強的教練李鐵民對媒體介紹,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只有有限的幾名運動員可以完成這個高難度動作,風險極大。
李鐵民是永安山滑翔基地的總教練,同時也是國家滑翔傘隊的總教練。這位楊小強的啟蒙教練,在滑翔圈內(nèi)有“鐵教”的稱呼。經(jīng)多次聯(lián)系,李鐵民還是沒有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
楊小強的隊友吳尖尖和表舅邱華向記者回憶了事故發(fā)生的經(jīng)過:
6月4日中午1時許,楊小強和吳尖尖輪流使用一把國產(chǎn)的翔宇牌特技傘練習特技,主要動作是人和傘幾乎呈水平旋轉(zhuǎn)的“土星”。楊小強先飛,吳尖尖居后,兩人都順利完成了動作。接著,又輪到楊小強上陣。他飛出去后,正在現(xiàn)場指導的李鐵民說了句“往遠點飛,別離山太近”,然后就接著指導其他隊員去了,沒有繼續(xù)觀看小強做動作。
教練的這句話是一句很常規(guī)的話,每一名隊員做動作時,他總是習慣性地叮囑上這么一句。和教練一樣,出于對楊小強技術(shù)的絕對信任,吳尖尖這時也沒有關(guān)注楊小強。然而,幾分鐘后,當吳尖尖再轉(zhuǎn)過身觀看楊小強飛行時,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包裹在滑翔傘中快速墜落了。
“我也是后來才聽說,小強從水平旋轉(zhuǎn)的‘土星過渡到上下旋轉(zhuǎn)的‘斤斗。第一次動作成功了,但是第二次失敗了,被‘包餃子了。”吳尖尖說。
“包餃子”是行話,指的是跳傘者被傘纏住包裹,快速墜落,這也是跳傘和滑翔傘界最危險的事故,幾乎無人能從這類事故中生還。吳尖尖還透露,楊小強做這個動作時并沒有和隊友們商量,也沒聽說和教練談過他要嘗試這個風險極高的動作。
楊小強墜落后,在附近訓練的隊友和群眾立刻前往事發(fā)地營救。據(jù)富陽人民醫(yī)院醫(yī)生介紹,他們是當天下午1點40分接到報警電話的。約20分鐘后,救護車趕到了永安山山腳,當時傷者正躺在路邊,已經(jīng)沒有了呼吸和心跳。兩點半左右,救護車拉著小強返回醫(yī)院。經(jīng)過30分鐘的搶救,醫(yī)生宣布傷者不治身亡。
危險的運動
楊小強是湖北宜都人,曾在2011年于捷克舉行的第六屆世界滑翔傘定點錦標賽中獲得亞軍,這是中國選手在該項比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2011年6月,楊小強入選國家隊。滑翔傘運動本身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1984年起源于法國,由一些飛行愛好者發(fā)明。
邱華說,他感到很對不起小強的母親,因為正是他把小強引上了滑翔傘運動這條危險的道路上。十幾年前,邱華開始接觸并癡迷于滑翔傘,“你不知道那有多快樂,當我飛翔在高空,看到地面上的高樓大廈都變得那樣渺小,看到地平線都是圓形的,老鷹甚至都在好奇地看著你?!?/p>
楊小強生前接受電視采訪時說,他8歲的時候有一次看到舅舅練習滑翔傘,覺得非常驚奇,人還能這樣飛翔在天空中,于是就下決定心長大后也要去練滑翔傘。
胡圣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失去丈夫后,她無力耕種家里的幾畝地,就靠當倉庫保管員或飯館服務(wù)員勉強維持生計,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17歲時小強開始厭學,高中沒畢業(yè),也不想出去打工。于是,邱華就開始教小強練習滑翔傘,一年后又帶小強投入中國最有名的滑翔傘教練李鐵民門下。
邱華也沒想到,楊小強竟然天賦過人,才練了一年多就拿到了世界亞軍。邱華和胡圣菊都為小強感到自豪與高興。邱華一直在籌劃開發(fā)湖北宜都一個名叫“愚人島滑翔旅游度假村”的滑翔基地,而小強的成功,讓他看到基地的光明前景。
但提起這項運動,滑翔傘專家卻更多是強調(diào)它的高風險性?!澳阒阑鑲氵\動為什么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因為風險實在太高了?!痹斶^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中國滑翔傘運動專家李小兵,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忍不住提高了嗓門,“我們就是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自己為自己負責,一上天就做好應(yīng)對各種情況的準備?!?/p>
據(jù)中國最權(quán)威的滑翔網(wǎng)站“滑翔中國”粗略統(tǒng)計,從2004年開始,約有15人在這項運動中不幸遇難。
李小兵說,滑翔傘是軟的,所以特別容易被氣流影響,造成折翼,傘落人亡。此外,滑翔者的粗疏大意也是造成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
每人都有責任
6月5日,中國航空運動協(xié)會發(fā)表了《關(guān)于滑翔傘飛行員楊小強發(fā)生飛行事故的說明》,對死者表示哀悼,并稱已派專家赴現(xiàn)場進行進一步事故調(diào)查。說明中還說,楊小強現(xiàn)為富陽鐵匠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滑翔傘飛行員,今年尚未入選國家隊。事故當日,他在自行練習時嘗試目前中國未正式開展的滑翔傘特技飛行動作,由于動作做不到位發(fā)生飛行事故。
邱華說,滑翔傘運動是非奧運項目,國外有比賽,就在全國搞個選拔,拼湊個國家隊去比賽,比賽結(jié)束回國后就自行解散。國家隊選手從事什么工作的都有,楊小強則是在永安山滑翔傘基地擔任助理教練,勞動關(guān)系屬于富陽鐵匠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李鐵民建立)。除了每月有兩千多元工資,還有一些提成,帶學員飛行一次能得到50元錢。
離杭州不到100公里的永安山海拔500多米,滑翔基地的起跳點設(shè)在永安高山農(nóng)莊的西北角。這里很適合開展普通的滑翔傘運動,但是因為高度不夠,且山下沒有湖泊,并不適合最危險的特技滑翔。
楊小強的同事吳尖尖說,他和小強以及教練都知道這里不適合進行特技滑翔,但平時還是用普通的比較安全的滑翔傘進行特技動作的練習,例如練習“土星”“直升機”動作。這樣的練習已有近一年時間,沒出過事。這次事故發(fā)生前約20天,一位特技傘廠家的人帶來一把仿制德國的特技傘讓他和小強試用,小強就是用這把傘做“斤斗”時出事的。吳尖尖對《中國新聞周刊》承認,教練知道并且同意他們試用這把特技傘。
國內(nèi)成功完成過滑翔特技“斤斗”的運動員大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永安山根本不是特技滑翔的場地,在這里做特技就是玩命。他進行特技訓練,都是在尼泊爾專門的特技滑翔訓練場做的,山下有著很大的湖面,還有專門的快艇和直升機用于打撈落入湖中的特技練習者。即便這樣,有時還難免發(fā)生事故。
楊小強遇難后,讓胡圣菊感到非常生氣的是,有關(guān)方面都通過媒體撇清責任。有的媒體甚至報道說,楊小強在訓練前就做了相應(yīng)的準備,選擇在富春江的水面進行訓練,“但他最終還是非常不走運地摔在了地上”。
“這純粹是造謠!”多名和楊小強熟識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滑翔傘愛好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富春江離永安山滑翔基地有十多公里距離,楊小強如果決定在那里做特技,必須先經(jīng)過長途越野飛行飛到那里。但他當天使用的是特技傘,根本不可能飛過去。越野飛行用的傘是專用的傘,不是特技傘。
吳尖尖也認同這一點。
不過,有著十多年滑翔經(jīng)歷的邱華并不想追究誰的責任。“我知道除了小強自己的責任,教練也是有責任的,甚至旁觀者都有責任,大家都沒有去勸阻小強?!鼻袢A說,“但是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太大了,誰也不想讓滑翔傘運動受到傷害,不想讓滑翔基地被關(guān)閉。”
邱華一直在和富陽鐵匠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商討工傷賠償?shù)氖虑?,最終和李鐵民達成協(xié)議,總共補償給楊小強的母親60萬元。其中40萬元先交到胡圣菊手中,剩下的20萬元從傘友們自發(fā)捐贈中劃撥;如果捐贈款不足20萬,則由公司補足差額。
但是這份補償協(xié)議也遭到一些傘友的質(zhì)疑,認為捐助款不應(yīng)納入賠償金里。圍繞著各種爭議,質(zhì)疑的傘友和支持“鐵教”的傘友幾天來一直在“滑翔中國”網(wǎng)站論壇上爭吵不休。
在楊小強追悼會上,邱華對著小強的遺體說,“我向你保證,盡快給你建一個標準的特技飛行場地,讓你那些喜歡飛特技的傘友飛得安全……”
李小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滑翔傘運動雖然風險極大,但只要加強管理和提高安全意識,可以減少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