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塵馨
曾偉祥給自己設置的頭銜是工場營運經理,這是他從香港庇護工場學來的叫法,而不是內地通用的“園長”“站長”“主任”。
成立庇護工場剛一年,曾偉祥已經計劃好了之后幾年的發(fā)展方向,27歲的他躊躇滿志?!斑@個領域基本上是一張白紙,特別是年輕人很少有人愿意來做這個領域。其實只要愿意去做,機會很多。”
“庇護工場”,其實是以幫助殘障人士進行職業(yè)培訓,讓他們參與簡單勞動,并使其能最終融入社會就業(yè)為目的的非營利性機構。這個名詞起源于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歐美興盛。2004年,北京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guī)椭钦先耸康谋幼o工廠;2008年起全國各省市開始興起。
雖然國家鼓勵民間機構設立庇護工場,但因為產品銷路難以打開,目前仍基本以政府扶持為主。這種政府資助以公益為目的的福利機構,全國各地約有數十家,規(guī)模大小不等,運作模式和內容也大同小異。
不過,順德人曾偉祥卻從這項事業(yè)里品咂出了新的滋味。
順德基因
180公分高,略胖,曾偉祥的魁梧身材在順德并不多見,而長于經營的本能卻是順德人的本色。畢業(yè)于湖北工業(yè)大學的曾偉祥專業(yè)是環(huán)境工程,大學畢業(yè)后進過污水處理廠,到環(huán)境公司做過設計,還做過業(yè)務。在創(chuàng)立庇護工場之前的一年多,曾偉祥就已經開始做各種準備。那時,他是容桂街道仁愛園“陽光之家”的負責人。
“陽光之家”其實也是個新生事物。2005年,上海市推出“智障人士陽光行動”,目標是“組織1萬名智障人士參與培訓,康復,簡易勞動,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由市政府全額出資、管理,全市所有街道、鄉(xiāng)鎮(zhèn)均建立智障人士“陽光之家”,共達241個?!瓣柟庵摇币渤蔀槠渌∈袇⒖紝W習的福利模式。
容桂的“陽光之家”成立于2008年末。它的誕生頗具順德特色,這個由頭還得先從容桂敬老院說起。
1993年,旅港鄉(xiāng)親馮家彬捐資200萬元港幣,容桂街道辦事處出資300萬元,共同建立了一所半官半民性質的容桂馮派普敬老院。當時的負責人發(fā)現,容桂街道有殘疾的棄嬰和孤兒無處安置,于是就在敬老院另辟出一小塊地方收留了這些孩子。后來又發(fā)現單托養(yǎng)不行,那些身體有殘疾的孩子還需要進行康復,于是又增加了康復訓練。
“他們利用敬老院的資源來做這些,越做越大,直到政府發(fā)現不支持不行了,于是另給了一個地方,建立了仁愛園,主要做14歲以上殘疾兒童的托養(yǎng)和康復?!痹鴤ハ閷Α吨袊侣勚芸氛f。
民間“倒逼”政府,說是順德的特色并不為過。“順德從1992年產權改革到1999年綜合改革,到現在行政體制改革,都是倒逼示范的連續(xù)再現?!比蝿绱烁爬?,他曾任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兼政府決策咨詢顧問。
“做完康復,發(fā)現就業(yè)還沒有涉及到,就提出來要不我們也做就業(yè)這一塊。于是在容桂仁愛園騰出了幾個小房間,開始做一些職業(yè)培訓?!庇谑牵蕫蹐@里有了專門做培訓的“陽光之家”。在曾偉祥的描述里,每一個新的部門誕生似乎都是簡單而順理成章。容桂仁愛園以公建民營的方式獨立運作,這也為將來“陽光之家”的分離提供了又一個順理成章的理由。
2009年,大學畢業(yè)剛兩年的曾偉祥受聘進入“陽光之家”擔任導師。那時的“陽光之家”共有8名智障學員,導師一個半(半個是指兼職)?!皠傞_始很簡單,串珠、插塑料花,串到一定程度就去義賣。導師的工作,除了教他們這些以外,還有就是保證人不出問題。”
慢慢的,年輕的導師當上了仁愛園的副園長,并且開始尋找“陽光之家”新的發(fā)展機會。曾偉祥跟主管部門——容桂街道社會工作局提出,“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街道,我們已經是最小的一個行政機構,不如我們嘗試在順德首先成立鎮(zhèn)街級的殘疾人就業(yè)培訓機構。”
香港伍威權基金主席伍馮佩玲女士因機緣巧合到“陽光之家”參觀,曾偉祥適時向她提出了打算做殘疾人就業(yè)培訓機構的想法,希望得到基金會的支持。
馮佩玲女士是伍威權先生的妻子,丈夫去世后接手管理基金會。伍威權是香港著名愛國實業(yè)家、美心食品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人伍舜德之子,父子都矢志于慈善。
與此同時,曾偉祥數次前往香港,考察香港的庇護工場模式,同時看到社工對于社區(qū)管理的重要作用。2010年,他考取了社工證。
不久后,容桂舊馬路的居委會因為搬遷,辦公室空置出來。容桂街道社會工作局答應免費將其提供給“陽光之家”。這是一座1300平方米的2層小樓,緊挨著順德德勝河南岸,這里曾是最繁華的工業(yè)區(qū),如今已蕭敗。
“陽光之家”從仁愛園搬到了這座破敗小樓,裝修就花了40萬。馮佩玲答應增加投資,最終,由伍威權慈善基金出資約120萬元港幣(其中包括添置的數十萬設備),順德區(qū)殘聯提供10萬元,容桂街道政府免費提供場地,“容桂伍威權庇護工場”于2011年5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
曾偉祥從“陽光之家”辦理了離職手續(xù),成為“伍威權庇護工場”法人代表。名稱更迭背后,身份已截然不同,“民辦”,將是此后庇護工場的身份標簽。
但接下來,工場的“出名”多少有些巧合并得益于大環(huán)境的改變。
自從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到任之后,近10年來逐漸被廣東遺忘的順德,再次成為新書記眼中的特區(qū)之特。2008年,順德作為唯一縣級單位成為廣東省體制改革試點之一,汪洋親自任其“直接掛點聯系的省領導”。去年7月,汪洋到順德區(qū)容桂街道專題調研街道的社會管理建設,剛成立兩個月的伍威權庇護工場是他的考察點之一。
開始的兩個月,工場還沒有打開局面,依然只是串珠、插花、義賣。曾偉祥組織了幾次到順德外企的大型義賣活動,效果不錯。當聽說庇護工場采用了“政府購買、民間運作、第三方監(jiān)督”模式運行時,汪洋給予充分肯定,希望他們“繼續(xù)探索,積累經驗,成為示范”。
伍威權庇護工場也因容桂的改革實驗和省委書記的到訪,未啼先名。來自香港的新訂單紛至沓來,曾偉祥看到了契機。
做出自己的品牌
劉金妹是庇護工場最資深的導師。2010年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康復專業(yè)畢業(yè)前,劉金妹就到了當時的“陽光之家”實習,遂留了下來。因為會手工,就跟隨學員到了庇護工場,繼續(xù)擔任導師。主要工作是教學員們串珠、絲網插花和軟陶。
直到去年9月中下旬,庇護工場突然接到了香港伍威權慈善基金從香港介紹來的一筆“大訂單”——李嘉誠基金會定制600個手提布包,作為禮品。這是他們從來沒有做過的項目。從買書來學裁剪開始,劉金妹需要迅速學明白,并且把整個過程分成裁剪、車縫、熨燙翻袋剪線頭等3~4個工序,按難易分配給程度不同的學員完成。
3~4級以上輕度智力障礙的學員可以按照她畫好的版完成裁剪。如果像手機袋那種簡單的東西,他們也可以拿著紙板自己定位畫版。車縫和熨燙,則必須是由智力相對正常只是肢體殘疾的學員來做。而像翻袋剪線頭這樣的活,劉金妹會等到最后階段,讓一兩個手腳靈活的智障學員完成。
學員們的分工相對固定。庇護工場主要接收智障和肢殘人士,智障占一半多,個別還有精神問題或者癲癇。導師和社工會在他們剛進工場的幾天里,根據試工培訓時他們的反映表現對殘障級別做一個基本的鑒定,再按程度分配到布藝組、印刷、加工組或者家政組等?!坝械牟恍幸矔凰⑾聛怼薄?/p>
劉金妹現在是布藝組的設計師,主要是細分設計好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然后安排給對應程度的學員。李嘉誠基金會的600個提包,從采買布料到完工,是她帶著七八個學員花了2個多月完成的。
劉金妹家在廣東云浮市,離順德約200公里,這里的月薪2000多元。目前,工場里的導師共有12名,像她這樣的“外地人”并不多。
布藝加工的訂單主要來自香港基金會的推薦。雖然伍威權已過世,但老朋友的圈子都還在,朋友們聚會的場合,伍馮佩玲女士會向香港的富商名流們推薦到自己的庇護工場定制簡單的禮品,李嘉誠基金會的提包訂單也因此而來。大家也樂得既做了慈善,又成全順水人情。
加拿大皇家銀行提包的訂單也是如此,它目前是伍威權庇護工場最大的客戶,“已經翻了好幾次單”。
如今,布藝組是工場最主要的一個訂單項目,外單已有6個。4月份新增設的印刷業(yè)務也開始接單,訂單基本來自政府部門。不論紙袋還是提包,曾偉祥都一定要加上“容桂伍威權庇護工場”的LOGO。LOGO很簡單,庇護工場的名字上方,一輪七彩的太陽映照著3個手拉手的小人。
“社會企業(yè)”的可能性
庇護工場來了陌生人,學員們就會隔三差五跑過來。有的拿著掃帚假裝過來掃地,有的假裝擦桌子,還有的學員干脆坐在旁邊徑直地看。
19歲的馮典河拿個小刷子在附近的地上來回蹭,最后還是忍不住湊上來問,“她從哪里來?我怎么沒見過?!?/p>
從啟智學校畢業(yè)后父母親就把馮典河送到庇護工場來,因為太好動無法安靜下來。劉金妹安排他在家政組,負責平時工場里的打掃。
馮典河的記性很好,誰來過一次他都能記住。劉金妹說,“學員大部分都是乖的。知道我們是老師,也會聽我們的話。有時候也有反復,好好跟他們講,基本上都會聽。”
庇護工場成立之初,“陽光之家”的學員只有20多人,曾偉祥還需要從社會工作局的戶口登記簿里找到符合培訓條件的智障或肢殘人員,勸說家長帶他們來參加免費的培訓。
很快,學員增至現在的50名,政府給的名額已經填滿。容桂街道社工局按學員人頭購買工場的服務,包括支付學員每人每月300元補貼、100元伙食補貼,10名工作人員的工資,原材料購置費用,水電開支,行政服務。伍威權基金會每年注入一筆運轉資金,并參與工場的管理,用于購買設備及支付學員每人每月100元補貼。
兩層的小樓如今區(qū)隔成工作區(qū)和康復休息區(qū)上下兩個部分。樓上有學員中午休息室,簡單的健身器械、臺球桌,還有社會上捐贈的圖書。樓下工作區(qū)的劃分,曾偉祥完全參照香港庇護工場的樣式,“從裝修到買每一張桌子椅子都是我親手操辦的。內地沒有好的模式,我們就到香港,除了參考模式以外還觀察他們的社工做什么、導師做什么、辦公室做什么,我們希望從更高的標準來進行參考?!?/p>
現在,工場分有軟陶、布藝、花藝、加工、印刷、家政6個小組。今年下半年開始,布藝和印刷的訂單多起來了,像軟陶、花藝這些不走訂單的活便暫停下來,小組的學員調整到布藝和其他組支援。
內地的庇護工場、康園工療站多是單純從事手工加工生產,同時為學員上些培訓課程、心理輔導、娛樂活動和幫助參與社會活動,而和他們相比,曾偉祥的追求更為明確而且直接。
接下來,曾偉祥的計劃是進一步擴大印刷的業(yè)務;關于洗車業(yè)務,也已經和某知名大汽車廠商談妥合作。還有其他一些項目,也在籌劃之中。
而一個更大的夢想,是成立社會企業(yè)。這是一個新興的名詞,也就是指運用商業(yè)的模式發(fā)展、運營社會福利機構。曾偉祥說,香港的社福機構在做了二三十年后,它的管理者從最早的護士,到社工,現在已逐漸轉到讓更專業(yè)的管理經營者來操作,把它當做一個生意做。
不過,如何把社會目標和商業(yè)管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仍在摸索之中。
曾偉祥的另一個身份是順德區(qū)星宇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總監(jiān),這個服務中心和庇護工場在同一天掛牌成立,由庇護工場購買它的社工服務。社工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和導師一起對新來學員進行評估,對表現異常的學員開展個案輔導和心理輔導,以及組織工場活動等等。
伍威權庇護工場和其他工場一樣,培訓的目標分為三部分,即庇護性就業(yè)、輔助性就業(yè)和公開就業(yè)。工場建立一年多以來,共有6名學員已經成功地走向社會就業(yè)。這也意味著,一年來只有6名新學員的名額可以補充進來。而在順德,殘障人士的數目是7萬人。
相比庇護工場適應社會的速度,社會接受他們的程度來得緩慢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