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挺,章志堅
(1.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院橋中心衛(wèi)生院外科,浙江臺州318025;2.浙江省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肛腸外科,浙江臺州318020)
直腸癌患者手術前后血清VEGF表達及與遠期預后的相關關系
盧明挺1,章志堅2
(1.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院橋中心衛(wèi)生院外科,浙江臺州318025;2.浙江省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肛腸外科,浙江臺州318020)
目的分析直腸癌患者手術前后血清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達及與遠期預后的相關關系。方法采用雙抗體兩步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手術前后血清VEGF的濃度,分析與臨床指征的關系。所有患者至少隨訪3年,采用KaPlan-Meier分析3年生存率。結(jié)果VEGF的表達對照組為(107.4±18.3)mg/L,直腸癌組術前為(382.7±83.6)mg/L,術后為(257.4±76.4)mg/L。直腸癌組術前和術后血清VEGF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直腸癌組術后血清VEGF明顯低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前和術后血清VEGF表達在Duckes分期、浸潤情況、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和腫瘤大小等程度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VEGF平均值257.4mg/L作為劃分VEGF水平高低的分界值,術前低、高表達的3年生存率為分別為90.9%(10/11)和78.9%(15/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低、高表達的3年生存率為分別為85.7%(12/14)和81.3%(13/1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術前血清VEGF的檢測對于直腸癌患者的遠期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術后血清VEGF的檢測對直腸癌患者的遠期預后判斷價值不如術前血清VEGF的檢測。
直腸腫瘤;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A;預后
腫瘤的生成和轉(zhuǎn)移依賴于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的生成為腫瘤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和氧氣,同時又為臟器轉(zhuǎn)移提供了通路,而腫瘤細胞又可分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特異性分子,促進血管生成。目前傳統(tǒng)的手術或者放化療治療只針對腫瘤細胞本身,忽略了血管,從而易引起腫瘤的復發(fā)和轉(zhuǎn)移。VEGF是最強的促血管生長因子,目前有大量文獻顯示其在腫瘤組織中呈高表達狀態(tài),但研究多集中于術前檢測,而對術前術后與遠期預后的相關性報道較少,本文主要解決這一問題。
1.1 一般資料:選擇浙江省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07年1—12月收治的直腸癌患者(直腸癌組)35例,均經(jīng)過手術病理證實,病理類型均為腺癌。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38~84歲,中位年齡60歲。Duckes分期A期3例,B期13例,C期14例,D期5例;浸潤黏膜層8例,肌層7例,漿膜層以外20例;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21例,無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14例;腫瘤大小,<5cm 22例,≥5cm 13例。另取同期體檢的健康者30例作為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5~83歲,中位年齡58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VEGF檢測:患者手術前1d和手術后5d抽取外周空腹靜脈血2mL,常規(guī)離心分離血清,保存待檢。VEGF檢測采用雙抗體兩步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試劑盒購于深圳晶美公司,酶標包被板、顯色劑A液、標準品、顯色劑B液、20倍濃縮洗滌液、終止液、標準品稀釋液、說明書、樣本稀釋液、封板膜、酶標試劑和密封袋。取4塊酶標包被板,設置為標準品孔、術前樣本孔、術后樣本孔和空白對照孔,于標準品孔中加入標準品50μL,術前和術后樣本孔中先加入待測樣本10μL,再加樣本稀釋液40μL,空白對照孔不加。37℃恒溫箱溫育30min,洗板。然后在除空白對照孔外的3個孔加入酶標工作液50μL,重復溫育和洗板操作。每孔加入顯色劑,取出酶標板,加如終止液,當顏色由藍變黃終止反應。由空白對照孔校零,于450nm波長檢測各孔吸光值,計算標準曲線的直線回歸方程,并計算相應濃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生存曲線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率比較采用Log rank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VEGF表達:對照組為(107.4±18.3)mg/L,直腸癌組術前為(382.7±83.6)mg/L,術后為(257.4±76.4)mg/L。直腸癌組術前與術后血清VEGF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直腸癌組術后血清VEGF明顯低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VEGF在各臨床指征中的表達:直腸癌組術前與術后血清VEGF表達在Duckes分期、浸潤情況、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和腫瘤大小等程度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直腸癌組手術前后血清VEGF在各臨床指征中的表達(±s,ρ/mg·L-1)
表1 直腸癌組手術前后血清VEGF在各臨床指征中的表達(±s,ρ/mg·L-1)
*P<0.05與術前比較(t檢驗)
臨床指征例數(shù)血清VEGF術前術后Duckes 分期A、B16274.5±71.6223.2±46.2*C、D19489.5±98.0281.4±67.7*浸潤情況黏膜層8284.4±62.6201.3±48.0*肌層7341.4±72.8251.3±69.6*漿膜層以外20406.7±77.1293.7±83.5*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有21422.1±101.5274.3±73.5*無14316.4±80.2226.6±78.4*腫瘤大?。↙/cm)<522415.3±89.4263.4±72.2*≥513327.4±88.5235.4±65.5*
2.3 遠期預后:將術后血清VEGF平均值257.4mg/L作為劃分高低VEGF水平的分界值,并觀察術前術后以此為分界的3年生存情況。術前血清VEGF<257.4mg/L和≥257.4mg/L的3年生存率為分別為90.9%(10/11)和78.9%(15/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血清VEGF<257.4mg/L和≥257.4mg/L的3年生存率為分別為85.7%(12/14)和81.3%(13/1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Folkman于1971年[1]首次提出“腫瘤的生長和轉(zhuǎn)移依賴于新生血管的生成”假說,近幾十年來,大量臨床研究顯示出了該學說的科學性,并因此產(chǎn)生了一類作用于新生血管的靶向藥物。血管生成主要受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共同作用,當二者失衡,就會導致血管退化或生成。血管生成促進因子包含多種生物有效分子,其中VEGF是目前研究最多、作用最重要的一大類分子,包含7個成員,可在胚胎、炎癥、組織缺血和腫瘤時促進血管生成。VEGF與腫瘤細胞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腫瘤細胞可以過度分泌VEGF,促進周圍組織的血管生成,另一方面VEGF在促進血管生成后,可為腫瘤組織提供必需的生長物質(zhì),又為臟器轉(zhuǎn)移提供了通路[2-3]。因此,VEGF在腫瘤的生長、發(fā)展和轉(zhuǎn)移中起著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術前血清VEGF在Duckes分期A、B期的表達水平低于C、D期,同樣在浸潤至漿膜層以外的表達高于黏膜層和肌層,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和腫瘤大小≥5cm的VEGF表達也明顯高于無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和腫瘤大?。?cm的患者。證實VEGF表達與腫瘤生長、發(fā)展、浸潤和轉(zhuǎn)移有相關性。與文獻報道相似[4]。
本研究患者均獲得了3年隨訪,死亡5例。將術后血清VEGF平均值257.4mg/L作為劃分高低VEGF水平的分界值,并觀察術前術后以此為分界的3年生存情況。結(jié)果顯示術前血清VEGF低、高表達的3年生存率為分別為90.9%和78.9%,術后血清VEGF低、高表達的3年生存率為分別為85.7%和81.3%。表明術前血清VEGF的檢測對于直腸癌的遠期預后具有判斷價值。術后低表達的3年生存率雖高于高表達,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樣本偏小,尚不能據(jù)此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因此,筆者認為術前血清VEGF的檢測對于直腸癌患者的遠期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術后血清VEGF的檢測對直腸癌患者的遠期預后判斷價值不如術前血清VEGF的檢測。
[1]FOLKMAN J.Tumor angiogenesis theraPeuitc imPlication[J].N Engl J Med,1971,285(21):1182-1186.
[2]陳中皓,王學志,徐銘,等.Survivin、MMP-2、nm23-H1、VEGF及其受體Flt-1在結(jié)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癌癥雜志,2011,21(4):290-293.
[3]陳琳,侯梅,吳琦,等.結(jié)直腸癌組織P53、ToPoⅡ、VEGF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8):2547-2548.
[4]趙增仁,張麗靜,李芳,等.結(jié)直腸癌組織中VEGF、PINCH mRNA的表達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0,50(22):19-21.
(本文編輯:劉斯靜)
R735.37
B
1007-3205(2012)05-0562-02
2011-12-22;
2012-03-05
盧明挺(1971-),男,浙江臺州人,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院橋中心衛(wèi)生院主治醫(yī)師,從事普通外科疾病診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