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直指QQ之后的第二大客戶端,這才是周氏認為自己該做的事。但之前,他一定要想通整個奇虎的收入模型,免費的殺毒軟件在這個模型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關鍵位置。
時間:7007年8月
場合:奇虎公司的一個產品發(fā)布會上
話語:不會做殺毒軟件,安全衛(wèi)士只是殺毒軟件的補充
結果:2008年7月,推出殺毒服務
這個“大話”是IT圈里非常經典的一個案例。在我看來,這和過去幾期曾經提到的大話所不同的是,周氏這個大話,是非常典型的煙霧彈(而不是較早時間沒認識到,后來改變)。
對于這一點,我們要稍許理一下周鴻袆和奇虎的歷史。周鴻袆是著名“流氓軟件”3721之父,在雅虎收購3721周鴻袆又離開雅虎之后,他殺了一記回馬槍:推出了360安全衛(wèi)士。以流氓軟件之父的頭銜,回過頭來剿滅流氓軟件,這個動作很有新聞性,周氏和他的360迅速暴得大名。
但是,從軟件性質上說,這只能算是一個小型工具。周鴻袆在搗鼓3721時,已經是江湖大腕,現(xiàn)在從雅虎出來,倒在那里做一個小型工具,肯定不會滿足。
周鴻袆選擇了兩個方向。一個我稱之為“云”,也就是奇虎的論壇聚合,需要用戶登錄到互聯(lián)網打開瀏覽器使用的東西。這是一個能看到收入模型的路徑。事實上,奇虎一度在口碑營銷上介入很深,雖然今天慢慢在淡出,但這個部分也是今天奇虎和很多公司大打口水仗的重要武器來源之一,俗稱“水軍”。
另外一個則是“端”,做客戶端。早期的360只是一個對付流氓軟件的工具,然后迅速進入到防木馬領域。端這個路徑的收入模式不是很清晰,但QQ作為一個端的軟件而獲得的巨大成功,表明這條路只要堅持地下去,總會有巨大回報。
但問題是,用戶桌面右下角是一個很局促的地方,太多的客戶端駐留也會拖慢機器的速度。QQ實力太過強大,姑且先視為不可能被撼動的右下角。那么其它呢?有什么樣性質的軟件是用戶必然允許駐留內存但又是可以迅速突破的呢?
2007年,中國的電商還不像今天那么深入人心,用戶對于木馬的警覺,遠遠低于對病毒的警覺。有一個說法是,中國用戶電腦里唯一的正版軟件大概就是殺毒軟件,這說明用戶對殺(防)毒的需求極高。但另外一方面,這個軟件是收費的,如果免費呢?豈非所向披靡?
從反流氓到反木馬到反病毒,這個邏輯是很順理成章的。但殺毒的水很深,一方面技術要求比較高,一方面有大量的協(xié)調工作要做。周鴻袆雖然給人一種“大炮”的感覺,但做事絕不魯莽。
360一開始是用卡巴斯基作為借道,它與后者合作,借助安全衛(wèi)士的裝機量,迅速讓卡巴斯基成為國內一線的殺毒軟件。這個借道首先就可以探知一款免費殺毒軟件究竟會有多受歡迎,其次也不用把自己架在火藥口上。再次是,這起合作也對安全衛(wèi)士有好處:有多少人就是為了一個正版的免費殺毒,成為360的用戶?
但更關鍵的是收入。免費殺毒軟件好是好,但收入哪里來?口碑營銷也不是一個巨大的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它很難規(guī)模化成長。而差不多就是在2008年,周鴻神應該找到了他后來的現(xiàn)金奶牛:360瀏覽器。
作為最終發(fā)布的產品,360瀏覽器是在2008年7月推出的。利用瀏覽器,360可以把用戶引導到它的導航站之類的地方。時至今日,奇虎7成的收入來自廣告,廣告收入又有7成來自導航站。
故而,我的看法是,周鴻袆一定會去做免費殺毒軟件,目標直指QQ之后的第二大客戶端(后來360一度還要做口信去挑戰(zhàn)QQ,那是后話),這才是周氏認為自己該做的事。但做之前,他一定需要想通整個收入模型,免費的殺毒軟件在這個模型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關鍵位置。當這一步想明白之后,殺毒作為一個安全衛(wèi)士,怎么可能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