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平坦曲面的加工,介紹了常用的不同加工工藝路線的優(yōu)缺點及對比,以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實現(xiàn)較高的加工效率,同時保證曲面的尺寸要求和表面粗糙度。
關鍵詞:平坦曲面 加工工藝路線 對比 銑削加工 宏程序
0 引言
在機械加工中,常會遇到各種曲面類零件,如模具型腔、飛機機體、汽車車身、葉片螺旋漿等。由于這類零件型面復雜,需用多坐標聯(lián)動加工,因此多采用數(shù)控銑床、數(shù)控加工中心進行加工。零件的曲面依據(jù)不同的結構可分為平坦曲面、陡峭曲面以及復合曲面,對上述三種曲面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會得到不同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下面就平坦曲面在銑削加工過程的技術問題進行說明,重點介紹零件曲面的加工工藝。
1 平坦曲面的銑削實例
1.1 零件圖
圖1為一個曲面零件圖,該
零件具有兩個平坦曲面,零件材
料為T8A.
■
圖2 剖視圖
■
圖3 俯視圖
1.2 工藝方案
1.2.1 工裝
零件安裝在機用平口鉗上。對于正反面采用兩次裝夾。
1.2.2 加工路線
該零件為單件小批量生產,零件材料為T8A。外形為一個長方體,正反面結構復雜。主要結構是由2個曲面組成的凸臺(R850圓弧構成的凸臺及R26圓弧構成的凸臺),零件的平面與曲面之間采用圓弧面過渡。其外部結構比較簡單,是一個標準的長方體。因此零件的加工以曲面輪廓為重點。因為零件正面具有兩個平坦曲面,所以本文以敘述正面的加工為主要。
①粗加工整個零件上面,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
②精加工R850曲面凸臺。
③精加工R26曲面凸臺。
④精銑φ59圓環(huán)凹槽。
⑤倒圓角。
⑥鉆6×φ8孔。
⑦粗精加工零件反面輪廓。
1.2.3 刀具準備
零件需要以下刀具:φ12立銑刀;φ6立銑刀;R3球頭刀;φ8鉆頭。
其中φ12立銑刀用于零件外輪廓加工和平面加工,也用于粗加工整個面,以去除大部分余量。φ6立銑刀用于加工φ59圓環(huán)凹槽。R3球頭刀用于加工精加工R850曲面凸臺和R26曲面凸臺,以及零件倒圓角。
1.3 曲面銑削加工常存在的技術問題
1.3.1 粗銑時可以根據(jù)被加工表面給出的余量,用立銑刀按等高面一層一層地銑削,這種粗銑效率高。粗銑后的曲面類似于山坡上的梯田。臺階的高度視粗銑精度而定。
1.3.2 精銑的目的是銑掉“梯田”的臺階,最終加工出理論曲面,采用球頭銑刀,一般用行切法。
1.3.3 球頭銑刀在銑削曲面時,其刀尖處的切削速度很低,如果用球刀垂直于被加工面銑削比較平緩的曲面時,球刀刀尖切出的表面質量比較差,所以應適當?shù)奶岣咧鬏S轉速,另外還應避免用刀尖切削。
1.3.4 避免垂直下刀
平底圓柱銑刀有兩種,一種是端面有頂尖孔,端刃不過中心。另一種是端面無頂尖孔,端刃相連且過中心。在銑削曲面時,有頂尖孔的端銑刀絕對不能像鉆頭那樣向下垂直下刀,除非預先鉆有工藝孔。否則會把銑刀頂斷。如果用無頂尖孔的端刀時可以垂直向下進刀,但由于刀刃角度太小,軸向力太大,所以也應盡量避免。最好的方法是向斜下方進刀,進到一定深度后再用側刃橫向切削。在銑削凹槽面時,可以預鉆出工藝孔,以便下刀。用球頭銑刀垂直進刀的效果雖然比平底的端刀要好,但也因軸向力過大,影響切削效果,所以最好不使用這種下刀方式。
1.3.5 銑削曲面零件中,如果發(fā)現(xiàn)零件材料熱處理不好、有裂紋、組織不均勻等現(xiàn)像時,應及時停止加工,以免浪費工時。
1.3.6 在銑削復雜的曲面時,一般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在每次開機銑削前應對機床、夾具、刀具進行適當?shù)臋z查,以免在中途發(fā)生故障,影響加工精度,甚至會造成廢品。
1.3.7 在曲面銑削時應根據(jù)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適當掌握修銼余量。對于銑削比較困難的部位,如果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較差,應適當多留些修銼余量;而對于平面、直角溝槽等容易加工的部位,應盡量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值,減少修銼余量,以免因大面積修銼而影響型腔曲面的精度。
2 銑削平坦曲面類零件的加工路線的選擇與對比
2.1 粗加工
對于邊界敞開的平坦曲面,粗加工時常采用平底立銑刀進行加工,常見的加工方式有如下幾種:
2.1.1 等高線粗加工
即為分層加工,這個層是編程人員設定的,一般為1mm。自動編程軟件根據(jù)每一層的零件外輪廓,計算需要避開的輪廓數(shù)據(jù)和重復的刀路,生成由G00、G01為主的程序。其特點是效率較高,刀具軌跡比較簡單,適用于陡峭或者有規(guī)律傾斜曲面的場合,但是其粗加工的余量較大,必須使用自動編程軟件來生產程序。
2.1.2 掃描線粗加工
即刀具與輪廓的切點軌跡是一行一行的,行間距按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而確定。這是一種平行層切的方法。如圖4所示的發(fā)動機大葉片可采用兩種加工路線。采用4-a的加工方案時,每次沿直線加工,刀位點計算簡單,程序少,加工過程符合直紋面的形成,可以準確保證母線的直線度。當采用1-b所示的加工方案時,符號這類零件數(shù)據(jù)給出情況,便于加工后檢驗,葉片的準確度高,但程序較多。由于曲面零件的邊界是敞開的,沒有其它表面限制,所以曲面邊界可以延伸,球形刀應由邊界外開始加工。
■
a)沿直線進給 b)沿曲線進給
圖4 直紋曲面的加工路線
這種加工方式的特點是適用于平坦曲面的粗加工,但是切削量變化較大,對刀具的振動影響比較顯著,一般用于精加工的方式較多。
2.1.3 插銑式粗加工
插銑加工又稱為Z軸銑削法,是實現(xiàn)高效率切除金屬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適合用于曲面較多、刀具懸伸長度較大的加工、以及切削量較大的場合。其特點有工件變形小、加工時間少,但是必須使用特殊的刀具甚至專用機床。它適合型腔類零件的粗加工。
2.2 曲面輪廓精加工
立體曲面加工應根據(jù)曲面形狀,刀具形狀和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銑削方法。常見的精加工曲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2.2.1 曲面區(qū)域精加工
主要用于曲面的局部加工。大大提高了曲面局部的加工精度。也可以用于曲面上的銑槽、文字等。適合于單獨的曲面精加工,而不適合于有島嶼的加工場合。
2.2.2 輪廓導動精加工
將截面線通過固接在一個平面內的曲線上,而導動形成的面的刀具軌跡。通常用于倒角的加工和規(guī)則外輪廓的加工。
2.2.3 掃描線精加工
其原理同掃描線粗加工相似。一般采用兩坐標聯(lián)動的三坐標行切法加工。X,Y,Z三軸中的任意二軸作聯(lián)動插補,第三軸單獨的周期進刀,稱為兩軸半坐標聯(lián)動。適合于淺平面的加工。
2.2.4 三維偏置精加工
能夠由里向外生產三維等間距加工軌跡??梢员WC加工效果有相同的殘留高度,提高加工質量和效果。同時也使刀具在切削過程中保持符合恒定,特別適合于高速加工。
2.3 機床聯(lián)動軸數(shù)的選擇
常見的數(shù)控銑床都是三軸聯(lián)動的。適合于加工輪廓較為規(guī)則的零件,也可以加工一些簡單的曲面。對于復雜空間曲面的精確加工(如精密模鍛)也可進行,但編程計算較為復雜。
四坐標加工的工件,例如側面為直紋扭曲面,若在三坐標聯(lián)動的機床上用圓頭銑刀按行切法加工時,不但生產效率低,而且表面粗糙度值大。有些工件例如圓柱圓錐螺旋槽的銑削三坐標銑床無法完成。為此,采用圓柱銑刀周邊切削,并用四坐標銑床加工。即除三個直角坐標運動外,為保證刀具與工件型面在全長始終貼合,刀具還應繞另一軸作擺角運動。由于擺角運動導致直角坐標需作附加運動,所以其編程計算較為復雜。
五軸聯(lián)動機床特別適合于復雜曲面和型腔的加工。例如螺旋漿是五坐標加工的典型零件之一,由于葉面的曲率半徑較大,所以常采用面銑刀加工,以提高生產率并簡化程序。因此為保證銑刀端面始終與曲面貼合,銑刀還應作擺角運動。在擺角運動的同時,還應作直角坐標的附加運動,以保證銑刀端面始終位于編程值所規(guī)定的位置上,即在切削成形點,銑刀端平面與被切曲面相切,銑刀軸心線與曲面該點的法線一致,所以需要五坐標加工。這種加工的編程計算相當復雜。一般采用自動編程。
3 零件曲面加工方法及程序
綜合上面各種粗精加工方法,結合這個零件的具有平坦曲面、又有規(guī)則輪廓面的特點,選擇等高線粗加工和三維偏置精加工來銑削R850的曲面。用宏程序編制掃描線加工方法來加工R26的曲面。
參考程序如下,采用華中數(shù)控HNC-21M系統(tǒng)格式編程。
3.1 左半R26圓弧曲面的加工宏程序(參考圖5)
%0001(R3球頭銑刀)
G90G54G17G21G40
G0Z100
M03S3000
G0X-40Y13.3(準備下刀點坐標)
G0Z1
#1=67 (循環(huán)變量初始值)
WHILE#1LE114
#2=23*COS[#1*PI/180]
#3=23*SIN[#1*PI/180]
#4=-10-#2 (刀具球心X坐標)
#5=22-#3 (刀具球心Z坐標)
#11=SQRT[576-#4*#4] (刀具下刀球心Y坐標)
G1Y[#11]F100 (每次均在φ59圓環(huán)凹槽下刀,見圖6)
X[#4]Z[#5] (切削前刀具定位)
G1Y-[#11]F600 (往復切削循環(huán)一次)
Y[#11]
#1=#1+1 (自變量增量角度)
ENDW
G0Z100
M30
3.2 右半R26圓弧曲面的加工宏程序
%0002(R3球頭銑刀)
G90G54G17G21G40
G0Z100
M03S3000
G0X-2Y24 (準備下刀點坐標)
G0Z1
#6=67 (循環(huán)變量初始值)
WHILE#6LE114
#7=29*COS[#6*PI/180]
#8=29*SIN[#6*PI/180]
#9=-10-#7 (刀具球心X坐標)
#10=#8-26 (刀具球心Z坐標)
#12=SQRT[576-#9*#9] (刀具下刀球心Y坐標)
G1Y[#12]F100 (每次均在φ59圓環(huán)凹槽下刀,見圖6)
X[#9]Z[#10] (切削前刀具定位)
G1Y-[#12]F600 (往復切削循環(huán)一次)
Y[#12]
#6=#6+1 (自變量增量角度)
ENDW
G0Z100
M30
3.3 R850曲面加工
采用CAXA制造工程師自動編程,粗加工為等高線粗加工,余量為0.5mm,見圖7。
精加工為三維偏置精加工,走刀軌跡見圖8。
總之,每種加工方法各有特點,只有不斷的總結、比較,找到最佳的加工方法來制定出最合理的工藝來完成加工。
4 結束語
由于本人學識水平有限,錯誤難免,望各位專家斧正,謝謝!
參考文獻:
[1]《數(shù)控銑工》(高級)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2008.
[2]《數(shù)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3]《數(shù)控加工工藝》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