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管理是對傳統(tǒng)管理的創(chuàng)新和否定,自我管理是發(fā)現自己價值的一門藝術,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作為大學生而言,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對自我管理的界定,分析了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原因,并結合學生實際提出了給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空間和機會權力,讓學生從基層管理入手,切實做到深層次管理,避免出現漏洞等問題,明確自我管理的優(yōu)勢,學校只是正確領導和適當的監(jiān)督,以達到培養(yǎng)綜合素質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自我管理 大學生 現狀 措施
到2008年為止,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大學生人數已經達到了2000多萬,每年畢業(yè)的大學生達到500——600萬,大學生已經成為了社會生產發(fā)展的主要生力軍,這批生力軍的素質直接影響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水平。但目前的在校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曠課,混日子等許多不良趨向,大學生的素質明顯下降。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就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而言,本人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太差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什么是大學生的自我管理,通過分析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及其具體表現和原因,提出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
1 大學生的自我管理
在現代社會中管理無處不在,對管理的研究有相當唱的歷史。從19世紀初亞當·斯密對社會分工的研究,以及“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管理思想,直到今天管理已經成為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們探討的主要問題。雖然對科學管理的研究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但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們更多傾向于對企業(yè),員工和管理者的研究,這些管理主要強調管理主體對管理客體的作用,而主體對自身管理的研究相當于較少,這種管理現狀稱為自我管理。
“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學生為了實現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及為滿足社會日益發(fā)展對個人素質的要求,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卓有成效的利用整合自我資源(包括價值觀,時間,心理,身體行為和信息等,而開展的自我認識,自我計劃,自我組織,自我控制和自我監(jiān)督的一系列自我學習,自我計劃,自我發(fā)展的活動,這是從廣義角度來理解自我管理,如果從狹義角度來看,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是金字塔排列,自我管理在塔的底部,他是開展其他活動的基礎,其他活動都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礎之上。毫無疑問當今社會出現的浮躁情緒,功利化學術不正,治學不嚴等各種問題對大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廣大學生之間,不思學習,只管眼前舒服,只圖享受,不顧家庭拮據的超前消費;只管戀愛,放任自流,風花雪月,甚至以逃課退學作為代價。各種現狀反映了當前大學教育對學生自我管理的缺失,各種現象表明當前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容樂觀,在大學生中生活觀過多的物欲化,在學習中缺乏根本動力和目的,沒有認真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將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等等,嚴重的學生甚至走到反社會和反人民群眾的道路上去,比如校園暴力事件,偷盜事件,沉迷網絡或色情等等。
2 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具體體現,原因分析
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及研究》中曾論述:“學生自治自理是把學生結起團體來,大家學習管理自己的手續(xù)。從學校這方面說,就是為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yǎng)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耙话銇碚f,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到這個時期已經日趨成熟,這種生理上的成熟是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感到自己有足夠的潛力可以發(fā)揮,因而他們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一種獨立自主的好強心里,要求自治自理,自己管理自己。然而我們從中看到了太多的不足。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樂觀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①家庭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高與低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由于中國特殊的人口環(huán)境,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80后和90后出生的獨生子女。父母對這些獨生子女給予了過度的保護和關懷,大學生的一切,從生活,學習,就業(yè)等都由父母包辦解決。從小時候開始,大學生們就養(yǎng)成了依賴別人的習慣,他們不知道管理自己什么,以及如何進行自我管理。
②學校管理制度沒有給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空間和條件。
由于受歷史原因的影響,高等學校目前實行嚴格的輔導員管理制度,大學輔導員和小學初中的班主任承擔一樣的任務,扮演相同的角色,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進行嚴格的管理。本來進入大學的學生都已經是成人,他們必須學會管理自己,但學校剝奪了他們這樣的機會,導致了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
③大學生自己沒有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習。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指導思想的影響,大學生從小開始沒有接受過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自我意識的教育,他們沒有系統(tǒng)的和科學的進行自我管理的知識教育,不知道自己要管理自己什么,以及用什么樣的方法對自己進行管理。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學校及系統(tǒng)學習的缺乏三個方面。下面主要從幾個具體方面進行闡述,分析,
①時間管理。
從現狀來看,大學生的時間管理觀念差。每天在教室,宿舍,餐廳穿梭,感覺上時間都占的滿滿的,但仔細觀察就可以發(fā)現,大多缺少對自己時間的規(guī)劃,不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不知道明天有什么任務,就連交個作業(yè),參加一個活動,也多是班委督促,或者人云亦云,典型的從眾心理。
②學習管理。
當代大學生的動機有比較鮮明的市場取向。與十年前的大學生相比,當今大學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對于所學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發(fā)展前途,社會評價始終抱著高度關注的態(tài)勢。相當部分的大學生從進入大學校門的那天就一直關注本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前景,并且有意識的加強自己在就業(yè)市場上的競爭力。然而在現實的學習中,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差,依然存在著諸多不足:①自覺性不夠,出現了對課堂學習不重視,而課外自學幾近荒廢的局面。②學生的赤道和曠課現象,結果不容樂觀。③抄襲和舞弊現象嚴重。
③金錢管理:經濟維度的考驗。
市場經濟是一種消費經濟,人們的消費觀念集中反映了價值觀念的變化,大學生作為當代銘感,最活躍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可以理解為當代中國人生存狀況和價值觀念的典型折射。今天的大學生處在一個金錢力量張揚的時代,同時信貸消費使金錢力量超越金錢本身得到夸張,節(jié)約型金錢觀受到誤解。另外,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廣告等等一系列媒體的宣傳,放大了金錢的社會功效。因此,對金錢功能的認知錯位則強化了當代大學生金錢為本意識。相應,在金錢的使用和管理上也出現了極大的偏差,主要表現為:①提前消費,高消費,負債消費。②高消費滋生的攀比之風。這些金錢消費加重了某些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負擔。對于高收入家庭來說,高消費是之處增加,但是對于那些勉強度日的低收入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同時,高消費會使學生迷失自我,趁你紙醉金迷,既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消費觀和價值觀,也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更有甚者為了錢走上極端。大學生都要受到市場燈紅酒綠,揮霍現象的影響。大學周邊的都市化環(huán)境給大學生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其陷入很多誘惑之中,若其自治力太差,很難抵擋消費的誘惑。
④人際關系。
在大學校園里,本該生活著一群青春煥發(fā),充滿活力的一代,然而,有那么一群沉默著,他們游離在群體之外。無論是與同伴還是老師,都交往極少,更不用說能講自己融入社會。我們暫且稱他們?yōu)樾@里的沉默族,這些“失去了聲音”的沉默著,有些是因為內向而產生社交恐懼心理,有些因為貧窮產生自卑心理,更多的是因為迷戀網絡游戲兒自動放棄了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進而形成了一種麻木的生命觀和生活觀。心理學家帽斯德克斯曾總結道,人的成長有兩種途徑,其一是和他人相處,相互影響,其二是獨處時自我反省自我發(fā)現。然而許多大學生無論是時間或者空間上都給了自己足夠獨處的機會,足夠得忘卻了他人和集體的存在,他們固守著心靈的孤島,孤島里的心靈快樂嗎?習慣不習慣,沉默都是一種錯。自理與合群,是人生得以全面發(fā)展的兩個方面,特別是在現代商品經濟普遍發(fā)展的條件下,要使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和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成為可能,就必須把自立和合群結合起來,在競爭與協(xié)作中全面發(fā)展自立與合群的能力。故學生應謹慎的處理人際關系。
⑤愛情管理。
有心理咨詢師指出:”大學生是典型的愛情癥疾群。對于文化水平較高,情感體驗較為豐富的大學生來說,校園愛情是他們大學生活中重要的一課。大學時期是青年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很自然存在感情方面的種種訴求,而在涉足情感世界時,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時,大學生到底有沒有能力處理好愛情問題。事實上,大學生在面對情感問題時,保持理性的人并不多,每年都會發(fā)生因情感糾紛而導致的個人極端行為。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愛情呢?首先,尊重愛情,愛情是兩個心靈的互相吸引,水乳交融和相濡以沫;其次,相信時間,時間考驗一切,包括愛情的質量,對愛情的忠貞;第三,愛情是珍貴的,并不是一個人的全部?!?/p>
⑥職業(yè)規(guī)劃。
“雙向選擇,自主擇業(yè)”政策的實行,使昔日的“天之驕子”既獲得了主宰命運的權利,又遭遇了職業(yè)選擇的難題?!叭说侥睦锶??”“錢從哪里來?”大學生們已開始深刻思考。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首要的便是確立科學的職業(yè)價值觀。職業(yè)理想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人們希望自己能夠選擇一種理想的職業(yè),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第二是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職業(yè)活動中達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績。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大學生人生成功的起點,同時也是大學生自我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上述為自我管理的主要方面,但不管內容和方法如何,自我管理必須有一恒定的目標,那就是達到最大可能的開發(fā)主體的潛能,為自己和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財富和價值。所以自我管理是一項發(fā)現自己價值的技術,自我管理具有無限的魅力,同時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作為大學生而言,應該從如下方面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由于時代的變化,只是更新速度的加快,大學生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而這需要大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提高等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時代發(fā)展要求大學生必須進行自我管理。作為高校教師,讓大學生認識到這種緊迫的時代形式,讓他們從思想上和觀念上認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學校對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培訓,自我管理學應該是一門新興學問,是對傳統(tǒng)管理理論的創(chuàng)新和否定,自我管理系統(tǒng)性要求高校老師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
第三,學校結合大學生提供自我管理的空間和機會。學校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輔導員、學生會、班委會等這些正式組織,讓學生進入學校后。自己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娛樂等進行規(guī)劃,制定相應的措施,而輔導員則僅僅為學生提供輔導和幫助,協(xié)助學生制定出管理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
第四,學校與家長建立緊密的聯系。學校聯系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在家和學校的情況,這樣學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全方位的管理。
作為一名大學生,如果社會、學校降低了對我們的要求,或者說別人看不起我們這些大學生的時候,自己也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我們拋棄了責任,拋棄了使命。我們習慣了不去思考關于人類、民族乃至關于人生的問題,不是更加奮起,自我完善,以自身的實力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當我們的目光由高遠回到只關注自我,割裂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目光自然會短淺,會為生活瑣事所困所擾,從而找不到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刻不容緩,創(chuàng)建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機制,將自我管理與學校約束有機統(tǒng)一起來,以和諧健康發(fā)展理念實現大學生自我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李滿林.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內容及類型[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05).
[2]崔文子,楊俊福.淺議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03).
[3]陳克江.大學生自我管理淺說[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