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回家路
沒有一個國家和民族會像我們這樣,每年春節(jié)前后有數(shù)億人規(guī)模的回家潮。歷史上任何一次民族遷徙都不可能有如此規(guī)模,只有今天的中國才有可能擁有這樣的承載,盡管它的交通運力早已不勝負荷。
改革開放給數(shù)以億計的農民提供了掙脫土地羈絆、轉換身份符號的機遇。他們到了陌生的城市,進入各類創(chuàng)造利潤和原始資本積累的生產線,以極低廉的代價,將中國奮力推進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行列。他們多數(shù)人最大的心愿,就是過年回家,去看望年邁體衰的父母、孤守空房的妻子,還有渴望父愛母愛的“留守兒童”。
每年的此時此刻,總會聽到滿載回家的農民工兄弟姐妹們車輛傾覆的消息,令人心碎,黯然神傷,但這一切仍難以阻擋渴望回家的滾滾人流。
回家的路雖然遙遠,但遙遠的家,家里那溫暖的燈光,仍給回家的人們帶來可以改變命運的希望!
——楊錦麟
(資深媒體人、香港衛(wèi)視執(zhí)行臺長)
《回不回家,才是大事》
不論農村還是城市,都很少有其樂融融的大家庭。農村打工者留下老人小孩,城市小孩出國留下雙親。這些都是很嚴重的社會問題,所謂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國泰民安。
——丹_Danni微?。ㄐ吕司W(wǎng)友)
遠離土地的人是漂浮的,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當你收拾孤獨的游魂,回首尋覓,土地已不復存在,回家的路已不復存在,家也不復存在。請走進春運的大路與熙熙攘攘的途人一起印證。
——Xfoto(新浪網(wǎng)友)
《潘鳴嘯 為“失落的一代”立傳》
過來的都知道,文革造成全面失學失業(yè),使就學就業(yè)走進死胡同。到農村去,成了解決危機的唯一出路。一整代青年知識分子,為毛的錯誤,付出終身代價。只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才為“上山下鄉(xiāng)”歷史悲劇歌功頌德。
——上海西邊雨(新浪網(wǎng)友)
《異鄉(xiāng)人》
當年新疆生活之辛苦是城里人想象不到的?;販啻蟛糠稚疃疾惶茫科湓?,無非是收入低,沒房子,親戚們總覺得你回來是來搶房子的。留在新疆的,生活稱心的也不多。我去過一戶人家,家具都還是80年代的,還要擔心民族矛盾激化。希望政府能善待這些為屯墾戍邊奉獻青春的人們。
——云第五(新浪網(wǎng)友)
《朱季海 終生守著章太炎》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質的成功,可是在追求知識和修養(yǎng)上卻是冷漠的,對于真正的學者,他正好是相反的感覺,他在學識上的執(zhí)著就如同我們對金錢的膜拜,只要有溫飽,他都是快樂的。在他面前,我們才是可悲的人物,有幾人的人生能像他一樣有意義?
——可愛的空靈子(新浪網(wǎng)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