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旅游,不僅要用心體會美麗的沿途風景,更需要深入到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印度獨特的風俗“手抓飯”保管令你其樂無窮。
印度人待人熱情,甚至把陌生人都當成沒見過面的朋友。我與伯特先生只見過兩面,他就邀我去他家吃飯。我按時來到伯特家,他家里已經(jīng)有了幾位朋友在吃飯。印度有這樣一種習慣,邀請一個人到家里吃飯,對方可以把自己的朋友帶來。印度人請客時很少圍坐在餐桌邊,而是把各種飯菜通通擺放到餐桌上,客人或站或坐,有共同話題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完全不像中國人那樣,喜歡圍著桌子制造氣氛。不過,飯桌上的主食永遠是米飯或者餅,最后還會有一點甜食上來。
伯特家的門旁也放著一個水罐,里面浮著幾粒豆蔻,有一種特殊的清香。這頓飯是手抓飯,我模仿著他們的樣子洗手,但是想到要用手來抓飯,還是有些不舒服。用手直接把食物放到嘴里,是印度的傳統(tǒng)習俗,而且只能用右手把食物送到嘴里。在印度,南方人用整個右手抓食物,而北方人則比較斯文一些,只用手指的前兩個關節(jié)。印度人有便后用左手清潔的習慣,他們認為左手不潔凈,所以吃飯時左手只能放在膝蓋上。由于我是客人,他們給我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huán)保。剛開始抓食物時,心里有種異樣的感覺,漸漸地,也就強迫自己適應了,或許應了那句入鄉(xiāng)隨俗的古話吧。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里。配菜很豐盛,薩姆薩達里有牛肉,外皮酥脆不油,很奇妙的味道,田園沙拉是一盤涼拌黃瓜絲,咖喱雞和咖喱牛肉味道有些相似,都很好吃,感覺咖喱的味道還是和牛肉搭在一起是絕配,蒜茸烤馕,酥脆爽口,軟糯香甜,鮮奶什錦喝起來像牛奶粥,甜而不膩,還夾帶著奶香。蔬菜湯清淡一些,也帶著奶香味的,喝起來滑滑的,甘甜無比。
原來吃手抓飯,源于他們認為吃飯中的很多快感來自觸覺,刀叉和筷子阻止了這種觸覺,所以也就阻卻了特有的快感。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飯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或者口腔。我一邊抓飯,一邊想,要是這種吃相,讓中國的友人看見,會不會把他們雷得“外焦里嫩”呢?不過,嘗嘗這種手抓飯,覺得還是蠻舒服,吃得也酣暢淋漓,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