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何文潮
推薦周大新的長篇小說《安魂》為本期最佳。
字字血,聲聲淚;一句句家長里短,一字字骨肉深情:一場場生離死別的疾首之言,一封封父子情深的“兩地”書;一次關(guān)于人生的思考,一場關(guān)于生死的頓悟;揪人心弦,催人淚下,這就是周大新的長篇小說《安魂》給我們總的感受??v觀全篇,前半部分具有《詩經(jīng)》的寫實韻味,后半部分具有《楚辭》的浪漫色彩。前后相輔相成,亦真亦幻,虛實相生,如杜鵑啼血,似鳳凰涅槃。對于親情、世情,生、死從人文角度進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升華。對于死者,是“安魂”,對于生者,是“安生”。
讀者:婉末
《安魂》詳述了周大新痛失愛子的苦難歷程及以其無疆的父愛“護送”兒子到達天國享域去履行另一種使命!小說題材原本是一個悲痛椎心、不敢觸碰的話題,但周大新卻以堅不可摧的頑強毅力,以勇敢無私的社會擔當,沖破個人“五臟攪動”之悲苦磨難,為大眾、為社會,甚至可說是為全人類泣血捧出人間大愛新作——《安魂》。
《安魂》,令廣大讀者泣讀!敬讀!敬嘆!
讀者:馮驅(qū)
實在不忍心細讀《安魂》,分幾次才讀完。我曾遇到過失獨家庭處理后事的事情,難以接受的事實讓我們無法用蒼白的語言去安慰他們。作者的泣血之作用大量的篇幅,構(gòu)筑出天國圣廷的生活,用這種寫作方式來撫平破碎的心靈,慰藉繼續(xù)生活下去的人們,達到了作者題記的目的,我推薦《安魂》為本期最佳作品。
第四期的中短篇小說雖好。我覺得不如“紀實”中那兩篇清新,耐讀。《史紀》中馮八飛的風格依舊,給人常讀常新的感覺,很喜歡看。希望類似作品能繼續(xù)。
讀者:劉利萍
本期最好的就是《安魂》了。沒有經(jīng)歷過巨大的傷痛,是寫不出這樣的作品的。文章從兒子患病、去世到天堂的對話,飽含著父親周大新對兒子無限的愛戀和天堂的美好祝福,很到位地解讀了何為人生!我們?yōu)閭ゴ蟮母缸忧槎袆樱瑸樗郎裢淌蓛鹤幽贻p的生命而悲慟,也為文章用生者與死者對話的形式,在很好地詮釋生命意義的同時,讓我們看到了死的偉大和精神永生的力量而深思。人為什么活著?活著又為了什么?
《一個高中女生的社會調(diào)查》也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雖然文筆有點稚嫩,但我們從中看到中學生盧葦同學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文章不僅很具象地描述了油燈女孩向娜和62歲老爺爺崔顯棚艱辛的生活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而且作者通過表象引發(fā)的對社會的思考,也是我們成年人學習的榜樣。希望貴刊多多刊登這樣來自底層的真實報告,不辜負《當代》長期以來一以貫之對當代社會肩負起責任感的使命。
讀者:劉杰
我推薦《安魂》為本站冠軍。用“字字泣血、句句含淚”作為對這部作品的基本評價,當不為過。泱泱大國內(nèi),蕓蕓眾生中,這是第一次有作家以長篇小說的超大容量和超強力度來關(guān)注和反映失獨(失去獨生子女)群體的現(xiàn)實處境和情感世界。權(quán)威資料顯示:我國的失獨家庭已過百萬,而且還在以每年7,6萬的幅度不斷增加。這是一個理應(yīng)受到社會特殊關(guān)愛的群體。作者采用了最適合表達親情的第二人稱敘述方式,而且精心選取了那些看似細小瑣碎實則動人心魄的生活細節(jié),傾情細訴,娓娓道來,幾乎每章都悲情至極,讓人不忍卒讀。父子對話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更是出神入化,感人至深。一向自詡理智的我讀完一段或幾段必須停下來平靜一會兒才能接著讀下去,這是我?guī)资曜x書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足見其震撼力之大,感染力之強。王松的《紙?zhí)铡酚锌袋c,耐回味,情節(jié)設(shè)計頗為出新,但人物塑造略顯粗糙。
讀者:王龍
原本是在開一個冗長無聊的會議時,帶了本《當代》去消磨時光,無意中開始閱讀著名作家周大新先生的長篇新作《安魂》。誰知才讀幾頁,猝不及防的淚水居然差點奪眶而出。由于會議室座位是環(huán)形,周圍同事眾目睽睽。我不好意思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淚水,不得不暗自深呼吸,調(diào)整坐姿,控制情緒。但接下來每讀一段,心胸就被一種異樣的酸楚和疼痛壅塞,血液打著漩渦呼嘯而過,心靈難以抑制地條件反射般抖顫,眼睛不知不覺中又滲出淚水……
這是周大新先生懷念英年早逝的兒子周寧的泣血之作。痛苦的人生,沒有權(quán)利悲哀;蒼茫的人生,沒有權(quán)利渺小。我從這篇作品中清楚地讀到自己父親當年對我恨鐵不成鋼的諸多苦衷,也開始認真反思自己今天強加給侄兒侄女們那些宏大的理想、設(shè)計的道路是否正確。我真誠地把這期雜志介紹給許多親人和朋友,尤其是那些兩代人之間存在代溝和隔膜的家庭。我希望更多的父母和兒女們一起來讀這篇文章:如果我們都能像作品中這對父子那樣。給對方多一些理解和撫慰,人世間的親情與生命無疑都會更加真實、溫暖。
讀者:陳學書
我推薦周大新的長篇小說《安魂》為本期冠軍。
作者通過自己與英年早逝的兒子周寧的對話、心理描寫。以及陰陽兩相隔的殘酷現(xiàn)實,真切地表現(xiàn)了自己痛失愛子的悲慟及心靈的痛苦掙扎過程。那一幕幕的回憶、自責,情真意切,具有一唱三嘆之感。表現(xiàn)了對生命的尊重。
中篇小說《紙?zhí)铡窡o疑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法律上如何界定的問題。當然,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弱者的同情。
短篇小說《冼阿芳的事》,寫了一個堅強的女人冼阿芳,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克服一切困難,撐起一個家的故事。其形象栩栩如生。短篇小說《黑日谷》,涉及拆遷這一敏感主題。寫了底層小人物生活的不容易,陶盾的經(jīng)歷令人同情。短篇小說《XL女人》通過林幼芳的視點,寫了她與官太太向華的交往,以及向華丈夫被“雙規(guī)”后,單位上的人們由諂媚、巴結(jié)到疏遠、冷落向華的過程。這就寫出了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現(xiàn)實。幾個短篇小說都體現(xiàn)了一種對人的“悲憫”情懷。總的來說,是寫得很不錯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二學生蘆葦深入農(nóng)村,眼睛向下。寫出了我為人民鼓與呼——這樣的紀實作品:《一個高中女生的社會調(diào)查》。作品樸實感人。作者的才情可嘉可賀。如果作者筆耕不輟,在文學上今后是可以出更大成績的。
讀者:高軍
周大新在長、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都有不俗的表現(xiàn),最近他又推出了一部風格獨特的長篇小說《安魂》。作品營造多種對話情境,打破單一的聲音,打通生者與死者、古人與今人之間天人暌隔的藩籬,站在時間和空間的制高點上,從并列和共時的角度來觀察和描繪世界,濃筆詮釋人間大愛,深度審視、探索生命的意義,是當前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重要收獲。
就我的閱讀來說,感到這部小說也存在一些不足。后半部分虛構(gòu)了兒子在天國的生活情境,詳細展開了天國的甄域、滌域、凈魂門、學域、享域、圣域等情況介紹。小說還通過兒子講述在天國對精英們的訪談。展開了很多淋漓盡致的痛快的議論。這種鞭撻丑惡靈魂,歌頌真、善、美,引發(fā)大家理性地思索人間、社會、人生,充滿人文關(guān)懷和平等精神的寫法本意和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藝術(shù)效果卻并不理想,在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和表述方式的同時,文本顯得有些枯燥,藝術(shù)感染力和前半部分相比遜色不少。
讀者:徐浩英
本期周老師的《安魂》從一名父親角度詳細闡述兒子的成長直至死亡的全過程。是作者懷念兒子周寧的泣血之作,情真意切,讀著讀著不禁悲從中來,推薦為本期最佳。欣賞《當代》的用稿風格,本期《一個高中女生的社會調(diào)查》值得一讀。
讀者:潘征
讀周大新老師的《安魂》,讀到了父親對英年早逝兒子的強烈思念,字里行間感受到人世間親情的真實與溫暖,躍然紙上的還有為人父母在子女教育理念上深刻的反思與總結(jié),受益頗多。
接觸《當代》以來,就喜歡“史紀”、“講談”等欄目,確實從中學到了很多。本期《北大荒演出隊的1976》、《一個高中女生的社會調(diào)查》、《忍殺岳飛棄中原》各有看點,讀來長知識。值得一提的是《當代》應(yīng)了我上期點評中的“要求”,出現(xiàn)了“新面孔”,文章可讀性強。
讀者:蔣培娟
讀周老師為懷念兒子而作的《安魂》,讀到了作者的內(nèi)心創(chuàng)痛、讀到了拳拳父愛以及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心情。能理解作者詳盡描寫兒子在天堂的玄幻生活和體驗。欣賞作家作為一位父親自我解剖的勇氣,把人生經(jīng)驗與讀者分享,值得欽佩。相信這篇文章對親人存在代溝、教育存在困惑的家庭會有所幫助。推薦《安魂》為本期最佳。
本期小說《紙?zhí)铡贰兑豢脴涞乃劳龇绞健贰顿⒎嫉氖隆贰逗谌展取贰禭L女人》各有看點;《北大荒演出隊的1976》“似曾相識”;教授說岳之《忍殺岳飛棄中原》依舊精彩,期待下篇;《一個高中女生的社會調(diào)查》,盡管作者是“新面孔”,但文章非常值得一讀。
讀者:高才亮
我推薦周大新老師的《安魂》為本期冠軍作品!
讀這部作品,多少次涕淚交流,多少次掩卷而思!雖已四十掛零的我卻還是不能自已。也許是我剛失去母親不滿三年,人生的生離死別剛剛有了最為直接的體會!我也是一樣的啊,從不相信有天堂的我也和周老師一樣多么希望有它的存在,只可惜我沒有周老師無限豐富的想象和汪洋恣肆的筆力,要不然我也可以和天堂的母親對話,要不然我也可以想象母親在天堂的生活……
讀者:王國強
以《漢家女》《向上的臺階》《走出盆地》飲譽文壇,《湖光山色》問鼎茅盾文學獎的周大新,其長篇力作《安魂》是一部珍愛生命、摯愛戀情、呵護健康的作品。其對已失去骨肉至親兒子的牽腸掛肚,感天動地!
《安魂》是一部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品格卓越的扛鼎之作,值得所有的讀者推薦。
本期中短篇小說同樣不俗,完全可以和《小說月報》爭雄,盡管純文學辦刊舉步艱難,作家淡化作品的社會功能和認知??赐跛傻摹都?zhí)铡芬詾橐馕渡铋L,有警示作用。王秀梅《一棵樹的死亡方式》用床作為道具,表現(xiàn)了當下男女感情世界的脆弱、婚姻的無奈和缺失,相信會引起世人,特別是當下青年男女的共鳴。
讀者:張中民
本期《當代》的《安魂》,我以為是近來難得一見的寫父子情深的優(yōu)秀作品。這部作品是周大新先生懷念英年早逝的兒子周寧的泣血之作,讀后震懾人心。在這部作品中,父子通過通信的方式互訴衷腸,父親帶著讀者共同回憶了從兒子出生到生命終結(jié)的點點滴滴。字里行間無不透示出作家椎心刺骨的喪子之痛,以及作家對兒子的深切懷念之情。整部作品充滿著沉郁和悲痛之氣,特別是那些感人肺腑的話語,更是讓人不忍卒讀。我特別敬佩作家能用自我解剖的勇氣,通過一件件往事,對關(guān)乎子女教育、愛情婚姻,甚至生死榮辱等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與總結(jié),使這篇作品上升成為一支亡者的安魂曲和生者的教科書。
本期雜志推出的兩篇紀實作品,從年齡看,可謂一老一少;從內(nèi)容看,一新一舊,見出的卻是兩個不同時代的內(nèi)容。老作家筆力雄健,文筆老道,讓人敬佩!盧葦作為一名正在讀書的在校生。能通過自己的目光觀察生活,且能寫出這么深刻的文字,叫人驚嘆!
讀者:王魯江
馮八飛的《忍殺岳飛棄中原》在前九回敘述論證的鋪墊下進入了歷史的總評階段,對岳飛這一千古名將的評說達到悲劇高潮。論證猶如抽絲剝繭,層層遞進,得出不容置疑的結(jié)論。真的令天下有志之士扼腕切齒,無以復(fù)加!力推為本期最佳。
本回雖然微有瑕疵——“書法成為藝術(shù)始于宋高宗”之論恐怕不妥,但總體歷史評價的史料研究性和藝術(shù)性都非常之高,令人折服。誠懇地對馮八飛教授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對各篇分回評說結(jié)集統(tǒng)籌出版單行本,相信定有大量感興趣的讀者;二是在占有大量的史料的基礎(chǔ)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考慮寫出新的《說岳全傳》,即創(chuàng)作出關(guān)于岳飛或者宋史的新版小說。我們期待馮八飛教授的力作。
《安魂》也是非常感人的。
讀者:蘇莫
本期最佳推薦周大新的新作《安魂》。這是一部感情充沛且形式新穎的作品,小說的前半部分作者是一個父親,他忠實地記錄下了兒子從生病到去世的全過程,以及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催人淚下;小說的后半部分則充分展示了作者作為一個職業(yè)作家的實力和責任,通過對天國里種種景象和人物的描繪,既寫出了對兒子的某種寄托。也對當下社會做出了關(guān)照,增強了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
盧葦?shù)摹兑粋€高中女生的社會調(diào)查》也是一篇非常不錯的文章。作者對于現(xiàn)實的觀察細膩周全,敘述也極盡客觀,不過相對于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我覺得作者自身所代表的這個年輕群體對社會的介入,則更加令人驚喜。
讀者:李春芝
本期《當代》色彩紛呈、看點多多:馮八飛的岳飛系列沿襲了他的講述方式和寫作風格,讓我們離岳飛很近、離秦檜很近,而離趙構(gòu)宋高宗更近!張健的北大荒演出隊紀實,寫得機智有趣,尤其是文中的“老情”,承載著豐厚的思想積淀和歷史重力,他的悲苦和欣喜正是當時有良知的中國人痛苦、渴盼和期待的剪影。讀來意味深長。盧葦?shù)纳鐣{(diào)查視角廣闊,筆觸細膩,運筆得體卻思想老到。王松的小說,一如既往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即使閱讀至半程,即使即將到來的結(jié)果已了然于胸,我仍然饒有興趣地閱讀,以撫平我強烈的尋覓欲和探求欲。
最后,這期最優(yōu)秀,甚至可說是今年年度最優(yōu)秀的小說就是周大新的《安魂》,這是他的泣血之作,更是他的睿智之作,當然氣宇軒昂、驚世駭俗!通過父與子的對話,展示了波瀾壯闊的生活場景,深化了大愛無疆這一永恒的主題。《安魂》,本屆冠軍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