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4月,應中國學者梁啟超、蔡元培之邀,泰戈爾率領代表團訪問了北京。泰戈爾原計劃是從北京到大連,然后從大連乘船東渡日本的,后來臨時改變行程,在徐志摩的陪同下意欲專程訪問太原。
泰戈爾要來太原訪問的消息傳到閻錫山耳中,閻錫山認為這是宣傳他所謂山西經(jīng)驗的大好機會,便安排人手精心組織了對泰戈爾的歡迎接待。
5月21日下午,泰戈爾偕英、美學者和隨員四人(徐志摩一直陪同左右),由山西外國文言學校的衛(wèi)西琴陪同,前來太原訪問。泰戈爾一行進到督署內(nèi)北廳門口時,閻錫山已經(jīng)等候在那里了。他留著兩撇黑胡子,身穿黑緞布褂,腳穿黑布鞋,一副鄉(xiāng)村學究打扮。沒等泰戈爾說話,閻錫山先開了腔:“今天早上喜鵲呱呱叫,我想什么就來什么,就把你泰戈爾先生迎來了?!?/p>
閻錫山盛情邀請?zhí)└隊柟策M晚餐。為了表示自己的簡樸家風,閻錫山請人吃飯從來不上大魚大肉,就是“五盔四盤”招待。“五盔四盤”即五個熱碗四個冷盤,五熱為丸子、豆腐、豬肉燒粉條、豆芽、燒山藥,四冷為熟牛肉、蒸藕根、芥根絲、腐干。這次泰戈爾吃的也是“五盔四盤”,外加一個玉米湯。主食有饃、糕和晉北的大米飯。泰戈爾非常新奇,吃得津津有味。
出于對客人的尊重,平時滴酒不沾的閻錫山破例陪泰戈爾喝了點杏花村汾酒,還打趣道:“我們山西人的理想是:首都遷到武鄉(xiāng),太原成中央,國酒汾陽王,國宴玉米湯,國語五臺腔,國歌山西梆?!苯柚婆d,閻錫山又夸耀了一番他正在山西推行的治晉方略:“民國六年,錫山兼綰民政,討論施政之方,以為村者,人民聚集之所也,為政不達諸村,則政仍粉飾,自治不本于村,則治無根蒂。提倡水利、種樹、蠶桑、禁煙、天足、剪發(fā)等所謂‘六政’,其中將村政建設作為施政重點?!?/p>
閻錫山后來多次為干部講話中都提及這次他和泰戈爾晤敘一事,語氣中頗帶自豪。
(鄧長青摘自《人民政協(xié)報》201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