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有靜的不同,并非千篇一律。靜的含義與和諧,都在于跟鬧的對比之中。各種音響可能在寂靜出現(xiàn)之前就存在,也可能在寂靜出現(xiàn)之后才到來。當(dāng)你夏天住在一個小鎮(zhèn),酷熱使你長夜難眠的時候,你多么盼望瞬間的寧靜。就在坎坷不平的街道送走最后一陣得得的馬蹄聲和迎來第一聲轔轔的送煤車聲之間,也許有那么個短暫的片刻,你會如同墜入一個熱烘烘的黑暗深淵之中。難以抗拒的失眠并沒有離去,只是退到房中的一個角落窺伺著,只待那打破溫馨的寂靜的一聲響動出現(xiàn),便像帶刺的蜜蜂一樣飛撲過來。
再如火車到站后感到的寂靜:當(dāng)你走下車廂,踏上鄉(xiāng)村小站的月臺,當(dāng)你坐進一輛輕便馬車,車輪轉(zhuǎn)動,悠悠前進的時候,你便已體會到一種靜謐。靜在晚飯前的魚香里,在洋槐樹下的淅瀝雨聲中,在遠去列車的余聲里等待你。然而,只有當(dāng)你走進一間華麗的臥室,置身于蒙面的家具、床上簇新的被褥和一般“客房”中常見的那種古舊相片之間,當(dāng)你推開窗戶,給這久置不用的房間放進一點新鮮空氣的時候,那種丁當(dāng)作響、芬芳馥郁、溫情脈脈的寧靜才來到你的身旁。
然而,山中的靜卻是一種非人間的、超凡脫俗的靜穆,它已經(jīng)不是在籠罩你,而是在壓迫你了。矗立的巉巖似乎是自開天劈地以來便已凝固,它無聲無息地向你逼視;山峰上融雪凍成的冰柱,有的從石崖的裂隙間垂掛下來,宛如一只只因長久乞求而疲憊的手;白天還在潺潺流動的山溪,到了夜里似乎不勝驚嚇,沉寂在堅硬的山石和無情的天宇之間。從崖壁的每個石罅里,從稀疏的草地上的每棵草莖里,冒出來的都是那樣的一種寂靜。深山幽谷,萬籟無聲,在這靜穆里,夕陽緩緩西下,猶如一個失去了光芒的紅色大球,沿著地平線滾去,隱沒到隔山的谷地里。山間各種灰色的多面體頃刻之間染上了一層玫瑰色,宛如蓋上了一層新苔,同腐爛的綠色地衣交織成一幅被剝奪了生命的暗淡畫面,適才還在你身邊低吟淺唱的山溪也喑啞了。只有當(dāng)你朝著一股小小的山泉俯下身去,耳朵貼近它幽黑的水面,才能勉強聽到淙淙的水聲,仿佛是從地底向誤入深山的你發(fā)出的一串低語。
你抬起身來時,光線和山影之間的界線已經(jīng)模糊了。我們決定留在山中宿夜。
隨之,靜也起了變化??斩吹撵o穆似乎逐漸有了某種充實的內(nèi)容,只是一時還不能理解它的含義。不久,篝火便熊熊燃燒了起來,金黃色的火苗在懸垂的山峰的陰影里閃耀,雖說天空還算明亮,清澈如碧綠的玉石。我離開了篝火,離開了同伴,踏上隨著山勢逶迤宛轉(zhuǎn)的野徑,來到了一個高高的山隘。俯瞰下方,但見兩邊是兩片寂靜無聲的洼地。一片洼地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呈現(xiàn)著無色、無聲的單調(diào),我的視線只能在這里那里捕捉到一塊比較突出的巖石的輪廓,一片混混沌沌,山朦朧,樹朦朧,路更朦朧,像亙古長存的大海,淹沒了那些較小的峰巒和丘陵。另一片洼地被一道山脊分為兩半,仿佛是某位丹青高手隨意一筆涂成,看起來酷似表現(xiàn)派的木刻畫。只有聚集在遠方山口的灰藍色的霧靄還能稱之為色彩。其余的一切都只是寂靜。
(萬青青摘自《外國散文百年精華鑒賞》,長江出版社,內(nèi)容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