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我真不喜歡寫自我介紹??墒菑男¢_始學(xué)寫作文,總也逃不掉老師一定會出的各種關(guān)于“我”的作文。像是《我的自傳》《我的家庭》《我的志愿》《這個夏天的我》等等,然后,一定會來一篇類似《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這樣的文章。
我從小就是個外表看起來溫馴,但內(nèi)心對很多事情充滿質(zhì)疑的小孩。所以當時的我就已經(jīng)覺得,為什么我非得要在作文中透露出那么多的個人私事呢?另外,天秤座的特質(zhì)就是最怕把事情給說死。比如最喜歡的一本書、一部電影、最愛的興趣這樣非黑即白的絕對性問題,常常把我給難倒。因此,老師偶爾在批閱作文時會建議:“張維中你可以寫一寫你平常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啊!”我當時只覺得哪里不對卻回答不出來,只能默默點頭。如今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其實想反問老師的是“平常最喜歡做的事情,也有分季節(jié)、早晚、地點跟心境啊。這些都是平常呀,你希望我寫哪一個呢?”要是那時候,我真的說出現(xiàn)在這樣的想法,一定會被列為最不受師長歡迎的死小孩。
凡是追求平衡的性格,讓我很難只用一句話或一種說法,就把自己的個性給說徹底。這就成了我在面對自我介紹時的困境之一。
不過,后來才漸漸明白,其實自傳表面上看起來是要寫真實的自己,但并不等同于你要把自己全盤托出。因為文章字數(shù)有限,整理跟剪裁的功夫顯得很重要。就好像是一部日本偶像劇通常只有11集,跟動輒上百集的歷史大河劇(大河劇是日本放送協(xié)會NHK電視臺自1963年起每年制作一檔的連續(xù)劇的系列名稱)狀況完全不同,當然不可能把主角每天的日常生活全演出來。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揀取最能夠表現(xiàn)出這個主角性格的幾條主線、故事和事件來發(fā)展。
自我介紹約莫也是如此。最喜歡的一本書、一部電影或平常最喜歡從事的事情,只不過是要借由喜歡那些東西,去幫助看文章的人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性格而已。看文章的人并不認識你,你再怎么自說自話也很難得到信服??墒墙栌梢粋€有共通經(jīng)驗的、別人比較能夠。知道的事物,就稍微容易去襯托出自己的個性了。
愈是不喜歡的事情,老天爺仿佛也是知道似的,偏偏就要讓你在日后得經(jīng)常去做它,像是一種試練。
因此小時候老是困擾于寫自傳的我,當然沒料到有一天,我會在出書或接受稿約時,經(jīng)常要面對寫自我簡介這檔事。而且長度當然不可能允許五六百字,通常就是要你在150字左右寫完你的過去與現(xiàn)況。
剛出書的那幾年,自己喜歡而且出版社也期望你把豐富的得獎資歷都寫上,然后是學(xué)歷,最后再分別用一句話,寫出你的創(chuàng)作想法、個性,然后最好還能引用一句前輩評論過你作品的話??傆X得要透過這些東西才能證明你確實是個有背景的人,希望說服那些不認識你或偶然拿起你這本書的人,用心去讀一讀。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像是吃東西愈來愈怕油膩,買家具愈來愈怕花哨一樣,什么都朝著極簡主義的方向走,而自我介紹也變得愈來愈簡潔了。反正真正對你有興趣的人,透過網(wǎng)絡(luò)也能搜尋到詳細資料。
我又回到了小時候那種面對自我介紹時的狀態(tài)。只不過以前是東西太多,不曉得應(yīng)該寫哪一個,而如今是值得寫下的東西多了,卻喜歡上留白的氣氛。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像個詩人,寫書封自我介紹時總是如詩般不過度使用詞句。比如他獸只寫了出生年和挑兩本出版過的作品。以前他還會詳細寫是臺灣哪里人,還有現(xiàn)在居住于哪里,不過最近看過他只寫“地球人”三個字。
他老是說要做個環(huán)保的人??磥砉?jié)省不必要的詞匯,也是一種身體力行。
但仍在學(xué)校里學(xué)習作文的同學(xué)們,還是乖乖地先從一篇完整的自我介紹開始寫起吧。畢竟沒人會喜歡一個不受歡迎的死小孩噢。聽哥哥的話,適時做一個聽話討喜的孩子,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竟然是因為你而旋轉(zhuǎn)的。
編輯 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