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將孩子教成一個可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即可的人,還是使其擁有求知的興趣與學習的能力?在這個問題面前,許多老師曾困惑過,一些人因懷疑自身力量是否能扭轉(zhuǎn)人們對教育的看法而放棄了思考,一些人在思考的同時踐行著思考的成果。廖衍薇說:“保持學習的興趣,比得分重要多了,你做那么多題,抄那么多課文,有什么意義?”
帶“住校班”,這是第一次
9月初,我接手了自己17年從教生涯中的第一個“住校班”,我將從一年級起陪同這39個孩子,一直到他們小學畢業(yè)。
才開學一周,孩子們還處于比較茫然的階段,也有孩子每天因為想念父母而哭,他們實在年紀太小了。我個人是不主張打著“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旗號讓四五歲的孩子選擇住校的,即使6個生活老師會將他們照顧得很好,但他們與家人之間的感情在這個年齡階段是無法取代的。
在9月新學期開學當天,我讓家長與孩子們一起進入教室,家長站在教室后面,孩子們站在前面。副班主任請家長們除了交學校要求的資料外再填寫一份表格,表格的內(nèi)容包括孩子3歲之前由誰在帶?是否生長在單親家庭?家長想要培養(yǎng)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家長會是什么樣的反應(yīng)?家長有閱讀的習慣嗎?當家長們在教室后面填寫表格時,我把孩子們聚攏在一起,將他們圍成一個圈。我先自我介紹:“我是廖老師?!比缓?,我拿出一個球,請每個孩子在將球傳遞給下一個人時說一聲“你好”,球傳到第二圈時,每個孩子要對下一個說“很高興認識你”。最后,反方向地傳球,孩子對下一個孩子說:“讓我們做朋友吧?!鼻騻髁?圈,孩子們開始有眼神接觸了,臉上出現(xiàn)笑容了。
到這個時候,我讓家長們跟自己的孩子說再見,只有一個孩子哭了。
當天,所有的家長原本應(yīng)該在11點半時離開學校,我卻在那時候?qū)⒓议L再次聚集起來開了1個小時的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立即成立了,QQ群也有了。
您的孩子好,是您基因好;您的孩子不好,是廖老師教得不好
“住校班”才開學一個星期,我每天要接無數(shù)電話。有個家長總是在問我:“孩子哭了嗎?他今天表現(xiàn)如何?”每天都問,我忍不住跟她說:“這才一個星期,有什么可表現(xiàn)的啊?與其關(guān)心孩子的表現(xiàn),不如關(guān)心孩子對住校適應(yīng)與否,他是否愿意繼續(xù)住下去?!泵刻?,我接到的家長電話,內(nèi)容都差不多。
我習慣了家長對老師的要求和看法——你是老師,孩子有半點不好都是你的責任。我曾在某次家長會上開玩笑說:“您的孩子好,是您基因好:您的孩子不好,是廖老師教得不好?!贝嗽捯怀?,家長們臉上的表情有點尷尬。
每屆的學生都不一樣,6年前我?guī)У哪莻€班級,在一年級第一課上,他們對我教給他們的簡單漢字興趣濃厚得不得了。而如今帶的這些孩子,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山”字,下面七嘴八舌地回答:“這是‘山’字,我都會了!”也不好推行激勵機制,因為就算拿動畫片和糖果吸引他們,孩子們也會說:“這有什么呀,我家多的是?!?/p>
我教了17年書,在4個小學執(zhí)教過,從公立學校到私立學校,我自己在努力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一個成熟的老師,必然能在教學中找到實現(xiàn)自己想法的方式。一個老師的成熟期是8年,但這是難挨的8年,許多年輕的老師在從事教學后一兩年就離開了教學崗位,很可惜。我自己是真心喜歡當老師,也真心喜歡孩子。在我迎來某一屆一年級新生時,我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姓“廖”,再向孩子們解釋這個字的含義:“這是一個像屋頂一樣的廣字頭,就像廖老師會保護你們,中間一個羽毛的‘羽’,就像鳥兒一樣飛到同學們的身邊……”有個小孩插嘴道:“廖老師是小鳥,廖老師一定是鳳凰吧?”全班同學哈哈大笑。
老師能決定孩子作業(yè)的多少,我教過的班級,作業(yè)從來都很少,家長們紛紛打來電話問我:“怎么能不布置作業(yè)呢?”我的看法是,要想孩子學到東西,方法俯拾皆是,如果一個老師需要用作業(yè)來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成績,那未免太自卑了。我的女兒今年讀初一,她的周末作業(yè)中抄寫的那部分都是我替她完成的,我說:“玩兒去吧,抄這些,有什么意義?”
如果孩子過早懂事,我會很心疼
除了剛剛送走的那一批學生和剛迎來的“住校生”,之前我都是教畢業(yè)班。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小升初”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壓力,分數(shù)如何,我個人認為那并不重要,即使考不上重點中學,人生依然要繼續(xù),何況我認為教育并不是指學校教育,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現(xiàn)在許多小學都是以“考上XX中學的有多少人”作為指標來衡量教育質(zhì)量的,學校的大風氣已經(jīng)給孩子造成了影響。班會討論的是“小升初”,家長談?wù)摰氖恰靶∩酢保瑘蠹埳蠈懙囊彩恰靶∩酢?,小學生只是孩子,卻不得不生活在考試的陰影下。
可供孩子們發(fā)泄壓力的方法很少,私下拿手機互相發(fā)短信抱怨作業(yè)、家長和考試算是其中之一,還有朦朦朧朧“談戀愛”的、玩電腦的,我認為這些都可以理解。
讓我異常心疼的不是孩子們微弱的反抗,而是他們的懂事。我曾教過一個男孩,數(shù)學不好,他不斷地上輔導課,不斷地跟家長說:“我不會讓你失望的?!彼勘硪淮螒B(tài),我就心疼一次,讓一個10來歲的孩子在這么大的壓力下變得這么懂事,這究竟是值得高興還是讓人感到悲哀?
我不愿意我的學生是考試的機器,因此,我的班級總是有許多活動。在某一屆學生畢業(yè)時,我們組織了畢業(yè)旅行,十幾個孩子加上包括我在內(nèi)的兩個老師,一行人去了潿洲島,家長沒有絲毫的不信任。每年春天的風箏節(jié)和新年時的音樂會是保留節(jié)目,除此之外,我們分享日記,我號召他們給自己的家長寫信,日記和書信往來如今都已集結(jié)成冊,這是他們自己的財富。
我記憶中最重要的一次活動,是邀請北川縣擂鼓鎮(zhèn)小學的“兄弟班”來參加我們的新年音樂會,孩子們捐款作為活動基金,布置教室和買水果等。當擂鼓鎮(zhèn)小學的孩子們抵達我們班時,大半的孩子還處在“暈車”的狀態(tài)。我們班的同學送上水果,兩個班的學生開始聊天。當作為晚飯的肯德基送到教室時,北川的小朋友有點呆住了,他們小心地咬上一口,很多人又將漢堡包好。我問他們:“是不好吃嗎?”他們搖頭:“不,很好吃,我想帶回去給姐姐吃?!边@是一場讓雙方都感覺溫暖又受到教育的活動,我每每想起當天晚上,都眼角發(fā)酸。
新的一學期開始了,我還在與新學生互相適應(yīng)。新學生,總是帶來新的希望。我依然堅定地認為,學習的能力遠比課堂重要,對知識的渴求比分數(shù)重要,這是我的信念。即使我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作為一個老師,我也要盡可能地影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