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核算隨著時代的變化迅速發(fā)展,表現出從最初的手工會計到現在的網絡會計等幾個發(fā)展階段,然而,知識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將促進會計核算朝著多方面、高質量方向發(fā)展,呈現出集中化、規(guī)范化、信息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的趨勢。
【關鍵詞】 會計電算化 會計信息化 網絡會計 發(fā)展趨勢
一、發(fā)展歷史
會計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為了適應管理生產過程的需要而產生的即對勞動耗費及勞動成果所進行記錄、計算、比較和分析的工具,它是一個信息系統,通過對大量原始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反映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對企業(yè)的投資作出正確的決策。
1、手工會計
在手工會計中,憑證組織、賬簿組織、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相互配合的方式,組成了會計核算形式。這一形式的有機結合,便完成了第一次的會計確認。其中,賬簿組織意指賬簿和種類、格式和各種賬簿間的關系;而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是指憑證的整理、傳遞、賬簿的登記和根據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的程序和方法。賬簿作為存放原始會計數據與派生的中間的匯總數據的載體,是會計報表正式揭示信息的數據源,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紐帶作用;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則直接影響會計處理流程和數據接口的設計以及實現方法。
手工記賬是指會計人員主要靠人工進行對原始數據的收集、分類、匯總、計算等形式,傳統意義的會計工具主要是采用手工珠算核算,管理的主要工具也是算盤、計算器和經濟統計圖,只是財會部門非常專業(yè)化的大量的數據運算工作,與企業(yè)內部管理部門完全脫節(jié)。
傳統會計核算下的賬簿體系是一種紙介質的會計信息的載體,一張憑證、一頁賬頁,都是實實在在的,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即可隨時查閱。但上面的記錄卻要通過財務人員根據收集的原始數據進行分類、填制記賬憑證并據以登記各種賬簿而產生的。隨著計算機以及網絡的發(fā)展,會計電算化也隨之而出現,它促進了會計職能的轉變,使財務管理水平發(fā)生了質的飛躍。
2、會計電算化
會計軟件是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程序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和報賬,使人腦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決策等會計職能真正實現了反映數據信息化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大大縮短了會計信息處理的時間,真正實現了會計信息處理的自動化,使財會人員從繁重的數字計算中解脫出來,從根本上減輕了勞動強度。
會計電算化通過數據庫存入或提取會計信息,打破了傳統手工系統會計工作對會計事項分散處理的記賬規(guī)則。會計電算化大大提高了會計質量指標體系的運用,加強了會計核算功能運用計算機的算術和邏輯運算功能,在會計史上真正實現了人機對話,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然而,會計電算化的一些弊端也是不可忽略的:第一,現在的會計電算化水平還是處于比較低的階段,在會計管理的預測、決策與分析方面還無法完全落實,會計電算化水平仍有提升和發(fā)展的空間。第二,會計信息安全問題仍然存在。會計核算的復雜性包括多個模塊和多層次的核算,在處理上容易導致數據錯誤,增加了會計核算準確性的風險性。因而對于會計電算化的軟件,必須不斷地深化和改革。第三,會計電算化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最不能忽略的,他們將影響到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要從根本上抓好會計電算化人員的素質,必須從他們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會計信息化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進步和發(fā)展的趨勢。它使會計處理技術發(fā)生了質的飛躍,不但結束了手工記賬的幾百年歷史,實現了記賬、算賬、報賬電算化,而且逐步替代人工完成了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和管理,從而真正實現了會計核算。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以計算機、網絡與通訊為主的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為企業(yè)內外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時全面的會計信息,它是企業(yè)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提法源于傳統會計已無法適應信息化社會和現代管理的發(fā)展這一客觀現實。由于以解放生產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為出發(fā)點,強調了會計數理處理的規(guī)范化。
會計信息化是管理信息系統化的要求,是會計信息網絡化的前提。他們都是應用了計算機技術和會計領域的結合,只是涉及的深度和廣度不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層次的需求。
4、網絡會計
網絡會計分為廣義概念和狹義概念兩種。狹義概念的網絡會計僅指網絡財務會計并未包括對內服務的管理會計,它是指基于相互協同形成的開放式網絡環(huán)境,只是對企業(yè)所發(fā)生的各種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披露報告的會計活動,就是“網絡+會計”;而廣義概念的網絡會計,指一切建立在相互協同形成的開放式網絡環(huán)境之中的會計,它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內部審計三大分支,其子系統共同構成了網絡環(huán)境的會計信息系統。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就像財務和會計兩個不同概念一樣,只是都賦予了新的外衣——“網絡”。由于它們的側重點不同,“網絡會計”只側重于對數據處理和實時監(jiān)督及對外提供有用的信息;“網絡財務”則是利用網絡會計提供的信息制定財務計劃,實施管理職能。
隨著網絡會計的發(fā)展,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商貿往來、部門與部門的數據傳遞與處理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著網絡經濟而產生的網絡會計通過網絡進行遠程的數據交換和計算,企業(yè)的計劃信息、訂單制定、采購信息、庫存信息、生產制造信息、質量控制信息、銷售信息、財務管理信息通過網絡實現實時的數據傳遞與交換。這樣的會計核算系統,是一個開放式的會計核算系統。其所需處理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網絡作為數據的傳輸途徑,以電子數據形式直接存儲于計算機網絡之中。對各種交易中的會計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的會計活動,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網絡,企業(yè)可以與外部發(fā)生聯系,實現采購款項與銷售款項和外部憑證的取得與傳遞;資源與信息共享;采購訂單、商品入庫單、商品發(fā)貨單的傳遞;商品采購款項與銷售款項的確認與憑證的傳遞;庫存的計量與計價;各種費用的歸集與計算。
二、發(fā)展趨勢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傳統的會計核算手段、傳統的會計信息載體帶來極大的影響,使會計核算從傳統的手工操作向計算機甚至向網絡化的方向發(fā)展,然而知識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將促進會計核算朝著多方面、高質量方向發(fā)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核算集中化
全球化使企業(yè)與國內的各方面發(fā)生緊密的聯系,相應需要會計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會計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統一制定、分級管理,對經濟活動的核算,要集中全面決算、分級輔助核算。企業(yè)特別是跨地區(qū)、跨行業(yè)、跨所有制的企業(yè)集團對經濟活動的核算要集中、全面決算,統一、全面核算資金、銷售、成本和利潤,以增強企業(yè)的經濟實力和提高市場的競爭力;而對企業(yè)集團內部的各級實行分級輔助核算,分別核算本單位內部的資金、銷售、成本和利潤,以調動企業(yè)內部各方面和人員的積極性。
在大力發(fā)展知識經濟的形勢下,要做到會計核算的集中化,其重心在于管理,這就需要建立以會計管理為核心的會計體系。人類社會進入以知識為特征的經濟發(fā)展階段,將使市場經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yè)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相應地需要建立面向市場、面向國際的知識管理型的企業(yè)會計管理體系。管理型會計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調控型的會計組織系統、建立開放型的會計信息系統、建立知識型的會計管理系統、建立服務型的會計市場系統、建立競爭型的人才系統。
2、會計核算規(guī)范化
會計核算的擴大、復雜等方面要求會計核算的規(guī)范化。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為進行會計核算而采用具有標準性、統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徑。會計核算規(guī)范化要求:標準性,即會計核算按確定的準則或依據、程序、格式、要求等進行統一性,即會計核算按有關的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實行,比如,一個地區(qū),一個系統內,一個行業(yè)內,可以集中進行核算一致性,即會計核算按已有的規(guī)定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實施應是相同的。應該說明,會計核算規(guī)范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對會計核算的規(guī)定,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可以做相應的調整,或修改或充實,使其更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
3、會計核算信息化
會計核算是一個開放型的信息系統。會計核算的內容是開放的,提供會計信息是開放的,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關系是開放的。會計核算過程是信息的輸入、加工、整理、傳遞、貯存和輸出的過程;是通過信息的發(fā)生國內外各企業(yè)、事業(yè)等單位各個方面的經濟與技術的聯系,促進企業(yè)的經濟發(fā)展和進步;是通過信息溝通處理與國內外各企業(yè)、事業(yè)、社會組織、國家機構和社會人士等各個方面的經濟、技術與行政的關系,促進企業(yè)的經濟發(fā)展和技術進步,維護各方面的經濟利益。會計核算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網絡進行的,通過網絡生成和傳遞各種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會計核算生成和提供的會計信息是真實的、全面的、有用的和及時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提供的信息不弄虛作假,能如實反映客觀存在的經濟活動;會計信息的全面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全面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是提供的信息能為國家、社會和個人進行決策和評估判斷作為可靠的依據;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夠按照時間的要求及時提出。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是開放的,既要向國家和社會其他各方面披露會計信息,又要向本單位內部全體員工和其他職能部門披露會計信息,實現財務公開。
4、會計核算法制化
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依法治國當然包依法治理會計工作,會計核算要法制化,會計核算法制化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工作法制化的“依法”,不僅要依據會計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也要依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中有關會計的規(guī)定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法制化不僅要求企業(yè)、事業(yè)等單位依法組織和考核會計核算工作,還要求會計工作的管理部門依法管理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核算法制化需要建立健全會計法規(guī)體系。
5、會計核算國際化
隨著我國發(fā)展對外貿易,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利用外資,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引進先進管理技術,開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等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對外經濟深入發(fā)展,會計核算相應地體現出國際化趨勢。會計核算國際化是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為完成會計核算任務而采用具有國際的相應性、規(guī)范性、可比性和適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徑。具體包括國際相應性、國際規(guī)范性和國際適用性。應該指出的是,會計工作具有國際性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通過借鑒、協調和統一來達到。會計核算國際化是與國際會計協調的過程。會計核算與國際會計協調的內容是與國際會計通行規(guī)則(主要是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同時,還要與國際會計慣例、會計職業(yè)道德、某些地區(qū)的國家集團會計規(guī)范(如歐洲聯盟公司法協調指令中有關會計的指令)、其他主要國家的會計準則和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等相協調。
三、總結
會計從手工會計發(fā)展到會計電算化,又到會計信息化的實現,再到會計網絡化的實現,使得會計核算的發(fā)展呈現出質的飛躍,而在不久的將來,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fā)展將促進會計核算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張永潔:現代會計核算發(fā)展的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8).
[2] 唐春燕:會計核算發(fā)展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
[3] 彭英穗:會計核算的發(fā)展與賬簿虛擬化[J].民營科技,2007(9).
[4] 韓冷:新形勢下會計核算的發(fā)展趨勢展望[J].遼寧經濟,2008(7).
[5] 劉麗雙:談我國會計核算發(fā)展趨勢[J].遼寧經濟,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