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做電子商務物流的星晨急便轟然倒下,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快遞公司關門,這是每天都在發(fā)生的事件,星晨急便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這家公司太不低調了:原宅急送總裁陳平創(chuàng)立,2010年獲得阿里巴巴7000萬元的投資,業(yè)務背靠電子商務做代收貨款業(yè)務。從一切的背景數據來
事件回顧
3月4日,有自稱星晨急便員工的人士在網上爆料稱,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陳平“跑路”。爆料人稱,陳平給員工發(fā)了一條這樣的短信:“公司解散了,阿里7000萬、我的5000萬全部賠光了?,F在客戶的2000多萬貨款被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還。1400多名員工兩個多月沒有工資,我已經傾家蕩產。做生意有賠有賺,現在公司賠本了,懇請大家一起承擔。在此,真誠地向大家說一聲:對不起了?!?/p>
宅急送和鑫飛鴻均受牽連
3月4日,上海一宅急送店面的大門被大貨車堵住,有星晨急便的加盟商及司機在現場拉起寫有“陳氏家族還我血汗錢,上億資產一夜轉移”的條幅。據說,之所以有大貨車堵住了宅急送的大門,是因為網上傳言,陳平將資產轉移到了宅急送。陳平與宅急送老板陳顯寶是親兄弟,二人原本一起創(chuàng)辦了宅急送,后因理念不合分頭發(fā)展。今年2月,宅急送曾宣稱:公司正在與星晨急便·鑫飛鴻(2011年,星晨急便宣布與鑫飛鴻合并)洽談合作。
不過,宅急送新聞發(fā)言人熊大海近日表示,陳平沒有將資產轉移到宅急送,宅急送與星晨急便·鑫飛鴻沒有債權、股權關系。公司的調查顯示,宅急送和星晨急便·鑫飛鴻的業(yè)務網絡多有重合,互補性小。
受到波及的除了宅急送,還有鑫飛鴻。鑫飛鴻公司官網目前也以“飛鴻物流華南總部”的名義掛出一條消息稱,在全體人員期望泰康人壽、宅急送的投資之際,星晨急便的干部及員工于3月2日連夜轉移資產,劃走華南總部20多萬元資金,不知去向。在鑫飛鴻3月4日于東莞召開的會議上,鑫飛鴻董事長鄧飛浪承諾于近期內清理與星晨急便合作過程中出現的賬務糾紛。鄧飛浪就當前局面強調:“只有靠自己,鑫飛鴻才能力挽狂瀾。”
星辰“急變”在于加盟模存在弊端
由于牽扯眾多的加盟商、客戶、大量快件和錢財,所以快遞公司的倒閉往往不是單純的企業(yè)事件,容易演變?yōu)樯鐣录?010年初,東道公司的倒閉風波還讓人記憶猶新。
星晨急便倒閉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源還在于,陳平對加盟模式的弊端認識不足,片面地認為加盟模式經營風險小,投資規(guī)模小,擴張速度快,過高估計了加盟模式的執(zhí)行力及誠信水平,造成了一些決策上的失誤。
據了解,星晨急便選擇的加盟商實力普遍較弱,50%以上的加盟商同時加盟兩家快遞品牌,不能有效保障服務質量。此外,星晨急便的主要管理人員大多來自宅急送,對管理特許加盟模式的快遞網絡缺乏經驗,導致星辰急便沒有打造出盈利模式,始終處于虧損狀態(tài)。雖然陳平借用云計算的概念促成了阿里巴巴對星晨急便的投資,但是,其資金規(guī)模不能滿足擴張和日常運營的需求。為了迅速形成網絡體系及融資的需要,陳平并購了鑫飛鴻,結果不僅未達到再次融資的目的,反而加速了倒閉進程。
從物流行業(yè)來看,目前我國的快遞企業(yè)有上千家,良莠不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再次出現快遞企業(yè)倒閉的情況將不可避免。這要求行業(yè)管理者未雨綢繆,以免給行業(yè)、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星晨急便犯的三個致命錯誤
從業(yè)務規(guī)劃和前期發(fā)展來看,星晨急便屬于典型的中國式電子商務公司思維:炒概念、迅速擴張、燒錢、無法控制和落地執(zhí)行。星辰急便所說的“云物流”的概念,是從“云計算”借用來的,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成功的實踐。其號稱的數千個營業(yè)網店,基本上都是加盟商,完全的商業(yè)合作關系。而代收貨款的業(yè)務也不比簡單的搬箱子,它需要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高度整合,沒有一個成熟且高效的信息系統(tǒng)作基礎,僅在途資金就足以毀了企業(yè)。星辰急便1億多的投資能燒一年,已經是個奇跡了。
分析一下星晨急便的倒閉,犯了三個常識性的錯誤:
第一,代收貨款業(yè)務一定要以自有的營業(yè)網點為基礎,靠加盟商來做,在巨大的現金利益面前,不出問題反而不正常。
第二,物流行業(yè)的業(yè)務網絡是靠老板之間的江湖關系為紐帶的,一般商人習慣的合同、信用、法律等商業(yè)規(guī)則在這個行業(yè)是不起作用的。
第三,電子商務物流必須有一整套現代化的信息化手段。信息化的意義不簡單是信息的傳遞和溝通,而是需要信息實時監(jiān)控,任何一個業(yè)務人員收到的任何一筆貨款,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反映在信息系統(tǒng)中。在手機近場支付、RFID、二維碼等信息技術還沒有在物流行業(yè)普及應用的時候,這種業(yè)務基本上喪失了可管理性。
電子商務物流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但星辰急便的加盟模式并不適合,真正適合干這項業(yè)務的是一些有成熟運營網絡的快遞公司。從理論上最合適做這個的是中國郵政,其自有的營業(yè)網點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國郵政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業(yè)務運營,但具體效果還需要時間檢驗。順豐、宅急送這些以自營網點為主的快遞公司同樣有希望在這個行業(yè)中勝出,畢竟有一個風險可控的網絡和多年代收貨款的業(yè)務實踐,電子商務物流的未來一定屬于用電子商務平臺武裝起來的有實體物流資源的公司,而絕對不可能屬于通過風險投資組建成的空降部隊。
作者簡介:早期網絡推廣人。現為30余家網站名博博主,美國格理集團專家,多家省市運營商之網絡傳播協(xi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