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2011年高考作文題目使用袁隆平的一句話類似,今年這道作文題目是馮驥才的富含詩意與哲理的話語,仍屬于新材料作文,用一句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來感悟深刻的生命價值、人生哲理。它體現(xiàn)了福建省高考作文正在引領一種新的由華美辭藻堆砌的抒情作文向樸實而深刻的思索的議論文轉(zhuǎn)變的一次有益嘗試。
現(xiàn)實的賽跑與人生的賽跑之間的差異構成了一種對比,涉及的是人類的永恒命題——對生命和時間的思索,引導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從選題傾向的角度上看,今年高考選題與美、法等國外高考選題有點類似,境界高遠大氣,具有哲理意味。馮驥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出現(xiàn)在作文題中的這句話是他2009年結集出版的《靈性》收錄的。該書是他對自然、生命、人生、生活、藝術、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沉思和感悟。
比起前兩年的題目,今年審題的“門檻”降低得有些出人意料了。審題難度的降低,雖然不容易出現(xiàn)離題情況,但并不等于就容易得高分。這個題目涉及的是人類的永恒命題,考生的“入門”雖然容易,但要想得高分,就要極力去挖掘它的文化內(nèi)涵和深刻的哲思。倘若能聯(lián)系西方哲人如尼采的生命意志,休謨、笛卡爾等的思想認識,或者中國古代先賢對生死這一人類的終極問題思考,就比較容易提高文章的品味,高分也就水到渠成了。
連續(xù)兩年用名人名言做作文材料的考法,雖說可以多元解讀,但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也當注意——慎重對待“學者語錄”“名人語錄”。就今年這個題目而言,人生不是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的。老子在《道德經(jīng)》說得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睆墓诺浇駴]有人能說得清,其中滋味,如啞人飲水,冷暖自知。學者、名人有過人的智慧和總結能力,也具有很好的傳播性。但動機的偶然性和習慣性也會限制讀者個人的真實理解和判斷,容易人云亦云?!肮^點”強烈的示范性和影響力,似乎有意無意地“逼迫”著別人去盲從并歡呼,易使學生患“話語強迫癥”。這與高考作文教學引導學生的個性思維與理性判斷的要求有些背道而馳。每年的高考難命題,作文命題尤其難上加難。衡量一個作文題目質(zhì)量的標準,應該是在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前提下,不設置審題障礙,降低“門檻”?!白h論”的好壞因個人的修養(yǎng)、平時的積累和表達能力而異。(福建卷作文題見本期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