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方向
科技發(fā)展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科學技術對人文傳統(tǒng)的沖擊
科技與人文的結合
傳統(tǒng)與現代
時新素材
人文谷歌
在科技進步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輕便的電子設備作為文化載體,讓你輕點兩下鼠標,便可知曉天下事。也有人會擔憂:我們該如何在電子時代維持人文藝術財富?它們會被科技湮滅嗎?
作為網絡搜索引擎的巨頭,谷歌用行動否定了這一疑問。2011年初,谷歌的在線畫廊,采用了街景技術,使得很多不能實地觀看畫展的非洲、拉美孩子也能夠接受藝術的熏陶。此外,谷歌還宣布要在線拯救3000多門瀕臨滅絕的語言,谷歌希望通過這一“拯救瀕危語言”項目的推動,使全世界的學者、組織、團體和熱心個人積極參與到保護全球語言文化資源中來,人們可以上傳自己所有的瀕危語言材料,通過網絡的推動和交流,保護全球的科技文化資源。
租賃課本
教科書行業(yè)是一項投入大但周轉率低的業(yè)務。美國的教科書定價一直不菲,據統(tǒng)計,教材銷售在過去的20年一直保持增長勢頭,是物價上漲速度的兩倍。
相比昂貴的新書,租賃業(yè)務對學生吸引力巨大。教材租賃市場的大贏家——美國齊格公司,在5年時間里已面向全美7000多所學校的學生租賃教材。但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壓力無處不在。隨著電子教材數量的增長,蘋果公司和亞馬遜公司等實力雄厚的公司都參與到電子書的競爭中來,齊格面臨著來自傳統(tǒng)市場和電子市場的雙重考驗。但齊格老總說:“如果你接受過高等教育,就會知道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制度和200年前沒什么兩樣?!彼?,紙質課本的大量使用,還是能讓齊格公司未來的課本租賃生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地位。
網絡媒體改變世界
2012年,網絡媒體《赫芬頓郵報》和《政客新聞網》首次榮登世界最著名的新聞界獎項——普利策新聞獎的獲獎名單,顯示出新聞媒體傳播業(yè)格局的改變。《政客新聞網》的記者馬特·伍爾科爾獲得了今年的普利策社論性漫畫獎,“我以傳統(tǒng)的方式工作,筆、水彩顏料,和18世紀中期的漫畫家是一樣的?!鄙頌榫W絡媒體記者的伍爾科爾說。
《赫芬頓郵報》則憑借資深戰(zhàn)地記者戴維·伍德的長篇系列報道《戰(zhàn)場之外》獲得國內報道獎。伍德對在伊拉克戰(zhàn)爭和阿富汗戰(zhàn)爭中嚴重受傷的美國士兵們在身體和情感上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用8個月的時間,在網絡上發(fā)表了10篇紀實文章,然后經過擴充整理,形成一本電子書。這一深度報道作品不僅對受傷士兵,而且對網絡新聞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往期素材
愛心滿微博
2011年,中國人深刻領略了微博這一新興媒體帶來的方便和好處。微博上眾多熱心網友們的愛心接力,成為網絡一抹新的人文亮色。
許永亮,大學畢業(yè)之后回家當起了白菜販子。然而,眼看鄉(xiāng)親們都要爛到地里的白菜和大跌的白菜價格,他苦惱不已。偶然的一個機會,他借朋友之手轉發(fā)了一條微博,希望打開新的銷路。短短5天時間,這條微博就被轉發(fā)了上千次,得到了諸多客商的關注,難題得到了解決。
武漢的一條求助微博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列車員陳耀軍突發(fā)疾病,急需A型血。消息發(fā)布的次日上午,便有10余位網友趕往武漢獻血點獻血,通過大家的愛心接力,集得5000毫升A型血,使陳耀軍得到了及時救助……
愛心從未限于字數限制和傳播手段,通過網絡科技,只有短短140個字的微博也能接力傳遞人們的愛心,改變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