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2011年7月,15歲,1.78米的大男孩梁同學參加了益升教育組織的英國劍橋夏令營。在位于劍橋大學中心步行街的劍橋大學藝術學院(CSVPA)上課,住在有800年歷史的Sydney success college的學生宿舍,梁同學說:“很震撼!”
這天,他早早起床,打開劍橋宿舍的窗戶,迎來了晨曦的第一縷陽光。宿舍的窗外,是千年的古建筑,自由飛翔的小鳥和郁郁蔥蔥的古樹,陽光下一片寧靜。他參觀劍橋,一路走,一路拍照,一路尖叫:“竟然有這么開放的大學!”
劍橋的課堂,主要是和來自歐洲的同學一起。梁同學剛開始很緊張,看著歐洲同學個個健壯、自信,英語運用流利自如。在英語水平測試后,同學們走進了不同的課室,梁同學去了超A班,課堂交流時,共同說著英語,有意大利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
課堂是主題討論。討論的課題是“愛與恨”,“社會與經濟”。課堂要求就是創(chuàng)意表達所想、觀點交流自由?!皦毫艽蟆?,“忘詞了!怕說錯!好緊張!”梁同學有些招架不住。一位身高1米70的塞爾維亞女同學談的是社會強制力與經濟,一個社區(qū)要有多少的警力、槍支配備來維護一個人口多少的社區(qū)安全,以令經濟有治安保障?!昂苡兴?,聞所未聞!”梁同學欽佩不已。課后一問,才知道姑娘年方11歲,也就是中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年齡!來自法國的男同學談的是犯罪心理與游戲心理的共同性,如何用游戲心理來分析犯罪心理,以抓獲罪犯,以使社會安寧,提供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再問,才14歲!
晚上,混合各國學生的小組去劍橋大街“尋寶”——撿垃圾,然后用撿來的垃圾共同創(chuàng)作作品,梁同學還在努力構思中,同組的其他國家的同學已經做出了火車,大笨鐘……每天學習都非常充滿挑戰(zhàn)和激情。當然,梁同學也很出色,在畢業(yè)的才藝表演各國大比拼里,梁同學的獨唱,同樣令全場震撼!CHINA BOY 第一名!
要離開了,在早餐的短暫相聚后,梁同學一直很努力地讓淚水不要流下來?!罢嫦胍恢痹谶@里上課,這里帶給我的美好回憶太多了”。接著同學們啟程去伊頓公學,在伊頓公學的教堂里,聽少年唱詩班唱詩,一位女孩的獨唱,歌聲通過管風琴飄向教堂的天空,再宛若仙樂般飄落下來,洗滌心靈……
故事2:
育才實驗中學的蔡同學,參加2011年7月益升教育組織的美國游學團,對美式教育情有獨鐘。他認為中國的教育最根本的特點是以考試成績論英雄,而美國的教育比較人性化,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蔡同學說,美國學生考評的標準是這樣計算的:平時作業(yè)成績占70%,考試成績占20%,還有10%是日常課堂實驗和課堂表現的成績,綜合評價對學生比較公平,不至于一考定終生。依據中國的考評標準,學生在學校要做太多的作業(yè),考太多的試,要背太多的文章,很少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愛好。而且,在中國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關心的都是成績,在學校也經常要進行排名,這使同學們要為每一個0.5分而努力,所以考試給學生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相比之下,美國的孩子要幸福得多——他們基本上沒有家庭作業(yè),放學后大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
在美國學習期間,蔡同學發(fā)現美國的課室并不像中國那樣魚鱗般整整齊齊,而是十分自由——桌椅可以自己自由挪動,想坐哪里坐哪里,先來的學生還可以坐在沙發(fā)上,或者地上,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自由自在。
蔡同學書法好,幫老師翻譯名字并直接用毛筆寫出來,獲得滿堂喝彩。與中國課堂的拘謹、安靜不同的是,美國學生總是提問題,積極互動。正是這些中國與美國的學習習慣的不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學生——中國的學生多記、多練、多背、多考,培養(yǎng)孩子記憶知識、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美國的學生是多看、多問、多想、多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性、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
如果還有機會,他愿意再去體驗一次。
【專家答問】
從兩個孩子的游學故事可以看出,游學是讓孩子們鍛煉自己的良好機會,每一次游學都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者采訪了廣州益升教育機構總經理李素磊博士,請她給每個想參加游學的孩子講解一下。
1、請問李博士,孩子們參加游學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李博士:主要注意以下三點:
(1)保管好護照、錢、手機、相機;
(2)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衣:1)請隨身帶一件長袖衣服。由于是夏天,孩子們基本上穿短袖衣服,請隨身帶一件長袖衣服。因為室內基本開空調,16-18度,室內外溫差大,不注意添衣,很容易生病。2)洗衣服對孩子是一個挑戰(zhàn)。內衣自己洗,外套用洗衣機洗;食:1)主動提出要求,比如“我想要杯溫開水”,“我想吃米飯”;2)即使喜歡,每次不要吃過量;3) 吃飯是自助式的。吃完,請自己清理桌上的垃圾。住:注意個人衛(wèi)生,包括上完廁所要沖,若廁所地面搞臟了,要清干凈等等。行:1)多帶一個相機內存卡,多帶一塊相機電池;2)保持安靜;3)棄置垃圾時,請分類扔“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比如水瓶,是可以回收的。
(3)基本禮儀:“謝謝”,“對不起”,“你好”掛在嘴邊,多多贊美別人。比如寄宿家庭為你做飯,首先謝謝,然后贊美“真好吃”,如果不喜歡,可以說:“我第一次嘗試這種食物,很有趣,能否下次換一種食物?我更喜歡米飯?!北热?,別人為你開門,要說“謝謝”,為你拿行李,要說“謝謝”。
2、孩子們初次出國,如何盡快適應西方的教育環(huán)境?
李博士:
想收獲好的學習效果,請改變心態(tài)。開口說,動手做就好了?,F在孩子做一件事情,顧慮重重?!罢f錯了,別人會笑我?”“不會說,怎么辦?”“不會做手工,怎么辦?”“老師的標準答案是什么?我猜不出!”開口說,動手做就好了。若說錯了,就改;其實國外的教育,是開放式的研討,對各種問題的看法,是沒有唯一答案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好了。拿掉面子的顧慮,放松心態(tài)。
3、臨近游學季,您有什么具特色的游學線路推薦呢?
李博士:
1.美國東岸常青藤線:適合10歲-17歲學生,特色:由聯合國資深高級翻譯親自帶領,學習部分在紐約皇后區(qū)圣約翰大學上課的國際營,和國際學生一起上課。游覽部分游歷美國紐約、費城、華盛頓、紐黑文、波士頓,參觀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西點軍校,并與卡耐基梅隆大學畢業(yè)、就職華爾街的精英對話、交流。
2、美國西岸蘋果發(fā)現之旅:適合10歲-17歲學生,特色:由現在美國大學擔任學生會主席的同學共同帶領,學習部分在被譽為“全球最美麗的十大校園”美國洛杉磯的Loyola Marymount大學里的國際營,和國際學生一起上課。游覽部分游歷洛杉磯、三藩市、硅谷,圣地亞哥,走進蘋果、Facebook、Intel、Google……暢游迪士尼、環(huán)球影城、好萊塢,親赴湖人籃球隊主場,觀足球賽,參觀斯坦福、加州伯克力大學。
3、英國劍橋夏令營:適合10歲-17歲學生,特色:在劍橋大學上學,拿劍橋大學的學習證書,除了每天上午上課外,下午均安排游覽及國際交流活動(包括: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起野餐、參觀博物館,才藝比賽,手工制作等)。泛舟劍河,參觀牛津大學、溫莎城堡、伊頓公學、大英博物館、英國皇室府邸白金漢宮、英國首相府、大笨鐘、王子大婚的西敏寺教堂、泛舟泰晤士河,再到比斯特城名牌折扣店,品味英國創(chuàng)造和沉淀的,足以影響整個西方近現代世界文明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