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燭火通明的大城市
緬甸雖然缺電,即便在曼德勒這樣的大城市,普通人家里也得常備蠟燭以應對經(jīng)常性停電,但是這種地方卻一點也不缺夜生活。這是一個歌照唱、舞照跳、酒照喝、電照停的都市。
從曼德勒山下來,我經(jīng)過了一串貧民窟模樣的茅草屋,里面只有星星點點的燭火。緬甸的大部分人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茅草屋里。他們的家里沒有衛(wèi)生設施,廚房就是在地上,搭幾塊磚,生個火,架個鍋。大部分人席地而坐就餐,家里沒有任何桌椅。照當?shù)厝A僑的說法,如果丟一塊石頭到緬甸人屋子里,估計什么都不會砸到,最多打碎個水罐而已。家徒四壁這個詞用在緬甸人的房子上一點也不過分。即便如此,緬甸人民都是樂呵呵、笑嘻嘻的。他們都以自己的國家為榮,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要是你以為緬甸全是茅草屋,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像仰光和曼德勒這樣的城市里,有大量以前英國人留下來的歐式洋房,在仰光還有大量新造的高層建筑,但普遍不超過11層樓,據(jù)說當?shù)氐姆孔右巧w過11層樓需要特殊審批,理由是當?shù)氐募夹g(shù)只能保證11層樓的質(zhì)量安全。這些老房子不是被用作政府辦公樓,就是成了某些富豪們的宅第,或開酒吧或開餐廳,燈紅酒綠,好不熱鬧。
走過了郊區(qū)的貧民窟之后,我沿著皇宮的護城河,走在有路燈的林蔭大道上。這條路似乎有點上海外灘情人墻的味道。這一路上到處停有緬甸特色的、五顏六色的敞篷車,還有當?shù)卮蟊姷慕煌üぞ吣ν熊?。一對對情侶在此卿卿我我。河邊樹下,伴著繁星,的確是個談情說愛的好地方。走著走著我聽到了歌聲、歡笑聲。循聲望去,對面馬路停了一溜的跑車,有保時捷、捷豹、法拉利、蘭博基尼等等。高分貝的汽車喇叭里傳來了動感的歐美流行音樂,一群年輕人在此縱情聲色。
停車的地方原來是個西餐廳,門口張燈結(jié)彩,好不熱鬧。正因為生意太好店里客滿,人們只能在馬路上等位子。由于我是外國人,而且只有一個人,餐廳經(jīng)理把擺設用的桌子臨時給我當餐臺用一下。緬甸人民和中國人民一樣熱情好客,對于外來的人和物都有特別好感和優(yōu)待。這種特殊的禮遇我只在不發(fā)達國家享受過,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從來沒有這種“好事”。
一碗米線1000多塊
相對于緬甸人民,每個月平均4萬緬幣的收入,這家西餐廳在當?shù)貞搶儆诟邫n場所了,吃一頓飯要1萬多緬幣,相當于人民幣100多塊。但是,在緬甸餐廳里吃飯,你有感染肝炎的風險。所以,選擇一家衛(wèi)生點的餐廳吃飯非常重要。
緬甸的通脹有點像民國的金圓券時代。在緬甸的中餐廳,如果不開葷,吃一頓飯大概是3000緬幣左右,要是開個葷,那么差不多也要6000到10000緬幣。在緬甸最便宜的一餐飯是吃冷面或米線,也要1000緬幣。就算你吃緬餐也便宜不到哪去。緬甸茶館里一杯三合一的袋泡咖啡售價300緬幣,配一袋切片面包750緬幣,這樣一頓飯也要1050緬幣了。
難怪,我剛到緬甸時,給機場搬行李的50緬幣小費,那人笑著大聲招呼同伴:“嗨,你們知道我剛才收到多少錢了嗎?”“多少?”“50?!卑徇\工一邊說,一邊晃著那張爛菜皮似的錢。大家一陣哄堂大笑。的確,50緬幣在緬甸幾乎沒有任何可用之處,就連上廁所,最便宜的也要100緬幣,最貴的我上過500緬幣。
不要看他們自己的緬幣又臟又爛又不值錢,由于受經(jīng)濟制裁,緬甸對美金要求極高。在那里只有全新的美金才能兌換。他們對全新是這樣定義的“沒有任何折痕,沒有任何污漬”。如果有任何涂寫、破損,甚至是美金上的編碼數(shù)字有任何他們不喜歡的,他們都不承認這張美金。
不曉得希拉里的緬甸之行,有沒有被她的美金郁悶到?反正,我只知道,我是被她郁悶到了。由于她的到訪,緬甸今年的旅游人數(shù)比往年翻了不止一番。大量歐美游客涌入,歐美的旅行社今年都狂推緬甸。旅行社說今年緬甸的游客可能是往年的三四倍。當然,物價也水漲船高。
所以,今年的酒店價格是往年的翻倍,連客棧都賣酒店價格。即使這樣,還是一房難求。要知道,仰光,這個前首都,酒店加客??偣膊?000間房!小村小鎮(zhèn)就更不用提了,接待能力嚴重不足。
飯盒之國
正因為如此,大部分的緬甸人都是每天拎著一溜鐵飯盒上街的。而且,緬甸人民普遍都很瘦。減肥在緬甸是不可能聽到的新鮮詞。那里連貓貓狗狗都是皮包骨頭的。貓貓狗狗在那里普遍都是自己到處游蕩的,作為“寵物”的貓狗還沒被“發(fā)明”出來。
雖然緬甸下館子不便宜,可是緬甸的茶館,飯店生意卻很好,尤其是晚上,很多人都在茶館或飯店里看電視,因為大部分人家中沒有電視。好的餐館里的食客們大多是開著豪車的緬甸有錢人或僑民。比如在這家西餐廳里,我就看到了許多一邊和家人說中文,一邊用緬語點菜的華僑。
西餐廳旁,一條黑不溜秋的小路直直的通向又一片茅草屋。一對衣衫襤褸的父女正蹲在路邊撿餐廳客人丟棄的飲料瓶。這就是12月31日我在曼德勒街頭看到的景象。一條馬路一邊是照如白晝的燈紅酒綠,一邊是通向無邊黑夜的茅草屋,一邊是朱門酒肉臭,一邊是路有凍死骨。在緬甸這個貧富差異巨大的社會里,富人們有富人們的辭舊迎新,窮人們有窮人們的活法。不過在緬甸還有一群特殊的人,那就是和尚。
佛塔之國的背后
緬甸號稱佛塔之國。在這個佛的國度里,有一個特殊的階層,那就是僧侶。他們在緬甸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緬甸人普遍認為,無論你一生做了多少惡,只要能捐造一座佛塔,你這一生的罪惡都可以一筆勾銷。如果你無力捐造佛塔,那供養(yǎng)僧侶也可以減輕罪惡。所以我們看到帝王將相們,人照殺,塔照建。與緬甸一座座金光光閃閃的佛塔相對應的血流成河,卻鮮有人去關(guān)心。
正因為供養(yǎng)僧侶可以減輕罪惡,所以緬甸社會有大量的僧侶。他們未必人人都是想出家才去當和尚的,而往往是生活所迫。不化緣的和尚們有的聚在一起踢足球,有的去彩票點買彩票。還真是怪,和尚們的手氣還都很好。只見一個個彩票點都掛著大幅大幅的中大獎的顧客的照片,其中和尚贏家占了一半。除了買彩票之外,緬甸的博彩業(yè)最大的賭注是賭泰國股市每天中午和下午收盤的點數(shù)。多少人為之傾家蕩產(chǎn),但和尚們則不同,輸了不用賠,贏了算他的。那當然不賭白不賭啦。此外,和尚們坐車還不用買票。相反,開車的還以能載和尚一程為榮。而且,在緬甸的卡車公交車中,往往司機旁邊那兩個最好的位子是留給和尚的。當然,有時和尚也坐在卡車后面人貨混雜的地方。
既然當和尚有如此多的好處,那么,窮苦的緬甸家庭大多送孩子去寺廟出家當和尚,也就可以理解了。在那里他們至少可以有飯吃有衣穿,運氣好時,甚至可以吃肉,這在普通人家里是很難得的。緬甸的和尚說他們什么都吃,因為他們自己不勞動,所有的東西都是施主們施舍的,所以人家給什么他們就吃什么,當然包括酒肉。小和尚們長大后,如果看上一姑娘,還可以還俗結(jié)婚;而小尼姑們則得終身為尼。在緬甸的有錢人家里,出家只是一場熱熱鬧鬧的儀式,然而,作為貧苦大眾,出家無疑為他們提供了另一條生路。
在緬甸的佛塔寺廟里,只有男人才可以給佛像貼金箔。而女人是不得靠近佛像正面的,只能從側(cè)面瞻仰膜拜佛像。不過,聰明的寺廟管理方,考慮到女信徒這個龐大的市場,很聰明地在每尊大佛下面都擺了一尊小佛,讓女人們?nèi)ベN金箔。這種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僅僅表現(xiàn)在宗教方面,而是體現(xiàn)在緬甸社會的各方個面。女人是賤民的概念在緬甸非常普遍,連緬甸的女人自己都接受這種觀念。緬甸修路鋪橋的是女人,洗衣做飯的當然是女人,連酒店經(jīng)理也都是女人。女人辛勤地工作,換來的是男人們整日悠閑地坐在茶館里喝茶聊天,罵老婆。
尾聲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同樣的道理,幸福的國家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國家則各有各的不幸。緬甸這個過去的黃金國度,這個自然資源如此豐富的國家,這個綠樹成蔭天藍水清的國家,為何人民的生活會這樣?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