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這個國家最富代表性的年輕精英,形象好,氣質佳,自由游走在中英文之間,博客和微博上最多的就是和世界名流的交談與合影
最富代表性的年輕精英
芮成鋼回到家鄉(xiāng)合肥,盡管胖了一些,但仍是令人瘋狂的超級明星。5月26日中午,安徽圖書城,面對洶涌的人潮,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手挽手,在簽售區(qū)外又隔出一道“防波堤”,他們個個紅光滿面,臉上一半寫著自豪,一半寫著終于看到大場面的興奮?,F(xiàn)場全是舉著手機拍照的手臂,和少女們的尖叫,“拍到了?”“正面的?”“啊!好高興啊!!!”
圖書城隔壁是芮成鋼的母校合肥八中,有女生舉著書想加塞,央求保安:我還要上課啊。保安指著望不到頭的人龍跟她解釋,“有人早上7點就來排隊了。”芮在兩個小時里簽售了2000本新書,這情形把隨他前來的BBC記者尼爾看呆了?!斑@要是在英國,絕對不可能,”尼爾正與芮成鋼合作拍攝一部講述中國經濟的紀錄片,“他可是財經新聞主播,財經多枯燥啊!”
尼爾或許不知道,在我們這里,一位成功人士,一位年輕的、帥氣的、國際化的成功人士沒理由不受到追捧。“您看看,采訪的全都是總統(tǒng)、首相!”熱心的店員翻著書里的照片,向一位好奇的老大爺解釋。
他是這個國家最富代表性的年輕精英,形象好,氣質佳,自由游走在中英文之間,博客和微博上最多的就是和世界名流的交談與合影——他從不吝于展示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密切關系。他與比爾·蓋茨共進早餐,參加克林頓的私人聚會,和澳大利亞前首相陸克文的良好關系更是盡人皆知。而那些接受過他采訪的VIP們對他也多有褒獎,意大利總理馬利奧·蒙蒂說:“被芮成鋼這樣的重量級記者專訪,是一件相當愉悅的事?!币敶髮W校長理查德·萊文說:“芮成鋼是一位活力四射的新時代中國的標桿式青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則說:“我為亞洲能有他這樣優(yōu)秀的媒體人感到自豪和驕傲。”這些評價都被出版社印在他新書的封底。
2007年,我曾和芮成鋼有過一次交談,當時他因為寫了篇《請星巴克從故宮里出去》的博文而第一次被媒體包圍。
星巴克事件后,他在西方記者眼里變成了一個象征,用《紐約時報》的話,“中國式資本主義的媒體面孔:年輕、聰明,令一些人不快的是,還民族主義色彩濃重。”芮成鋼大概不會同意最后一條,畢竟早在2006年,他就寫過一篇《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的關于日本的文章》,反對抵制日貨,提醒國人不必過于敏感,在外國人面前要不卑不亢。即使在星巴克事件里,他也一面批評星巴克開在故宮“侵蝕中國文化”,一面講述自己與星巴克CE0的故事和電郵往來,好像對方是自己的朋友。
多年來,我一直留意著芮成鋼的公共言論,試圖看清他的價值觀,卻始終看不真切。作為央視主播,他的言論屢次引發(fā)爭議,但他始終未受波及。相形之下,央視不止一位主播因為發(fā)了有爭議的微博而遭遇“離職門”,而在去年的動車事故里,因為節(jié)目批評鐵道部,一位制片人更是遭到了撤職。
“比較善于推銷自己”
1999年,芮成鋼從外交學院畢業(yè),盡管當年外交部裁員49%,招人名額極為有限,但他仍然獲得了4個選擇機會:外交官、中國銀行行長外事秘書、出國留學(英美大學全額獎學金)、正在籌建的央視英語頻道。
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初一即和家庭教師學習原版教材,據(jù)其自述,中學時就在課堂上偷偷閱讀原版《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芮成鋼的父母都從事文藝工作,父親給他買過很多世界名著的簡讀本,等他長大些,就開始閱讀英文簡讀本,接著是英文原版。芮成鋼在自己的書里寫道,莎士比亞、培根、羅素的文章,很多他都可以大段背誦。比如,莎士比亞曾說過,世界是個大舞臺,我們都是演員(All the world’s a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players),“在面向外國做即興演講時,常??梢宰鳛檠b模作樣若有所思的結尾?!备呖紩r,父母希望他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被他一口拒絕——在一個報道版本里,他是這么說的:“生活已經很虛偽了,讓我再虛構故事欺騙觀眾?不去!我要做外交官?!?/p>
但最后他還是選擇了央視。大學時,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曾應邀到外交學院做一場演講,芮成鋼向他提問:“如果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將設立第6個常任理事國,您認為誰最有資格當選?”加利的回答出人意料:“恐怕是CNN?!避浅射撜f,加利的回答使他真正認識到傳媒的力量。
他的早期經歷是中國外宣媒體從業(yè)者典型的成長路徑:畢業(yè)于外語專業(yè),從業(yè)之初“下鄉(xiāng)”一年,認識自己的國家(有關部門的本意是“放眼世界,胸懷祖國”),然后回到單位工作,新聞理念的熏陶和訓練來自單位(而非大學)。
他參與創(chuàng)辦了當時英語頻道惟一一檔財經節(jié)目:財經報道(Financial Report)。后來,財經報道加入了人物訪談,更名為財經中國(Biz China),這是芮成鋼采訪國際政商領袖的起步點?!肮?jié)目在海外播出,讓我比一些同齡人更容易出現(xiàn)在一些國際化的‘人才探尋雷達’上,獲得一些所謂的‘榮譽’,原因不外乎此?!?/p>
“他比較善于推銷自己。”芮成鋼的前同事說,有一次他們一起去某部委采訪,芮成鋼還特別帶上自己的書送給部長,又問,“您看過我的書和報道嗎?”對方給予了肯定的回答。芮的前同事覺得這也很正常,“不論是送書,還是合影,作為專業(yè)主持人,要對自己的未來有所安排,這也是合理的?!?/p>
2003年,央視經濟頻道改版,芮成鋼被當時二套的制片人王利芬相中,借調來主持新欄目《全球資訊榜》,“看中的是他的國際視野,”一位央視員工回憶,“一開始狀態(tài)不是很自如,但他有自信,也有很多想法?!绷硪晃划敃r在二套工作的央視記者則說,芮成鋼真的有一些同齡主持人身上沒有的東西,“主持人這一行里,很多人都是甘心做架子的,很少有人表現(xiàn)出我不愿意的姿態(tài)。但他特別努力、上進,他有時候挑稿子挑得厲害,不按稿子來,有人會覺得他不聽話,但他對自己是有要求的?!?008年,芮成鋼正式離開英語頻道,加盟財經頻道。
“搞關系,必須的!”
“Larry King呀!”錢曦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時,鈴鐺般清脆作響。她與芮成鋼合作10年,現(xiàn)在是央視財經頻道《環(huán)球財經連線》的制片人。
“成鋼是整個財經頻道國際化的標志?!卞X曦說。她語速很快,說話透著股利落勁兒,談起財經頻道的未來時信心滿滿,當你聽到“管理世界對中國的預期”這樣的話語時,會忍不住感嘆時移世易。
2008年年初,錢曦與郭振璽(央視財經頻道總監(jiān))、芮成鋼等6人赴瑞士采訪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只有芮成鋼一人持有采訪證,不少會場都只能輪流進去,“完全是邊緣化的”。他們用了一整年的時間去整合資源,2008年下半年正趕上全球金融海嘯,財經頻道推出“直擊華爾街風暴”系列直播節(jié)目,“這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點,成鋼把他所有的資源都調動了起來,專訪了很多重要人物,多少世界級媒體都來索要素材……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很了解世界上的資源和平臺,很了解對方說話的方式和思路,而且他非常聰明。”芮成鋼則在自己的書里調侃:搞關系,必須的!“當我與某大國首相初次見面,如果我能一口氣說出一串我認識的與他同一黨派的議員,他就會覺得很親切。工作多年,我的采訪對象之間其實有很大的重復性和關聯(lián)性,轉來轉去,都是那個小圈子,在我大腦里形成了一幅清晰的人脈關系圖。”
2009年,達沃斯第一次有了“中國之夜”,時任《投資者報》主編何剛在參加完央視財經頻道的座談會后寫了一篇《中國經濟崛起需要世界級電視經濟報道》的博客,文中提及,也許是因為中國經濟的一枝獨秀,許多人主動協(xié)調時間,愿意接受央視專訪,“每天芮成鋼要專訪的人有十幾位。往往是上一位要人還在專訪中,下一位已經到了,不得不在外面候場。最擠時,演播室外有4位專訪者在候場?!?/p>
第二年,中國議題首次進入達沃斯的官方議程,“財經頻道成為論壇傳播中方聲音最重要的平臺,”錢曦說,“我們抓住西方社會對中國的誤解,以巧妙的方式回應,不是宣傳,不是澄清,是交流。”
在錢曦看來,芮成鋼的價值觀是“以己之力,去向世界表達一個完整清晰的中國”,事實上,“我們一個財經頻道的人都有這樣的使命感:發(fā)出中國的聲音?!?/p>
微博時代的記者
如今芮成鋼儼然成為中國電視的一張國際名片。南非總統(tǒng)祖瑪2010年8月訪華,原本準備接受水均益的采訪,而南非駐華大使館方面則向總統(tǒng)府新聞辦公室推薦了芮成鋼,“我們想重點突出南非崛起的新興經濟體的形象,這和財經頻道的收視群體、芮成鋼的氣質是吻合的,”南非使館的公關負責人稱,“他給我的感覺是,相當有實力,勢頭很猛,我們也希望節(jié)目能引起爭議、吸引眼球。另外,也和他微博的粉絲多有關,他受到年輕人、白領的追捧。”
“語言是很重要的條件,特別是口頭的連續(xù)的交流,當然,占得先機也重要,而且二套的平臺也好。”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說,最近一二十年中國的一個現(xiàn)象,便是在國際上能說會道的比較容易受到認可。他舉了一位在國際上頗有名氣的中國傳媒學者為例,“在中文世界里迎合政府,在英語世界里迎合西方,只要你有這個忽悠的膽量,利用空間差、語言差、觀念差,就能混得好。”不過,他認為,和那位學者相比,芮成鋼“其實不復雜”,“他不太政治,價值觀不清晰?!?/p>
那么,芮成鋼關于國家,特別是,關于體制的真實想法是什么呢?
他仍然不愿意多談。5年前,他用了“我們要有耐心”這樣漂亮的字眼,現(xiàn)在,他說,我們傳播的時候不要總是想著給外國人看中國光鮮的一面,然后他靈巧地轉換了話題的內核——“這樣他們就覺得中國是發(fā)達國家了,一出什么問題就放得很大?!蔽覇査桶讕r松那一代央視人相比,你的公共發(fā)言似乎很少糾結,很少沉重。他反問我:他們是那樣嗎?停頓了一下,開始解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沒有人逼著我給央視工作,“就好比你選擇人生伴侶,你看中了他(她)好的地方,那你就要學會接受他(她)不好不可愛的地方?!?/p>
芮成鋼的批評者把他形容成一位“超級推銷員”,時時刻刻都在推銷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外表喧鬧,內在空洞,需要用各種大名字來填補自己,而喜歡他的人卻覺得恰恰相反。
“一個記者到底應該出色在什么地方呢?”芮成鋼的一位大學同學對我說,“他的采訪,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身體語言、他的姿態(tài),比如他采訪時翹起二郎腿,顯得輕松隨意的樣子,這反而是他受歡迎的原因——在中國崛起時迎合了時代的需要,和那些最牛的人平起平坐,那是牛逼?!?/p>
“央視給他提供了平臺,但央視的體制也決定了,他很難討論那些最關鍵的問題,”哈佛尼曼學者、專欄作家安替說,“他能做得更好些,是因為他更熟悉、更自信。他的咄咄逼人,是話語意義的,不是新聞意義的。而新聞本身是觀點的對抗。”
但安替隨即感嘆,微博時代的新聞專業(yè)主義已經飄移,讀者已經不再相信記者是沒有觀點的人了,現(xiàn)在,最有名的記者必須是最有觀點、最有姿態(tài)的記者,“這可能意味著什么?也許時代也就這樣了,那些批評芮成鋼的人也在微博時代紛紛博出位,區(qū)別只在于,一個是博客時代,一個是微博時代,但真的有區(qū)別嗎?我們已經不好意思對別人說三道四,我們已經自顧不暇了?!?/p>
時代或許真的不一樣了,而今人人都是記者,記者卻越來越不像記者,人們不再閱讀他們的作品,而是閱讀他們的觀點、情緒、行為——看得見的行為。扎實的報道、優(yōu)美的文字,還有富有邏輯的思辨,正讓位于焦急的只言片語一如果人們認為那些言之鑿鑿的簡單判斷和段子就是整個世界的話,他們?yōu)槭裁匆M功夫去啃那些冗長的文章呢?低調和默默無聞也已不是美德,一個個的@,構成了新的人際關系,那些拽人名的人——他們好像只有在與那些大V、大名字的互動里才能找到自我。
芮成鋼自己也在批評這碎片化的信息環(huán)境,“這是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時代。最好是因為信息透明,最壞是因為人的受教育程度、獨立思考能力這些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這些東西的缺失會導致很多謠言,誰隨便編個謠言居然也能讓我們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去推送這些東西?!辈贿^,他似乎還是很享受眼下的狀態(tài),認為累積在他身上的非議和刻板印象都不重要,他覺得,有人只是想借他說事,還有人,“你不論怎么說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看法?!?/p>
外交學院的烙印
芮成鋼是外交學院英語系1995級學生,當時英語系有大概七八十人,分成4個班,兩個外交班,一個國際經濟班,一個僑領班,芮成鋼就讀于國際經濟班。芮的一位同學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非常枯燥,就像高中一樣,而且還是高三……校內活動非常少,最主要的活動就是上自習,基本上,大學生活就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慢慢地學習語言,那是很奇怪的一種氛圍,誰上自習的時間少了,會有愧疚感?!?/p>
芮成鋼說,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他可能更愿意選擇一所綜合性大學,因為他相信Liberal Arts Education(大文科教育/博雅教育)。他高中畢業(yè)時,國際貿易專業(yè)是最熱門的,“可悲的是,我們從中學開始就按照很功利的方式在生活,沒有釋放天性,找到自我?!钡搅送饨粚W院,那里狀元很多,但“并不能給學生提供很好的氛圍,部委的氛圍很濃,有些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學期課以后就去當參贊了。很不一樣的大學?!?/p>
同學之間有時也是如此。芮的另一位同學賈森(化名)記得,以前同學之間吵架,有人會用這樣的話來恐嚇對方:“你還想不想留京了?”“外交學院有二十多棟樓,但只有3棟樓和學生有關,校園生活就是在教學樓、宿舍樓和圖書館之間穿行,這里更像是一個機關大院。因為老師也多是外交部系統(tǒng)的官員,所以這里的文化也是一個機關的文化?!?/p>
賈森后來選擇了出國,但外交學院的訓練還是在他頭腦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師在課堂上討論臺灣問題,我腦子里立刻冒出三句話,那是關于臺灣問題的標準答案?!?/p>
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把這種訓練的痕跡抹掉。
在國內上學時,賈森聽人講過一個說法一“中國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95%缺乏獨立思考能力”。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優(yōu)秀的學生,是那5%,等到別人問他“What do youthink of that?(你是怎么認為的?)”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除了應激反應出來的標準答案,大腦一片空白,才意識到,原來,他其實就是那95%啊。
(原載《南方人物周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