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體考生是高考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對體考生的素質訓練非常重要,100m在體考中占素質分四分之一的比例,是一個容易拉分的項目,因此,在對體考生的訓練過程中,要加強100m訓練。
【關鍵詞】訓練方法 速度 體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考制度的日趨完善,高中生考大學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體考生占了相當?shù)谋壤?。體考生作為高考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既要抓好文化成績,又要搞好體育鍛煉,因此,抓好體考生的專業(yè)訓練非常重要。100m在體考中占素質分四分之一的比例,是一個容易拉分的項目,因此,在對體考生的訓練過程中,要加強100m訓練。根據(jù)筆者五年來對學生的訓練和觀察,對體考生100m訓練的訓練方法略有總結,以供大家商討。
一、100m的特點
100m屬于短跑項目,按照競技運動項目的項群訓練理論分類:按決定競技能力的主導因素對競技項目的分類,100m屬于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按動作結構對競技項目的分類,100m屬于單一動作結構周期性的運動;依運動成績的評定方法分類,則屬于測量類。從以上這些特點可以看出:100m對學生的生理機能要求很高,要有較高的靈活性、較強的心血管功能、較高的神經系統(tǒng)靈敏性、較強的身體抗氧能力。
二、影響100m成績的因素及訓練方法
100m主要考核的是學生的速度素質,速度素質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
1.反應速度
是指人體對各種信號刺激快速應答的能力。在100m中,主要反應在起跑過程中,即神經系統(tǒng)對發(fā)令信號的反應。所以,在訓練中,要加強學生反應速度的訓練主要就是提高學生對“預備”——“跑”這一口令的應答反應的動作熟練程度。因此,在訓練時,要經常利用信號刺激來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其具體方法有:(1)信號刺激:學生背對移動方向,聽到第一聲哨音進行原地小步跑練習,第二聲哨音進行原地高抬腿練習,第三聲哨音轉身向前跑。(2)相反動作練習:教師喊口令,學生做與口令相反的動作。如教師喊前進,學生則后退;教師喊向左轉,學生則向后轉。
2.動作速度
是指人體或人體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動作的能力。在100m跑中,動作速度包括:起跑時的起動速度及途中完成每一蹬跨動作的速度。其具體訓練方法有:(1)起動速度的訓練:①立臥撐練習。每次5組,每組15~20個,組間間歇1~1.5分鐘。②籃球場折返跑。從一端線出發(fā),跑至罰球線、中線、另一罰球線、底線,分別俯身摸線后折回端線,每次3組,組間間歇2~3分鐘。(2)跑速的訓練:影響100m跑速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腹肌力量、腿部力量、髖關節(jié)力量、腳踝關節(jié)力量以及腳的彈性。在訓練中,通常采用仰臥起坐、小步跑、高抬腿、車輪跑、弓步走、行進間轉髖、原地起踵等練習來提高。
3.移動速度
指單位時間內位移的距離,即完成100m跑所需要的時間。在訓練中,主要采用高頻率的專門性練習。如:快速原地小跑、腰系橡皮帶原地快速跑、下坡跑、順風跑等。
三、100m跑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及糾正
1.起跑時兩腳蹬起跑器無力
在訓練中,很多學生對起跑器的利用率很低,后蹬無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1)上起跑器時站著上,腳未貼緊起跑器。(2)身體重心過高或過低。糾正的方法有:①練習正確的踏起跑器方法,兩腳緊蹬起跑器,調整臀部位置,調節(jié)身體重心。②深蹲縱跳練習。
2.起動時上體抬得過早
產生的原因有:(1)由于對起跑器的后蹬力量不足,使身體向前的沖力減小。(2)起跑后步幅過大,步頻過快。糾正方法:向學生講解正確的起跑后加速跑的技術要領。練習時,要求低頭,先做30m跑的練習,讓學生觀察自己跑時的步長,以待調整。動作熟練后,再加長距離進行練習。
3.坐著跑
坐著跑是青少年學生在短跑中最容易犯的錯誤。產生坐著跑的原因主要有:(1)下肢及腰腹力量不足,使學生在跑的過程中前擺抬腿過低,后蹬無力。其糾正方法有:①杠鈴深蹲練習。采用50~60公斤杠鈴,每次6~10組,每組10個,組件間歇2~3分鐘。②仰臥兩頭起、俯臥兩頭起。每次5~8組,每組15~20個,組間間歇2~3分鐘。(2)髖關節(jié)靈活性不好。髖關節(jié)是連結人體上下肢的一個支點,在100m跑中,后蹬首先是髖關節(jié)的積極生展來帶動膝、踝、趾關節(jié)的運動。如果髖關節(jié)的靈活性不好,就會影響蹬地的力量、速度和角度。其糾正方法有:①原地轉髖練習,每次3~5組,每組1分鐘,組間間歇1~2分鐘。②行進間轉髖練習。每次6組,每組30~40m,組間間歇1分鐘。③弓步走。每次3組,每組40~50m,組間間歇1~2分鐘。④手扶肋木擺腿。每次4組,每組4×8拍。
4.跑時直線性差
在100m跑中,初學者容易串道、身體左搖右晃,從而影響跑速。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1)雙腳力量不均勻,使之在后蹬時用力的大小不一。(2)兩臂擺動幅度不一致,用力不對稱,不協(xié)調。(3)跑時低頭或仰頭,眼睛沒有平視前方。其糾正方法有:①弱腿單腳跳練習。每次3~4組,每組20~30m,組間間歇1~2分鐘。②原地1分鐘擺臂。每次3~5組,組間間歇30~60秒。③慢跑練習。跑時強調抬頭,眼睛平視前方,學生動作熟練后逐步加快跑速。
5.跑時折疊腿角度過小
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向前趴地力量不足,前擺過低。其糾正方法有:①行進間小步跑、每次5組,每組50m。②后踢腿跑,每次3~4組,每組50~60m。③行進間高抬腿,每次3~4組,每組30~40m。
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所帶學生100m成績提高有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 運動訓練學[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 金祖云. 田徑技術教法新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古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