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丈夫一起,為北京城的城墻四處奔走呼號。1953年,林徽因的肺病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了,她在一次聚會中和北京市市長彭真就此問題據(jù)理力爭,彭真說這是中央的命令,林徽因留下一句話:“你們現(xiàn)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后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2004年8月18日,“假古董”重建的永定門城樓竣工。
近日網(wǎng)上熱議因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這一事件而起。梁林故居被拆尤其不可思議。早在2009年7月下旬就由國家文物局明確表示,梁林故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應該由地方文物部門申報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但現(xiàn)在竟然忽然被拆了。
得到被拆消息后,當?shù)貣|城區(qū)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將原址恢復修繕,將最大程度恢復原貌。
拋除一代美女、才女的種種情感故事,名門之后、才子佳人的種種光環(huán),梁思成和林徽因這對傳奇夫妻給人留下的更多是后人對她們情感經(jīng)歷的追索,這其中包括林徽因與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岳霖之間的種種情感糾葛。但事實上,這對夫妻一生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是致力于他們深愛的建筑學,年輕時代雙雙出國留學專攻建筑專業(yè),回國后夫妻二人又從教于東北大學建筑系。1950年,林徽因受聘為清華大學一級教授,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梁思成是這個委員會的副主任。
他們想把北京城這“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作為當時全世界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來,成為一個“活著的博物館”留給后人。然而,他們一生志業(yè)所系的古建筑研究與保護工作,尤其是北京城前景的規(guī)劃,注定要在此時遭到最嚴重的挫敗。
從1953年5月開始,對古建筑的大規(guī)模拆除開始在北京這個城市蔓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擔起了解釋拆除工作的任務。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一些完整牌樓街不致毀于一旦,梁思成與吳晗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由于情緒過于激動,梁思成被氣得當場失聲痛哭。
林徽因和丈夫一起,為北京城的城墻四處奔走呼號。1953年,林徽因的肺病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了,她在一次聚會中和北京市市長彭真就此問題據(jù)理力爭,彭真說這是中央的命令,林徽因留下一句話:“你們現(xiàn)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后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2004年8月18日,“假古董”重建的永定門城樓竣工。
舊城改造令舊城過去的痕跡被一一抹去,而新生代眼中的城市永遠是高樓大廈、日新月異,他們與這座城市的過去被斷絕,一刀兩斷,粗暴得沒有任何留戀。上一代在聳立的新城中僅存的記憶逐漸磨糊,直至淡忘,只剩夢里依稀的徊轉,最后夢中也記不起來……那些留存著那個時代的人文、生活方式、乃至處事哲學等等林林總總,都隨推土機的轟鳴聲成為飛揚的塵土。
有時真的搞不清,人類真的不需要歷史,可以拋棄一切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卷土重來嗎?在那些被碾過的塵土中,會不會聽到當年街上的叫賣聲、鄰里的寒暄聲、孩子們的打鬧聲,面對一個嶄新的,現(xiàn)代化的,歷史存留稀少的城市,對記憶而言是一場洗劫亦或一場惡夢,還是真的如拆除者所愿,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新生,不得而知。慨嘆中不禁要問,偌大的北京城,難道就真的容不下林徽因、梁思成的一處小小的故居?
歷史自會告訴人們答案,歷史在不斷的重演,正應了林徽因的話:“你們現(xiàn)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后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林徽因又一次說中,而她一定不會想到,這次被拆的竟是他們自己舊宅。因了這句話,我重新審視了這位曠世美女、才女、建筑學家,對于她文學,人品的欽佩由此上升為對她卓越的預見力的欽佩。
如果這對將一生精力致力于他們深愛的建筑學的夫妻,能夠趕上現(xiàn)在的潮流,穿越過往回到現(xiàn)在,看到他們那棟曾經(jīng)賓朋滿座,充滿歡聲笑語的故居,已變做眼前這一片碎石瓦礫,斷壁殘垣時,不知會是怎樣的心情和表情。(慕容唯一)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成廢墟,誰會偷著樂?
對于那些迷信“大褲衩”的人來說,也許對中國公認的建筑學鼻祖梁思成并不服氣。從最近媒體報道北京市相關部門,在他在北京市東城區(qū)北總布胡同24號院的舊居上的“窮折騰”,石川的這一說法就已凸顯無異了。先不說拆了再建,而不是進行修繕,盡可能地維護文物的原貌的做法,本身對梁思成與林徽因尊重不尊重的問題,這本身這一做法,就是某些人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的體現(xiàn)。
拆除一處故居,不管它是高樓大廈,還是銅墻鐵臂(壁),原本并不費事,剎那間就可以用現(xiàn)代器械一張一合,一伸一挖,瞬間就可以讓它變成片瓦不留的廢墟。
現(xiàn)在看來,故居已經(jīng)拆了,北京市文物局孔繁峙局長再告訴記者,他并不知道梁林故居被拆。并強調,拆除未報文物保護部門審批,屬違規(guī)行為,是“不應該發(fā)生的事件”。另一位官員,東城區(qū)文委主任李承剛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將之解釋為“維修性拆除”。他表示,開發(fā)商是考慮到故居房屋騰退后,因陳舊、幾經(jīng)翻建、無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現(xiàn)險情,所以進行了維修性拆除,已經(jīng)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當然,至于有媒體稱,北京市文物局已責成東城區(qū)文委查處拆除單位的責任,而且要督促、委托有文物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對拆除建筑進行修復設計,這種時候給人的觀感是,似乎更是漏洞百出,文物變成了廢墟,這才迫于外界的壓力,想起來“對拆除建筑進行修復設計”,似乎已經(jīng)太遲了。1931年至1937梁思成與林徽因在此居住期間的磚瓦氣息,已經(jīng)蕩然無存,現(xiàn)在你就是用金磚金瓦堆積起來又有什么用呢?就此,被許多學者認為作家冰心1933年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所描述的林徽因家的客廳,也已經(jīng)不再是原來的客廳。
據(jù)報道,在同一條胡同里,林徽因的另一個仰慕者、哲學大師金岳霖曾在12號院居住,不遠處則是1930年代民國政府內政部長、中國古建筑與建筑科學家朱啟矜的故居;以及1919年“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的遺址。這條胡同當年的文化氣息與氛圍,可見一斑。而梁思成曾說:“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p>
就事論事而言,這種時候人們是需要淡定的。雖說有記者上目睹了北總布胡同24號院,有北京市民在零下二度的冬日里專程到現(xiàn)場,想親眼見證一下文物被拆除的現(xiàn)場的現(xiàn)場,也見一位從廣播里聽到梁思成房子被拆后,“特意來看看”的那位大嬸,但這又證明了什么呢?做為見證者,他、她,他(她)們,除了從口中哈出一些立馬可以結成冰的(怨)氣之外,還有什么呢?不是照舊被孫繁峙局長一句,他并不知道梁林故居被拆除給打發(fā)了吧?
廢墟現(xiàn)場,建筑師劉進紅說的好,傳統(tǒng)建筑被拆除在中國常有發(fā)生:“這次件事的主要意義在于梁思成這個人?!?4號院是去是留,中國文化界在2009年就有過爭論,當年的主拆方認為該故居不具備建筑的經(jīng)典意義,最終北京市文物局作出了保留的決定。針對名人故居的保留問題,劉進紅認為保留遺址,留下的其實不是某個房子,而是保留了國家特定歷史階段里的歷史事件,所以房子是新或舊,建筑是否經(jīng)典并非最重要:“好多地方的很多遺址,我們去參觀考察,看了以后也覺得建筑沒什么,但它的場景與氛圍能引起你思考,啟迪后人。梁思成一生致力保護古文化,現(xiàn)在他的故居都保不住,讓人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