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食品加工技術(shù)
一、芥菜汁營養(yǎng)豆腐
芥菜汁的制備:將芥菜葉洗凈,置于100℃沸水中殺青1分鐘,撈起,切成細(xì)塊,經(jīng)冷卻、瀝干后放入打漿機(jī),經(jīng)過100目的絹布過濾后備用。
芥菜汁營養(yǎng)豆腐的制備:將大豆置于水中浸泡10~12小時,加入定量的水磨成漿,放入鍋內(nèi),邊煮邊攪防止粘鍋焦底。當(dāng)溫度升至60℃時加入消泡劑,煮沸2分鐘,先用紗布、后用100目的絹布分別過濾。濾漿冷卻至30℃,按比例添加芥菜汁攪勻,加入定量的混合凝固劑,升溫至80℃,保持25~30分鐘(溫度不可超過95℃),冷卻后即凝固成形。
二、芥菜辣絲
將芥菜頭去掉根、須及葉子,洗凈后切絲(不可過細(xì))。用0.11%~0.15%氯化鈣硬化處理30分鐘后取出,用凈水沖洗數(shù)次,晾干。采用檸檬酸或乳酸對原料進(jìn)行浸泡酸化,浸泡時酸液pH值為4.2,處理時間30分鐘。將食用植物油加熱,放入適量花椒油,倒入原料中,加入食鹽、陳醋和味精,拌勻后裝罐腌制。其間倒罐2次。將腌制后的原料從罐中取出,加入1%經(jīng)過發(fā)制的芥末粉拌勻即可。
黃瓜的簡單腌制加工
一、脆嫩糖漬黃瓜
1.選用肉質(zhì)細(xì)致脆嫩、直徑在3厘米以上的幼嫩青色黃瓜,用清水充分清洗后,橫切成長4厘米左右的小段,并去掉瓜心,在瓜段周圍畫上條紋。
2.將處理好的瓜段立即投進(jìn)飽和澄清的石灰水中浸漬5~7小時,撈入含明膠2%、微量葉綠素銅鈉鹽的呈青綠色的溶液中,浸泡4個小時,然后撈出、瀝干。
3.糖漬:先將瓜段50千克放入糖漬的桶中,再將50%濃度的糖液40千克煮沸,趁沸倒進(jìn)糖漬桶中,浸漬24小時(不可攪拌)。然后把浸漬桶中的糖液用管子抽入加熱鍋中,煮沸到104℃,加入食用香酸鈉0.04千克,趁熱抽入糖漬桶內(nèi)再浸漬48小時,中間再抽出糖液再加入2次,使浸漬均勻。最后將糖液抽出入鍋,加砂糖適量,煮沸到115℃,加入瓜段、拌勻,停止加熱,放置1天后移出,放入烘盤中。
4.將烘盤上的瓜段稍壓成扁塊狀,入烘干機(jī)以65℃烘干,待含水量降為14%時移出即為成品。
二、風(fēng)味香辣瓜丁
1.配料比例:黃瓜50千克,白砂糖50千克,蒜泥1.5千克,辣椒粉800克,姜粉800克,芹菜(切碎)800克,丁香粉100克,白礬粉100克,肉桂粉50克,食用香酸鈉30克~40克。
2.選取長8厘米左右、直徑為2.5厘米左右的青嫩黃瓜為原料,將黃瓜洗凈,并將整個黃瓜用針刺法穿透瓜身,使其易于脫水和吸入糖液,穿刺完畢后,投入含0.1%的亞硫酸鉀及0.1%的氯化鈣水中,浸8小時后移出濾干水分備用。
3.將白砂糖與其他配料充分混勻后加入黃瓜裝壇,一層黃瓜一層白砂糖混合料,邊裝邊壓實,直至裝滿為止,密封壇口。
4.入壇后的前7天,每天將壇搖動2次,浸漬1個月。然后開壇撈出黃瓜,濾去糖液,放在太陽下晾曬1天左右,待表面水分曬干后分切成2厘米長的小段,曬至半干即為成品。
(張華東 江蘇省濱海動睦鄰開發(fā)區(qū)政府
張洪路 江蘇省濱海動睦鄰食品貿(mào)易有限公司)
魚膠的制作方法
魚鱗和魚皮經(jīng)洗凈、石灰水浸泡處理后,浸酸脫皮和鱗中的碳酸鈣,再洗漂、中和、膠化、過濾、凝凍、切片和干燥,即制成純度高、透明度和黏度大、凝固力強(qiáng)的精制魚膠。
操作要點:
1.將魚皮、魚骨、魚鱗分別軋碎。
2.采用水力脫脂法進(jìn)行脫脂。在75℃~85℃熱水中加入少量鹽酸至pH值為6,與魚料一起高速攪拌2~3分鐘,使脂肪球壁破裂,分離出油脂。
3.用低濃度的鹽酸、亞硫酸和硫酸對膠原浸漬處理,脫除其無機(jī)鹽。
4.用濃度石灰乳浸漬,破壞膠原中存在的某些交聯(lián),并除去雜質(zhì)、非膠原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等。浸灰溫度15℃~20℃,浸灰4~10周或更長時間,浸灰后水洗、中和。新鮮皮、鱗可用酸法處理,用5%以下的鹽酸、亞硫酸和硫酸,15℃~20℃處理10~48小時,再水洗、中和。
5.用常壓下熱水多道萃取。第一道萃取溫度45℃左右,以后每道加5℃~10℃,直至沸騰。每道萃取到溶液濃度時,將萃取液放出。每道膠分別處理,以生產(chǎn)不同檔次和用途的明膠產(chǎn)品。
6.用以棉漿板為過濾介質(zhì)的板框壓濾機(jī)過濾,過濾后的淡膠液經(jīng)陰陽離子交換樹脂處理。
7.先用多效真空蒸發(fā)設(shè)備,最后采用帶刮板的降模式蒸發(fā)器蒸發(fā)。
8.濃明膠采用5秒鐘、141℃高溫短時間滅菌。
9.明膠成品可用三氯甲烷或環(huán)氧乙烷蒸氣熏蒸。
10.濃縮的膠液冷卻成凝膠后,做成薄片狀或小塊狀。
存放馬鈴薯六忌
馬鈴薯的適宜貯藏溫度為3℃~5℃,相對濕度90%左右,4℃是大部分品種最適宜的貯藏溫度,在這種氣溫條件下塊莖不易發(fā)芽,也不易皺縮。普通家庭存放馬鈴薯應(yīng)做到以下“六忌”。
1.忌水多:收獲前7天要停止?jié)菜詼p少含水量,促使薯皮老化,有利于及早進(jìn)入休眠和減少病害。
2.忌暴曬:有些人為了晾干皮在太陽下暴曬,結(jié)果使喜涼的果實變質(zhì)霉?fàn)€或馬鈴薯皮變綠,不能食用。正確的方法是放在背陰通風(fēng)處晾曬。最后應(yīng)把馬鈴薯用通氣的袋子裝起來放在干燥處。
3.忌潮濕:馬鈴薯屬鮮菜,濕度過大、通氣不良會霉?fàn)€。應(yīng)放在屋角的沙子上。
4.忌高溫:溫度過高馬鈴薯會生芽或腐爛,過低則易被凍傷不能食用。因此,存放馬鈴薯不可堆大堆,以便馬鈴薯呼吸,并注意貯藏前要嚴(yán)格挑選,去除病、爛、受傷以及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塊。
5.忌雜居:馬鈴薯不宜與其他易霉壞的鮮菜放在一起。
6.忌甘薯:馬鈴薯不能與甘薯存放在一起。否則,不是甘薯僵心,就是馬鈴薯長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