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每周都喜歡買一大堆水果回家。這次,媽媽又拎回家一大袋橘子。這些橘子個個色澤鮮艷,大小勻稱,看著都令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橘子,三下五除二地剝了皮,將其中一瓣扔進嘴里。
“哎呦!”橘子剛入口,我的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媽呀,這橘子太酸!”
“饞嘴,橘子需要顛一顛才好吃?!眿寢屨f完拿了一個橘子放在手里,用兩只手滾了一會兒,然后遞給我,“再嘗嘗這個!”
真別說,還真的甜了一些呢!可這是為什么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讓我上網查查相關資料。經過查詢,我才知道,原來這與橘子的酸甜度有關。
橘子中既含有產生甜味的果糖,又含有能產生酸味的酸物質。酸物質不穩(wěn)定,容易受到沖擊而減少,果糖卻不會變化。于是經過顛簸的橘子,由于酸物質減少,吃起來就感覺甜了些。
明白了原理,我和媽媽做起了實驗。我們分別拿了一個橘子,媽媽手里的橘子不動,我手里的橘子則被我不停地扔到空中再接住。這樣被我扔了兩三分鐘,我們再同時品嘗這兩個橘子。嘿嘿,被我顛了一會的橘子味道不錯,甜中帶著點點酸;而媽媽手中的那個橘子,依舊酸酸的難以下咽。
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我們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那么很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了。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