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怎樣鑒別新茶和舊茶?在選購茶葉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S:從外觀上,新茶的外觀新鮮油潤、青氣重、色澤較碧綠、茶褐素少,條索勻稱而疏松、而陳茶因經(jīng)氧化,久放后葉綠素分解,外觀灰暗干枯無光,茶褐素增多,條索則雜亂干硬。新綠茶呈嫩綠或翠綠,表面有光澤。而陳綠茶灰黃,色澤晦暗、枯灰無光。新紅茶色澤油潤或烏潤,陳紅茶則色澤灰褐或灰暗。
從手感上,新茶手感干燥,用手指捏干茶葉或放于手掌心捻,茶葉即成粉末。而陳茶手感松軟、潮濕,一般不易捻碎。
從沖泡后的色澤和香味上,新茶經(jīng)沖泡后,葉芽舒展,湯色清澄(綠茶剛泡時湯色碧綠,而后逐漸轉(zhuǎn)微黃色),聞之清香撲鼻。而陳茶沖泡后,芽葉萎縮,湯色暗渾(沖泡后色澤悶黃),聞之則香氣低沉。
從茶味上,新茶飲時,舌感醇和清香、鮮爽;而陳茶飲時,舌感淡而不爽。
L:個人的茶葉存儲,用什么容器最好?
W:茶葉是極易串味的,一般都是用金屬罐存放。不過不要用易生銹的鐵罐之類,而瓷器密封性能不好,瓷器小而且封口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也可選擇。只是在存放時要遠離汽油,油漆、化妝品這些物品,包括蔬菜。另外,茶葉儲存還要注意避光,防潮,包裝以小包為好。
L:明前的茶為什么最珍貴?
W:“明前茶”主要是針對南方茶來說的,對于北方茶不是很適用。因為在北方清明前茶樹多數(shù)還沒發(fā)芽,所以北方茶多為明后茶。
明前茶,因產(chǎn)量稀少、營養(yǎng)豐富、污染小等原因,而顯得珍貴。
首先在江南茶區(qū),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通常茶樹在“春分”時才開始萌芽,在“清明”前開始采茶。由于發(fā)芽數(shù)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chǎn)量很少。通常一個非常嫻熟的采茶工,一天也只能采半斤鮮葉。而4斤鮮葉才做1斤干茶。最后再經(jīng)過篩選、精制。經(jīng)過驗證,每斤干茶,其芽頭通常在60000個以上。
其次,明前茶葉其內(nèi)含物豐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尤其是葉綠素A含量較高,因此制成的綠茶色澤綠潤,沖泡后根根直立,煞是好看,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再者,氨基酸的含量相對后期的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揮發(fā)性成分含量較高,而具有苦澀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使得茶葉入口香高而味醇。
再次,清明前氣溫較低,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nóng)藥,茶葉無污染,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品質(zhì)最佳的。
T:北方綠茶和南方綠茶有何區(qū)別,怎樣鑒別?
S:北方綠茶生長期長,葉片小,葉片厚,耐沖泡,湯色清亮,口感清醇,有板栗香味。相反,南方綠茶葉片較薄,不耐沖泡,湯色略渾,無板栗香。另外,因采摘工藝不同,南方茶斷葉多,北方茶斷葉少。在加工方式上,南方綠茶加工條索細,北方茶加工條索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