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大家閨秀卓文君為了愛情,背著父母,在漆黑之夜到司馬相如所住的客舍,第二天雙雙馳歸司馬相如的成都老家。
兩人到了老家,開始新生活。由于司馬相如豪情不減地典衣沽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卓文君本是大小姐一個,也不懂得什么居家過日。幾個月后,兩人的生活實在無法維持下去,卓文君對司馬相如說:“要不我們回到臨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們借些錢,這樣就可以設法維持生活了。”司馬相如聽了她的話,便跟她一起到了臨邛。
他們干脆賣掉車馬,在娘家對面租了一間屋,開了一家小酒店,卓文君賣壚沽酒,司馬相如則與酒保傭人一起洗盤子,忙里忙外地跑堂。
他們一到臨邛縣,那里就炸開了鍋,人們都在談論這件事。卓王孫覺得自己沒臉見人,氣得整天閉門不出。親朋好友都勸他說:“你只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家里并不缺少錢財?,F(xiàn)在文君已經(jīng)委身于司馬相如,雖然司馬相如家境清寒些,但他畢竟也是個人才;再說他還是我們縣令的貴客,你怎么叫他如此難堪?”
卓王孫無奈,只好給了他們百萬銀錢,還有一些仆人。此后,夫妻倆再也不為生計發(fā)愁了,作賦暢飲、鼓瑟彈琴就成了夫婦倆愜意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天,漢武帝看到《子虛賦》非常喜歡,他以為是古人之作,嘆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時代。當時狗監(jiān)(主管皇帝的獵犬)楊得意正在侍奉武帝,他是司馬相如的老鄉(xiāng),聽武帝這么一說便對他說:“這篇賦是我的同鄉(xiāng)司馬相如所作?!蔽涞垡宦牱浅s@喜,馬上派人召司馬相如進京。
司馬相如當場寫下《上林賦》獻上,武帝一看龍顏大悅,封司馬相如為郞官,留在長安。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兩人成婚多年,一直沒有子嗣,隨著年齡的增長,司馬相如對這件事越來越介意,便想納妾來傳遞香火??墒菍τ谧课木齺碚f,這是萬萬不能容忍的。在她眼里,這份愛深刻而純潔,她是不可能與另一個女人分享丈夫的。面對司馬相如想要納妾的念頭,卓文君寫下一首《白頭吟》:
皚若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日溝水頭。蹀躞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蓰蓰。男兒重意氣,可用錢刀為?
并附《訣別書》:“春華竟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而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隨后再補寫兩行:“朱弦斷,
明鏡缺,朝露唏,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卓文君哀怒的《白頭吟》和凄怨的《訣別書》,使得司馬相如暫時打消了納妾的想法。很快就過去了五年,一直惦念著司馬相如的卓文君,時刻期望能夠收到丈夫的信,可最后盼來的信上卻只有十三個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文君想了很久才懂得丈夫要說什么,在這十三個數(shù)字中,單單缺少“億”,這表明相如對她已無“意”。卓文君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信上寫道:“一別之后,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蝕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p>
司馬相如看完信,覺得羞愧萬分。他想:卓文君在最苦難的時候嫁給我,現(xiàn)在我飛黃騰達卻想拋棄糟糠之妻。他越想越覺得自己對不起妻子,于是趕緊回老家把卓文君接到了長安。
后來,兩人安居林泉,又度過了十年恩愛歲月,司馬相如溘然長逝。第二年深秋,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赴九泉之下。
(摘自中國長安出版社《一本書讀懂大漢史》 編著: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