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載體中,紙質(zhì)圖書是尚未受到商業(yè)廣告大規(guī)模侵襲的圣地,然而這塊處女地也終于要被開墾了。由中國出版協(xié)會推動,京華傲博策劃,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兒子馬友友》一書,以一則“如果人生,是一段愛的旅行,母親的愛,則是這旅程的第一站”宣傳語配某品牌logo的形式拉開了中國書業(yè)的廣告時代。其他媒體,如報紙、雜志,相繼應成本居高不下而投入商業(yè)廣告的懷抱,實現(xiàn)了全新的利潤模式。報刊本身不再是盈利關鍵,而其通過提高發(fā)行量吸引眾多商業(yè)廣告才是最終目的,以致市面上涌現(xiàn)出許多低廉(定價低于印制成本)甚至完全免費的報刊,以博取較大的發(fā)行規(guī)模。
圖書與廣告的聯(lián)姻,其實非今日才有?;诖箨懱厥獾某霭骟w制,民營出版公司長期處于沒名沒分的地位,為了建立自己的品牌,他們常常在封面、封底、書脊、勒口等位置擺放自己的品牌名和logo,以強化讀者對自己的認識。之后,隨著網(wǎng)絡閱讀的興起,各大門戶網(wǎng)站紛紛開設讀書頻道,其品牌形象也經(jīng)常被置于圖書之中,起到相互宣傳的作用。不過以往這些多是圖書出版的相關單位參與,并不直接收費。此次由官方出面推動,商業(yè)性廣告得以正式入駐圖書,雖然目前還在“羞羞答答”,以公益廣告的形式試探讀者。如果出版方可以結合圖書內(nèi)容,定位準確,通過導入商業(yè)廣告,既宣傳彼此,也降低成本,最終還利于讀者。美國亞馬遜通過發(fā)售廣告版Kindle,降低價格,就博得了讀者的普遍理解和認可。
市場步入淡季
走進3月,圖書銷售熱潮漸漸退去,市場也步入淡季。本月開卷綜合指數(shù)為294.95,比上月減少了114.32點,環(huán)比大跌27.93%,同比亦下降5.60%,在九大細分市場和五大地區(qū)中也表現(xiàn)疲軟。
在虛構暢銷榜上,共有6本入榜新書和1本返榜書,其中前三甲延續(xù)了上個月的名單,不過次序略有調(diào)整。黃曉陽的《高手過招:將為官藝術完美到底》終于“媳婦熬成婆”,前進兩位,榮登本月冠軍。從《二號首長1》開始,黃曉陽以江南省為背景,以俗稱“二號首長”的領導秘書為切入點,展開系列官場小說,書中所隱含的政治智慧和官場技巧,讓為官者受益匪淺,讓其他讀者大呼過癮。作者趁熱打鐵,即將推出該系列第四部《陽謀高手》。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本月依舊位居二線,剝離同名影視劇的巨大影響之后,作品本身的閱讀價值得到充分還原,青春回憶題材的圖書總是讓來者唏噓感概,往者憧憬期待。去年底上市的《小時代3.0刺金時代》在連霸三個月榜首之后退居第三名,而關于該系列圖書的影視劇改編話題則開始沸沸揚揚。
在入榜新書中,多是“舊顏新作”,且以青春愛情居多。前兩位《愛你是最好的時光》、《二十一夜薔薇——狼篇》分別由國內(nèi)兩位重量級的青春文學作家匪我思存和小妮子帶來,沒有愛情的青春如同枯萎的花朵,二者的相撞總讓懵懂少年為之癡狂。“鬼吹燈”系列自去年11月借同人作品《牧野詭事》重現(xiàn)江湖后,雖然滿足了讀者的閱讀欲望,也讓不少忠實粉絲為之不齒,同人作品掛有原作者“天下霸唱”,想必獲得其正式授權,但在如何維護作品的統(tǒng)一性和品牌價值上,中國作家尚有一路要走。作為本月唯一的返榜圖書,《紅巖》(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已累計上榜6次,且均在每年3月或4月上榜。作為中小學生必讀的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之一,同時也契合近期的紅色閱讀熱潮,《紅巖》再次返榜也順理成章。
非虛構榜上,共有4本新書上榜和1本返榜。雖然喬幫主無緣再次主持The new pad的亮相盛世,不過對億萬蘋果迷們來說,蘋果還是喬布斯的蘋果,本月《史蒂夫·喬布斯傳》依舊位居榜首之座。入榜新書前兩位屬于“名人新作”,作為最早一批登上百家講壇的名家,閻崇年將清代史,特別是清宮史以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xiàn)給廣大讀者,也拉開近些年來的清史熱、清宮劇熱、清代皇帝熱,此次新作《大故宮(第一部)》為其三十年潛心研究成果,同名電視節(jié)目也于2月24日登陸央視百家講壇。與以往故宮題材的圖書不同,本書突破成見,以“大故宮”立意,首次擴張“故宮”外延,將沈陽故宮、臺北故宮、北京的三山五園、承德避暑山莊等相關聯(lián)建筑一并納入進來,以明清史實為線,詳盡剖析紫禁城作為中華民族寶貴遺產(chǎn)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底蘊。稍顯可惜的是,內(nèi)文插圖為黑白色,如能以精美的彩圖版面世,相信本書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會更高。2011年,一部《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讓梁曉聲由作家換位成社會學家,他以文學家睿智的眼光條分縷析地解剖了當代中國社會階層,被譽為“后毛澤東時代最深刻的社會分析”,本月入榜的新作《郁悶的中國人》作為上部作品的延伸,以“郁悶”這一當代中國普遍的精神狀態(tài)和社會境遇為切口,展現(xiàn)當下國人最真實的生活體驗,作者悲天憫人的憂世情懷也時時喚起讀者的閱讀共鳴。
本月紅色題材圖書表現(xiàn)搶眼,除了時逢雷鋒逝世50周年,雷鋒題材圖書全面上市外,一部真實的“紅巖”——《忠誠與背叛》異軍突起,作者何建明是國內(nèi)著名的報告文學家,曾有《落淚是金》等知名作品,此次與重慶紅巖歷史研究專家厲華聯(lián)手,結合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全面展示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跡,應和了當下的紅色文化熱潮。
與虛構榜和非虛構榜的相對平靜不同,本月少兒榜迎來“大換血”,共有11種首次上榜的圖書,其中有9種是近期出版的新書。本月一般圖書中的雷鋒熱潮也波及童書市場,《雷鋒的故事》及兩個版本的《雷鋒日記》均順利入榜,并高居前10名,在近些年同期市場中非常罕見。此外,2月新上榜的少兒系列——“植物大戰(zhàn)僵尸武器秘密故事”和“墨多多謎境冒險系列”延續(xù)了上月的暢銷勢頭,本月又有多本新書入榜。童書市場的系列品牌效應不可小覷,楊紅櫻的“笑貓日記”、伍美珍的“陽光姐姐小書房”及“喜羊羊與灰太狼”,無一不是如此。
讀雷鋒、看雷鋒、學雷鋒
圖書市場有旺季、淡季之分,但每個月總有些熱門圖書、熱點題材廣受關注,本月最大的焦點無疑是“雷鋒”題材圖書的井噴潮。作為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戰(zhàn)士,雷鋒短暫的22年人生,從貧困孤兒,到解放軍戰(zhàn)士,再到全國學習楷模,他用“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譜寫了革命戰(zhàn)士的輝煌篇章。從1963年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并將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開始,“雷鋒精神”激勵著中國一代又一代人。以往每逢3月,全國都會掀起學習雷鋒的熱潮,帶動相關的“雷鋒日記”、“雷鋒故事”等題材圖書走熱市場。今年適逢雷鋒逝世五十周年,也是中央要求“學習雷鋒常態(tài)化”后的第一個學雷鋒日,推動雷鋒題材的圖書扎堆涌現(xiàn),規(guī)模和種類也遠超往年,并在以往日記體、故事化的簡單形式上實現(xiàn)突破,更加貼近當下讀者的閱讀需求。
在各類圖書中,由華文出版社推出的《雷鋒全集》尤為獨特。本書由雷鋒精神研究編寫組從中國雷鋒研究會、撫順雷鋒紀念館、湖南雷鋒紀念館、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處挖掘珍貴資料,精心編輯而成,不僅囊括了雷鋒生前所寫的日記、所說的講話稿等,還收錄了他創(chuàng)作的30多篇詩歌、3篇小說以及10篇散文,不少文獻都是首次面世,讓不少讀者驚嘆,小戰(zhàn)士也有大作家夢。
雷鋒精神的傳承有賴于青年一代,但以往千篇一律的雷鋒故事多少讓學習、工作緊張的青少年們望而卻步,出版人結合當下流行的讀圖方式,借鑒明星寫真書的成功經(jīng)驗,以寫真體、畫冊式的全新方式向他們展示雷鋒的全貌,更加符合年輕人的閱讀方式和審美習慣,其中由三聯(lián)書店本月推出的《革命說明書:雷鋒 1940~1962》與人民出版社的《雷鋒畫傳》都是成功案例。前者早于2006年3月學習雷鋒熱潮中即已推出,不過時過5年,本書再版面世也再次獲得讀者的積極認可,全書用300多幅珍貴照片,詮釋了一個愛“擺拍”的雷鋒,同時也真實還原了雷鋒各個階段的生活狀況。
而雷鋒題材與職場圖書結合絕對是一種創(chuàng)新?!独卒h精神學習讀本》由新華出版社出版,該書從職場和教育培訓角度入手,以現(xiàn)代角度詮釋雷鋒精神,可作為企業(yè)員工學習雷鋒精神的培訓讀本。有研究稱,雷鋒6年內(nèi)換了4份有意義且目標明確的工作,這樣的經(jīng)歷對當下職業(yè)發(fā)展目標不太明確的年輕人有著非常好的借鑒作用。雷鋒題材與其他類型圖書的結合,有利于延長市場對雷鋒的關注度,進一步擴大了雷鋒精神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