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安千年古茶樹
對于古茶樹的認知,大多人只知云南的普洱,卻不知道貴州也是世界茶樹的原產(chǎn)地之一。
1980年,茶葉專家們在黔西的晴隆縣的云頭大山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顆茶籽化石,證明了貴州是茶樹的原產(chǎn)地。從茶樹品種來看,云南西雙版納地區(qū)的普洱古茶樹為大葉茶,而久安古茶樹,經(jīng)過來自全國最權(quán)威的古茶樹保護專家團認定,認為其是目前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葉種茶樹。
尋訪久安的千年古茶樹的路途中,布依族的石板房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在細雨的滋潤下,屋頂層層的薄石板泛著青玉一般的光澤。一片片的稻田的田埂上堆著麥垛。水牛慢悠悠地行走在田埂上。羊兒拴在另一旁的山坡上愉快地吃著草。一片長得極高的茅草、雜樹林,一個小小的水塘映著天光……黃土地的顏色、更淡一些的衰草的黃綠色、樹葉凋敝的雜樹林有著各種斑駁的顏色……這些色彩混雜在一起,被雨水淡淡地調(diào)和著,遠遠近近、深深淺淺地涂抹成久安的山水圖。
久安鄉(xiāng)的古茶樹一直安靜地躺在群山環(huán)抱中的小山村中,為當?shù)卮迕癫烧庸ぁD切┕挪铇?,或幾株散落,或相聚成林,分布于林家山的各山頭田埂。久安鄉(xiāng)人只知道他們祖祖輩輩都是從這茶樹上擷取芬芳,卻從未留意過這些茶樹是哪朝哪代留下來的。在最為集中的一片茶樹林里,足有碗口粗的茶樹干互相交錯纏繞著,墨綠的青苔靜靜地爬上老茶樹粗糲的樹皮……最為惹眼的是一株“茶王”,“茶王”高5米左右,盤踞于一塊巖石之上,樹冠覆蓋了3間小瓦房,遮蔽了70多平方米,村民說小時候曾在上面搭床睡覺。每年冬季來臨時,“茶王”那飽經(jīng)滄桑的面容總是讓人以為它會永遠地沉睡過去,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與腳下的土壤巖石融為一體。但當次年春回大地之時,這古老的茶樹精靈總是最先綻放出樹冠的點點青翠,如期地加入林家山的春之序曲。
山中隱士“久安綠”
取一小撮茶葉投入一個玻璃杯中,待水開始小滾便將壺中之水注入杯中, 但見杯中的嫩葉上下浮沉,宛如青蘭初綻,翠竹爭艷;嫩綠的顏色亦逐漸滲出,仿似賦予了茶湯鮮活的生命。飲其味,頭酌不覺其甘,再飲則幽香鮮雅而歷久彌新。在這寒氣初透的初冬山中,待茶水在口中停留片刻再徐徐咽下。溫潤的茶水順著喉嚨,通身走了個遍,五臟六腑都熨帖舒坦了。
與其他綠茶相比,久安綠茶的芳香馥郁并不算特別出眾者,湯色也比不上峨眉的“青山綠水”那般翠綠喜人,然而入口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滋味自有獨特之處,一股淡淡的,自然也是難以模仿的。且比一般的綠茶耐泡,五六次加水以后,香味依然醇厚持久。
久安古茶樹廠的接待室不似一般的茶廠接待中心有著奢華貴氣的派頭。一套木質(zhì)沙發(fā)和茶幾,茶幾上擺放著茶盤、茶具等。粉刷了的四壁上掛了兩幅字畫,沒有焚香,也沒有古琴。泡茶的Z姐沒有施粉黛,穿著一件尋常便服。她笑吟吟地招呼我們坐下后,便開始燒水泡茶。
茶廠的H總介紹說,這“久安綠”也是采摘的久安古茶樹做茶青。貴州省別的茶園很多都采用規(guī)?;臋C械采茶機了,兩個茶工扶著電動機械一路推過去,一壟地的茶葉就被采完。而久安的古茶樹由于是天然分布,全無規(guī)?;某善N植,根本不可能采用機械作業(yè)。茶青都是采茶工人們手工采摘,且為了保證茶青的可持續(xù)性供應(yīng)而不至于過度利用,公司規(guī)定每株茶樹只能采摘“一旗一槍”。別的地方的茶樹一年采摘三次甚至四次,久安鄉(xiāng)的古茶樹每年只在初春時采摘一次,僅供應(yīng)“頭春茶”,因此每年的產(chǎn)量也十分有限。
黔中美人“久安紅”
久安紅的選料則更為講究,每株茶樹只采摘清明前最肥碩的芽頭,一株茶樹一年才能采摘一斤茶青,而五斤茶青才能做得一斤久安紅。為伺候這些得來不易的茶青,古茶樹公司專門從福建“功夫小種”的故鄉(xiāng)坦洋請來制茶名師,按照一百年前最古老的紅茶制作方式,調(diào)制出了這神秘的“久安紅”。其湯色呈瑪瑙色,味甘甜馥郁,一位幾百年來一直“幽居在空谷”的黔中美人終于醒來,色香味形均顯得氣度不凡。
“久安紅”還未完全鋪開市場,目前供應(yīng)貴陽市內(nèi)的喜來登酒店和貴州公司在機場的專柜,且每年的產(chǎn)量極其有限,可以說是限量版的發(fā)行,公司內(nèi)部也僅留了極小的一部分以供接待和贈送客人。Z姐已經(jīng)換了一套白瓷的蓋碗茶具,將一小袋“久安紅”輕輕撥入杯中,準備沖泡這難得一遇的“久安紅”。 待水燒到微沸如魚目時,Z姐將水緩緩注入白瓷蓋碗中,第一泡的座杯時間很短,即過濾到公道杯中。白瓷的公道杯更襯托出玫瑰紅的湯色,茶湯表面泛著琥珀般的光澤,與公道杯周邊交界處呈現(xiàn)的一圈金黃,只欣賞這湯色便覺得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味道是十足的紅茶的“正”味,較一般的紅茶更覺味釅持久。
“久安茶的內(nèi)質(zhì)其實很豐厚,所以品味的時候很講究,它每一泡泡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我們評茶有一句俗語,在民間廣為流傳,叫做頭道生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四道五道也不差,七道有余香。這樣就造成它每道滋味在每一泡中色香味形都表達得不一樣……在舌頭上去感受它,微乎其微,每一下的感受都不一樣,喝進去的,入口的,吞下去的,反上來的味道,都可以從舌尖上去感受它的變化”,古茶樹公司的茶師們講著各自的“茶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