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早地進入到大人的圈圈里,不希望她演技精湛得讓媽媽覺得陌生,不希望她將來除了拍戲什么都不懂……讓我欣慰的是:她不嬌寵自己,她不挑剔飯菜,她知道珍惜……這次拍攝就好像,比如世界里的一次非常愉快的經歷。
——慧美媽媽
拍廣告只當是玩玩,也能給孩子帶來珍貴的回憶,但絕對不要耽誤學知識。亞當走了就放棄了這里的很多機會,但為了學業(yè),必須放棄——等長大了從澳洲回來,應該是一個懂事的,有點本事的男孩子才行!
——亞當媽媽
牛牛那天被風吹得流鼻涕流了半個月。為了一個鏡頭而等上7、8個小時很正常,如果穿幫還要反復拍好幾次。當影員不容易呀!
——牛牛媽媽
如果父母把孩子當做賺錢的工具,追逐名利,那么,等孩子稍大些,懂事了,一定會怨恨父母。
——騰騰媽媽
父母花30萬想將兒子培養(yǎng)成為足球明星,結果明星沒當成,兒子卻成為大字不識的白丁……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提出,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唐琳君律師
這只是一次愉快的經歷
家庭介紹
爸爸,完美主義的急性子(有婆婆媽媽之嫌)。旅日十余載,日本公司里掙飯錢。
媽媽,新浪“家有和美”博主。窩里橫。是個渴望成為腦力勞動者的全職煮婦。
哥哥,祝毅和。高度珍惜玩耍時間的每分每秒。擅長日語。愛好漫畫,冷笑話。唱得最不走掉的歌:忐忑。最頻繁使用的話:“?。课疫€沒玩兒呢!”
妹妹,?;勖?。頑強認真的羞澀乖乖女。特長:日語,鋼琴,舞蹈,滑冰。最擅長對媽媽諄諄教誨……
一個現代版的“守株待兔”故事
那天,臂彎里挎著兩個超重的購物袋,呼哧帶喘地匆匆往家趕的時候,手機不合時宜地響了。接了,“也不知道她們還在不在北京……”對方好像在和什么人嘟囔著,然后,高聲:“是慧美媽媽嗎?我是××影視傳媒的×老師……”——這就是那個“盜火線”的“導火線”。
先別羨慕。這個,不是遇上了什么“星探”,也不是什么從天而降的“餡兒餅”。這不過是個花了3000多大洋,蹉跎了3年時光,一個現代版的“守株待兔”而已。
世上所有的媽媽都會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最可愛,最漂亮。我也曾經和她們一樣,忍不住想顯擺,想得瑟,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可愛的慧美。于是,在那個什么什么影視傳媒公司,交錢簽了合同。內容大致是:一年保證拍3~5個廣告、電視劇之類的吧。就這樣,躊躇滿志的,若干年過去,終于接到了剛才的那個電話——江湖不好混??!
沒有競爭對手的面試
慧美沒有表演經驗,我也沒有刻意讓她去學什么表演。因為我不需要我的孩子會用眼睛說話,會用表情夸張,我只希望,純純的,自然樸實就好?!氨I火線”這部戲里需要一個完全說日語臺詞的孩子去飾演日本天皇的皇孫,只因為慧美會說一口流利地道的日語,又沒有競爭對手,面試就這么順利通過了。
辛苦并快樂的片場花絮
拍戲遠不如想象中那么輕松。外景戲,又正趕上沙塵暴。劇組的其他工作人員都是護臉帽子的全副武裝著,演員卻要暴露在大風里,任憑風沙的戲謔?;勖酪膊焕?。沙子會得寸進尺地飛到眼睛里和嘴里,看得我都心疼?!安慌牧?,這么大風還不把孩子折騰病了!”要是讓慧美姥姥看到這場面,她肯定會這么說。我敢打賭!
午飯,超簡單的盒飯。一半是米飯,一半是土豆。都是碳水化合物,都沒水分,難以下咽。堅持了幾口欲放棄時,發(fā)現慧美在一旁大嚼大咽,很認真地吃得正香。竟然吃掉了一大半。
下午,3點不到,肚子就叫起來了。從包里掏出零食,一邊給自己找著借口:
“中午的盒飯實在太難吃了……”
“媽媽,不能這么說,祖國還有很多人吃不到飯呢。我們有飯吃,有零食吃,已經很幸福了?!?/p>
“……”一時無語。一時,羞愧難當。一時,食不甘味……
這只是一次愉快的經歷
拍戲,讓慧美和我都長了很多見識。原來,電視上短短的幾分鐘,是片場辛苦幾個小時的結晶;原來,電視上看似光鮮的演員們,也都得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粗茶淡飯。
雖然3年前花了3000大洋,雖然蹉跎了3年歲月,但終于還是等到了這只“兔子”,也就是說:我很高興慧美的日語終于有了用武之地。更讓我欣慰的是:她不嬌寵自己,她不挑剔飯菜,她知道珍惜,她還會對我誨之不倦……這就好像,比如世界里的,一次非常愉快的經歷。
如果以后……
慧美很喜歡拍戲,也很喜歡在片場觀摩那些一級演員們的精湛演技?;蛟S,那些從小就片約不斷,跟著劇組四海為家的童星們,是在走一種不尋常的路。但是,說實話,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早地進入到大人的圈圈里,不希望她演技精湛得讓媽媽覺得陌生,不希望她將來除了拍戲什么都不懂……經歷過很多,作為媽媽,我也變得成熟了——至少知道了天外有天。在孩子面前,你要對她說:“你是最優(yōu)秀的?!钡窃谛睦铮阋凳舅骸捌渌暮⒆右粯觾?yōu)秀,所以你要更努力?!?/p>
至于長大以后要不要以此為職業(yè),到時候看她自己的興趣和資質吧。什么年齡做什么事——現在,要學的東西還太多。
有玩具才合作的小模特
亞當第一次做模特兒是給凡客誠品拍童裝,那會兒3歲多,也是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去拍照經常都是連哄帶騙的,有時候擔心時間拖得太長,還沒照完,孩子就困了,這樣也耽誤大家的時間,實在忍不住就吼他幾聲。
這孩子個性雖有點強,但是看到我真的生氣了,他還是怕的。其實我不愿意罵孩子,也從沒真正打過孩子,每次罵完他,我都有點后悔和心疼。畢竟是幾歲的孩子,玩是天性,大人不能為了自己的想法而把孩子的個性抹殺掉,于是我又使出一招:只要好好照相,完事就給獎勵,買玩具!這一招真挺管用,每次他拍照不聽話時,我就提醒他說:“再不好好的,就沒玩具了”,他一聽趕緊老實了。
雖然經常拍些平面、廣告啥的,但是也一直在上幼兒園。偶爾也為了拍照而請假,去幼兒園遲到,實在是沒辦法。幼兒園8點多上課,有時候亞當睡得晚,早上我又不忍心把熟睡的孩子叫起來。我覺得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個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童年。學習也應該是快樂的,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玩樂中,玩具中,游戲中學習,而不是枯燥,強迫,打罵和死記硬背。
咱家什么都有
說到玩具,我盡量讓孩子多玩玩具,因為玩的同時,也在開發(fā)智力,特別是能拼、能變形的玩具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再說了,這么多好玩具本來就是給孩子制造的,憑什么不給自己的孩子玩,等他長大了,你想讓他玩,他也不玩了!所以我也不吝嗇給他買玩具,家里的玩具一堆一堆的,他不玩了的玩具,我們都送給別的孩子接著玩,估計以后上學了就買的少了。有一陣子幼兒園放假時,亞當天天吵著要買玩具,不買就跟我急,好像每天必須買一個玩具,都成了一種習慣。
我覺得不能讓他以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且還不感激大人的一片苦心,好像什么都來得那么容易似的!為了糾正這個毛病,我也下了很多功夫。首先說家里沒錢了,再買玩具就要喝西北風了,等發(fā)了工資才有錢買;再一個就是獎勵制,只要他完成了幾次任務,而且這段時間表現好,我就給他買一樣。這幾招還挺管用,不過有時候他也跟我斗智斗勇。
有一次他忽然問我:“媽媽,咱們家是不是很窮?”我愣了一下,想了想說:“咱家不窮啊,除了沒錢,咱家什么都有,有家,有爸爸,有媽媽,有電視機,有沙發(fā),還有這么多玩具,這么多DVD,還有狗狗妞妞……”他一聽,也來勁了,高興地接著說家里還有什么什么,說完一臉的滿足!
得是個有點本事的男孩子才行
家庭介紹
亞當(Adam),中文名翟宇赫,2006年9月出生。
媽媽,在貴州長大的山東人。
爸爸,澳洲人。
拍廣告不能耽誤學知識
亞當兩次給《大東方》雜志拍封面。記得上次拍的時候亞當剛4歲,非常調皮,不愿意配合,好看的相片都是在他玩的時候抓拍出來的,現在5歲半了,拍照比以前乖多了,很快就完成任務了。看來經過兩年的模特生涯,已經拍出經驗來了!
現在亞當已經5歲半,很快就要上學了,我們已經決定帶他去澳洲上小學。很多喜愛亞當的朋友都舍不得我們走,亞當走了就放棄了這里的很多機會,也要放棄和凡客的簽約。但是為了學業(yè),必須放棄。
假如在這里,經常去拍這拍那的肯定耽誤學習。而且這里的學校很嚴格,要早起,作業(yè)多,考試多,亞當散漫慣了,估計整天會被老師批評,我想讓他每天輕松快樂地學習成長。
上次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個9歲的孩子一直在拍戲,沒上過學,只認識幾個字,連劇本都看不了。我對此感觸很深,拍戲什么的可以,但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永遠是最重要的。
拍廣告只當是玩玩,也能給孩子帶來珍貴的回憶,但絕對不要耽誤學知識——等亞當長大了再回來,那時候應該是一個懂事的,有點本事的男孩子才行!
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
家庭介紹
爺爺,張景恒,開朗樂觀老小孩的性格。愛好:養(yǎng)魚、養(yǎng)花、攝影。牛媽牛爸的婚紗照都是老爺子給拍的。
奶奶,李云英,脾氣好,人緣好。愛好:爬山、織毛衣。
爸爸,張健,做事認真,追求完美,心直口快,心地善良,制造能力很強。愛好:攝影、旅行、爬山、玩游戲。
媽媽,劉新華,幻想主義者、浪漫主義者。愛好:攝影、旅行、戶外活動。
寶貝,張藝涵,活潑可愛好動,有張招牌式的笑臉,愛模仿,表現力強。愛好:看戲曲節(jié)目、唱歌,愛模仿,愛琢磨東西,愛運動,愛玩。
當影員真不容易
2011年11月,牛牛1歲11個月的時候第一次參加影視劇的拍攝,只是當小群眾演員,片名叫《槍神》,主演張光北。
開始接到劇組電話,我沒當回事,也沒激動。心想,帶著孩子去玩玩看看。劇組說9點到,我們一家5口都出動了,原以為很快就完事,然后去公園玩,沒想到等到下午4點多才輪到牛牛拍。
那天天氣特別冷,風特別大,在八一制片廠拍攝基地,郊外,特別寒冷。牛爺,牛奶,牛爸,牛媽,牛牛全被安排在B組,一共有30多個群眾演員。牛牛要演被日本鬼子抓住的小孩子,還要哭。后來大家都說牛牛表現好,因為他哭了,并且說了句臺詞“走!走!走!”。
劇組的工作人員對牛牛都挺好的,給牛牛吃花生豆、糖果等等。大家對牛牛很關心,因為他是劇組里最小的演員,而且就他一個小孩,所以特受照顧。
剛去的時候,牛牛一下車就看到了馬,還有飛機,顯得很興奮。還看見了從來沒穿過的衣服,興奮不己,對于牛牛來說,這里什么都是新鮮的,都很好奇,也長了見識。
牛牛那天被風吹得流鼻涕流了半個月。幸好自己開車去,中午在車里睡了一個多小時,不然真沒法呆一天。小孩真的很累,一般家長接受不了。為了一個鏡頭而等上7、8個小時很正常,如果穿幫還要反復拍好幾次。當影員不容易呀!
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
現在父母們都希望孩子成為童星,我的原則是重在參與,發(fā)現兒童選秀活動我也積極報名,但是發(fā)完照片就不再看了,我覺得沒必要那么累。
在孩子上學這件事上,我覺得當然是該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假期及周末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參加各種活動。但最終還是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讓他們的童年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沒有知識才是真正的貧窮
家庭介紹
騰爸,自己做公司,不大,所以時間還比較自由。在騰騰小的時候,他還可以抽出時間幫我的忙。
騰媽,自從懷孕后,全職在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孕期讀了很多關于孩子的書,并積極為孩子置辦東西;孩子出生,騰媽也慢慢積累起育兒經驗,并與其他媽媽交流;孩子稍大些,就要考慮早教問題,再大些,還得接著考慮孩子的興趣發(fā)展問題等等。
騰騰的爺爺奶奶還有姥姥都住在北京郊區(qū),我們每個月帶騰騰回去一次,平時經常打電話,所以雖然回去的次數不多,但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都很親近。
我們的家庭結構很簡單,一家三口唇齒相依,我做全職媽媽。很多朋友就說:你自己帶孩子,孩子很容易性格孤僻。于是,我決定想辦法培養(yǎng)孩子大方開朗的性格。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我就帶他參加各種適合他年齡的活動。其實,經常上網的媽媽都知道,通過網絡能找到很多活動,只要媽媽不懶,肯帶孩子出門,那么,機會是非常多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fā)現孩子不再局限于玩。
為克服膽小而拍戲
慢慢的,我?guī)麉⒓痈鞣N各樣的比賽,騰騰很喜歡舞臺上受人關注的感覺,喜歡表現自己,也不怯場。既然要比賽,就要有些才藝,我就幫著寶寶編排一些小節(jié)目。再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騰騰參與了一個短片的拍攝,拍攝過程中,騰騰表現得非常好,導演夸他入戲快,表現力強。也就是從這次拍攝中,媽媽發(fā)現騰騰特別喜歡拍戲,喜歡受人關注。
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我身邊的每個人都看到了騰騰的變化:活潑、開朗、大方、懂事、善于和人交流、處理事情的能力強,等等,這些,就是我想看到的,也是我?guī)v騰出去參加活動的目的。
目前,給騰騰安排的各種興趣班的上課情況是:周一到五,晚上放學后,每天都有1~2個興趣班,周六半天,周日休息。這樣安排可能比較滿,有時候出去拍戲或者參加活動,就沒法去上課,確實矛盾。有些課,老師會找時間單獨給孩子補,而有些課老師沒法補,于是,只能我來教。我通常會把落下的內容和老師留的作業(yè)都問清楚了,然后再給孩子補。
其實,孩子的時間也不充裕,于是我就要充分利用時間。比如,利用和孩子一起坐地鐵或者坐車的時間,比如,拍戲間隙或者休息的時候。反正,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需要一點點擠出來,盡量做到不落下功課。
沒有知識才是真正的貧窮
前陣子電視里面播出過這樣一個節(jié)目,家長為了讓孩子演戲而寧肯不讓她上學,嘉賓和孩子爸爸都不愿意孩子的媽媽繼續(xù)這樣做??珊⒆計寢屨J為,該會的到時候孩子就會了,于是奔波于片場,幾乎不上學??赡菋寢屢矝]找人給孩子補過課,8、9歲了連簡單的數學題都不會做,對于這樣的事情和這位媽媽,我認為首先應該明確帶孩子出去拍戲是為了什么。
如果僅僅是鍛煉孩子的能力,磨練孩子的意志,那么誰都知道,打好文化課的基礎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把孩子當做賺錢的工具,追逐名利,那么,等孩子稍大些,懂事了,一定會怨恨父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大人自己的夢想無法實現,就轉嫁到孩子身上,從沒有問過孩子是不是喜歡,是不是愿意。那是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我們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但絕不可以越俎代庖,強加于他們。
其次,不管家長出于什么樣的目的而讓孩子奔波于片場,都應該知道,沒有知識才是真正的貧窮。這個道理很簡單,知識改變命運,知識也將決定命運——還沒見過哪個演技高超的演員、藝術家是文盲的,大多數有藝術造詣的名家都是科班出身,各方面文化知識積累的過程,就是成為藝術家的過程。
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學習
騰騰小朋友現在是幼兒園中班,平時也有學習任務,還好不是很緊,也不是很難,拍戲落下的文化課尚可慢慢彌補。但是明年9月份他即將上小學了,聽說現在小學的課程很難,落下的功課不太好補。我確實有些擔心,糾結半天,得出的結論是:上小學后,先看看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學習情況,如果寒暑假有適合的戲,可以有選擇地去拍拍。
媽媽覺得,還是學習最重要!小時候要打好文化課的基礎??梢钥隙ǖ氖牵斉膽蚝蛯W習沖突的時候,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學習。
誰在幫孩子選擇舍棄學業(yè)
薇薇或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出生于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是上帝對她非常垂愛,小薇薇集中了父母身上所有的優(yōu)點,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瓜子臉,長睫毛,小嘴唇,活脫脫的美人胚子。從一歲開始,薇薇就開始參加各種各樣的選秀活動,電視的,網絡的,雜志的。起初當然辛苦的是媽媽了,她在網絡上不停地為其注冊、拉票,小薇薇很爭氣,上了眾多的兒童雜志封面,也因此受到兒童模特、經紀公司的關注,頻繁地游走在各大片場。
幼兒園時期,媽媽一有活動就會給薇薇請假。周末,別的小朋友游山玩水的功夫,小薇薇總是在攝影棚里或者正在試鏡。小薇薇渴望的童年的游戲就在這些簡單的重復中離她遠去。上了小學,一有大型活動,媽媽還是會選擇犧牲學業(yè)。在媽媽看來讀書也無非是圓一個“明星夢”,抱著出名要趁早的想法,媽媽為女兒選擇了舍棄學業(yè)。
如今,每每提及女兒的演藝“事業(yè)”,媽媽總是一臉自豪,但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事實,媽媽并不特別在意,難道薇薇的童年生活要一直這樣下去嗎?
以上例子讓我想到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說父母花費30萬想將兒子培養(yǎng)成為足球明星,結果明星沒當成,兒子卻成為大字不識的白丁,長大后無一技之長,只能去工地做了一名建筑工人。
誰在為父母的“明星夢”買單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不得不讓我們思考孩子的未來——是誰讓孩子成了賭注?又有誰來為父母的“明星夢”買單?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guī)定,孩子從出生開始直至10周歲,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這個時候的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在我國,通常意義上父母作為監(jiān)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而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職責主要有: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jiān)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jiān)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jiān)護人進行管理教育,在被監(jiān)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fā)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等等。
此規(guī)定立法的精神以及確定監(jiān)護職責的意義旨在保護和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使未成年人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未成年人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缺少對于復雜事物的分辨能力,此時的他們需要一個適合童年成長的環(huán)境,例如相仿的玩伴,童真的游戲,以及接受國家提供的義務教育。
畢竟每個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人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一旦專注于“明星夢”,那么更多的精力必需讓位于此。我始終認為,每個人包括孩子都應該在適合的時間做適合的事情,不需要超前,也不必滯后。父母雖說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但并非孩子本身,父母更應該做的是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現如今只要一打開電視、網絡新聞,隨處可見某某大學生因承受不了心理壓力而自殺,某某高材生因為他人一句戲言舉起了鋒利的匕首……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到底忽視了什么?我們又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我國《憲法》基本大法規(guī)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而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也明確提出,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對于義務教育,相信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會履行相應的義務。而在本人看來,義務教育僅僅只是基礎教育,孩子的未來該如何,是著眼于基礎教育的高等教育。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做一個有道德而不失生活情趣的普通人
明星夢當然可以做,因為孩子適當地參與一些活動可以鍛煉表現力,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對孩子來說并非壞事。但是,我們常說過猶不及,一定不要忘了給孩子他那個年齡該有的玩耍和學習。只有保證了義務教育,保證了孩子的玩耍時間,我們才可以挖掘孩子更多的潛力,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本人也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孩子的外形從小就陽光可人。他一歲的時候,我?guī)麉⒓舆^幫寶適每年一度的形象代言人選拔賽,并有幸從廣州一直進入到北京的總決賽;還參加過N個選秀活動,到處拉票;去廣州拍過童裝畫冊,也因兒子照片不合格上不了雜志封面而萬分沮喪過……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意識到上不上封面他都要照常玩耍,吃飯睡覺,那個真正因此而不快樂的人是我而不是他。我更應該做的是陪伴孩子,關心他,看著他一步一步成長。
修正了自己的育兒理念,才知道我已經錯失了一些孩子成長中的片段,幸好我醒悟得還不算晚。我不再希望孩子從小成名成家,也不再找機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拍攝,于是我們有了更多的玩耍和游戲時間。其實,對于普通的我們來說,與其讓孩子成為脆弱的“名人”,不如實實在在地成為一個有道德而不失生活情趣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