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句話說得好:“走好每一小步,才能跨出一大步?!闭n堂教學更是如此。我們必須明白,成就一堂堂的好課關鍵在于每一堂課的日常積累。因為成就卓越的過程,好比是爬山的過程。走好平凡的碎步,才能攀登上巍峨的高山。
關鍵詞:細節(jié);教學;成敗
密斯·凡·德羅是10世紀世界四位最偉大的建筑師之一,當他被要求用一句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只說了五個字“魔鬼在細節(jié)”。他反復強調,不管你的建筑設計方案如何恢宏大氣,如果對看似小事的細節(jié)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教學工作同樣如此,特別是每一堂課的課堂教學過程。
一堂好課的關鍵往往不是宏觀方面的闡述,而是微觀方面的關注。例如,教師是否注重這堂課中的一些細節(jié),對細節(jié)的處理是否完美。
有一次電子白板課,這是一次研究課。我的教學內容是《感知信息——眼和視覺》,課前我做了很多準備和預設,我利用電子白板的各種便利設置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內容并檢測,大大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之后展示他們的所學,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關于眼球的結構,我先讓學生自己看書結合白板上眼球示意圖認識眼球的結構,接著幾名學生依次上前將順序雜亂的眼球結構名稱拖放至正確的位置,最終全班達到熟悉眼球結構的教學目的,為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認識眼球結構的功能做鋪墊。教學中,學生拖放位置出現(xiàn)錯誤,其實是可以體現(xiàn)其思考過程的,我可以了解這個學生思考過程,引導全班學生如何思考并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良好的教學契機,但是我卻忽視了這個細節(jié),錯過了這次機會。
這只是一堂課,而無數(shù)的其他課呢,我又錯過了多少……
對細節(jié)的關注以及處理不僅僅局限在課堂的45分鐘以及那一方小小的教室,而是應該可以無限延伸的。
來自美國的安德魯·漢恩給我們做了最好的詮釋:
安德魯·漢恩是美國著名教育專家雷夫·艾斯奎斯的同事,他是一位美術老師,他曾多次陪同雷夫·艾斯奎斯的學生旅行,并將他們的哲學應用到他的杰出計劃上。
沒有什么事情比帶學生到洛杉磯州立藝術博物館更令他感到興奮了。就像所有的好老師一樣,安德魯?shù)膶W生因為他的幫助而出類拔萃。我們都看過小孩子在博物館里面亂跑,不過,他卻將博物館之旅當作一場截然不同的冒險。
由于安德魯帶的孩子出生于貧窮家庭,很多人家里都沒有車,于是,他決定給學生博物館之旅附加公共運輸之類的課程。安德魯親身試乘了巴士和火車(這在洛杉磯可不容易),找出前往博物館的最佳路線。他完全可以找人接送孩子,但最后他依然決定使用公共運輸工具。在他的帶動下,安德魯?shù)膶W生也學著去探索窗外的世界,他們開始把星期六的時間花在圖書館和博物館,不再覺得自己受困于公寓。他們知道這些地方要怎么去,因為老師已經為他們示范、說明過了。
安德魯?shù)膶W生總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參觀博物館。他們知道博物館各樓層是怎么規(guī)劃的;每個學生都有一張地圖——也知道自己想看哪些藝術作品,有時他們可能只欣賞一兩幅畫作。他們通常會拿出素描本,試著自己動手描繪畫作。他們了解自己所臨摹的畫作是誰畫的。到了要回家的時候,學生都發(fā)出遺憾的抱怨聲。
想一想,比一比,就會發(fā)現(xiàn)我和安德魯老師差距有多大。他所關注到的細節(jié)以及對細節(jié)的完美處理,直接影響了他的學生,讓他的學生和其他學生相比卓然出眾。從安德魯老師身上我們還要自省,45分鐘的課堂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我們關注的對象是一個個實實在在活生生的人,我們要教會“人”,這是靈動的對象。安德魯老師是真正能教會“人”的好老師。
人生是由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的,教學工作亦然?!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弊吭綇膩矶疾皇且货矶偷?,卓越需要不斷積累。對待教育教學工作,我們需要更多的愛心、耐心、細心以及責任心,到那個時候,我們一定能真正成就一批批卓然出眾的人。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