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極好的組織性思維工具,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好思維導圖,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水平,促使學生更好地記憶、理解和運用英語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教學策略;高效學習;英語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現(xiàn)行的牛津版英語教科書,知識面廣,語法內(nèi)容深,知識運用量大。因此,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提倡高效教學的當今教壇,教師無時無刻不在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地進行課本知識的傳授,促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從而達成課程標準提倡的“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向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的目標。筆者認為,運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地改進學生的認知方式,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有裨益。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由英國心理學家Tony Buzan在20世紀60年代發(fā)明的一種高效率地表達思維軌跡的思維工具。也有人把它翻譯成為心智圖,顧名思義是把思維與圖形聯(lián)系起來的意思,這種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力的萬能鑰匙。它的使用,要求先寫下基本概念,然后再從中輻射出與其相關的想法和思維動向。它通過讓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關注中心的辦法,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畫出與其相關的分支。思維導圖實際上是用分割知識框架的方式來幫助我們理解并且記住信息的一種方式。
三、思維導圖教學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首先,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生詞。英語詞匯中有大量的多義詞和同音異義詞,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學生會記住單詞的某一個意思,可是當同樣的單詞出現(xiàn)在另一個語言場合中時,對他們來說就很有可能又會成為一個新的單詞。在多義詞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教會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畫出一個相對清晰的腦圖來更方便地進行學習。例如,stop一詞可以畫出自己的腦圖(如圖1),可以幫助學生歸納出在字典中所獲的信息,進而用一種更加靈活的方式來學習單詞。這不僅可以節(jié)省學習單詞的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更會大大促進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
其次,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將詞匯之間的關系梳理出來,而且可以以舊帶新。
最后,使用思維導圖學習英語詞綴和詞根。
2.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現(xiàn)在,筆者利用思維導圖對語法內(nèi)容做分析分解,乃至記憶訓練,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那么,如何去學會并靈活運用英語的基礎語法呢?在此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語法思維導圖的優(yōu)異之處。思維導圖能使語法點系統(tǒng)化、有序化。很多學生的語法學得松散,每個知識點了解一些,可是沒有形成很好的語法知識系統(tǒng),學過的很多語法點,很簡單地就記得一些,其他的就都忘了。而思維導圖能將每個細小語法點互相之間的關系和聯(lián)系結合起來,使語法不再是松散雜亂,使英語語法學習的“無邊無際”,變成一張圖,圖可大可小,實實在在地囊括了該語法所有實際運用的重點。這樣,利用好導圖就一定能幫助學生全面、系統(tǒng)、高效、實用地學會英語語法。
3.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主要抓住閱讀所學材料、整體理解閱讀材料、制作導圖、運用好導圖復述閱讀材料、理解閱讀材料的語言知識、運用導圖背誦閱讀材料這六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在初步理解文章基礎上,根據(jù)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教生制作初步的思維導圖。其次閱讀所學材料,在理解閱讀材料的語言知識后,強調重點、分析難點。學生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問題及重難點來調整自己的思維導圖。最終學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提示復述及背誦閱讀材料。如圖2、圖3、圖4是對牛津英語8A第六單元Natural disasters中Reading部分的思維導圖設計。
4.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在牛津英語教材中,每單元的Main task部分就是針對該單元內(nèi)容,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的寫作。教材中不少單元也是采取了圖表形式,把教材內(nèi)容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例如,要寫一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報告(A report on changes to my hometown)。在學生經(jīng)過寫前的認真準備構想之后,將自己搭建的思維導圖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如圖5)。這一階段是對思維導圖的運用、重新審視的過程,也是一個反復進行的思維創(chuàng)造過程。不少學生也是樂于畫圖表,樂于這樣的寫作。學生初稿完成后,教師和學生還可以給出反饋信息。通過反饋信息,學生對先前形成的思維圖進一步提出質疑,然后進入修改階段,此時,有質疑的思維導圖經(jīng)過再加工,逐漸趨于完善。學生再根據(jù)新的圖示將初稿進行潤色、加工。最后在此基礎上重寫,進而形成最終的作品。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的意義在于:(1)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往往加強了師生的互動,能夠促進師生間的交流。(2)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團隊合作的教學模式。(3)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既可以關注整體,又能關心個別學生,從而實現(xiàn)因材施教。(4)運用思維導圖策略,有助于學生對寫作主題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形成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這一寫作主體在寫作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四、思維導圖的引入對教學產(chǎn)生的影響
1.學生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可以成倍提高學習效率,增進了理解和記憶能力
(1)加強做可視筆記的能力
通過使用關鍵字強迫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就要思考句子的要點到底是什么,這使我們可以積極地傾聽講課者。而且思維導圖還激發(fā)我們的右腦,因為我們在創(chuàng)作導圖的時候還使用顏色、形狀和想象力。圖像的使用加深了我們的記憶,因為使用者可以把關鍵字和顏色、圖案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使用了我們的視覺感官。把學習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就不需要浪費時間在那些無關緊要的內(nèi)容上,節(jié)省了寶貴的學習時間。而且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把與學科內(nèi)容有關的資源整合到思維導圖中,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2)增進記憶與背誦
思維導圖具有極大的可伸縮性,它順應了我們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從而可以使我們的主觀意圖自然地在圖上表達出來。它也能夠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因為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把多個零散的知識點集合在一起,把新知識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
2.教師運用思維導圖來教學,可以加強因材施教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利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過程可視化,特別是現(xiàn)在教材系統(tǒng)性很強,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類。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與學科內(nèi)容有關的資源整合到思維導圖中,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能力,又可以從中分析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程度,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
五、思維導圖運用在英語教學中的展望
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建立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掌握課本知識,真正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同時,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教師對自己及他人的教學經(jīng)驗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師應當研究摸索其中的規(guī)律,來歸納出一些通適性的英語學習導圖,使我們的學生學得更輕松,變得更聰明。相信思維導圖這把“大腦瑞士軍刀”,會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所采納,成為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一把利器。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