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其核心理念“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在這一背景下,對地理課堂教學的改革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如何實施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去創(chuàng)建新的課堂教學實踐,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終生發(fā)展的能力是當今地理教學改革深化的必“遇”之題。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習興趣;參與
一項調查顯示,學生的學習結果往往分為三種情況:(1)“聽過,忘記了”;(2)“看過,記住了”;(3)“做過,理解了”。從結果來看,一堂課是否高效不是老師說了算,而是由學生的收獲與體驗來決定的。因此,在打造高效課堂時教師一般都要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受和收獲:(1)在學法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2)在學習過程中要采用賞識教育、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的學習與求知的興趣和主動性不斷得到肯定與加強;(3)在教學設計時,注意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問題的“預設”,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內在思維的碰撞必然會導致知識的“生成”與新的問題的“生成”,高效的課堂自然也就“生成”。因此,在設計《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這節(jié)公開課時,我始終把自己定位為課堂的組織者,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
一、激趣導入新課,讓學生“想?yún)⑴c”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有了學習的興趣,這節(jié)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教師應牢牢占領這塊陣地,想方設法使地理課堂激情四射,使學生興趣盎然。這樣,學生才能對課堂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為此,我在上課之前,專門給學生放了一段他們平日里經(jīng)常接觸的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學生聽到這段音樂時,感覺十分親切,有的學生甚至已經(jīng)在下面悄悄地議論:“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學生學習的興趣立刻被激發(fā)起來了。緊接著再播放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在視頻中富含這一節(jié)課所有要涉及的天氣現(xiàn)象,視頻結束后,立即拋出問題“大家知不知道這些天氣現(xiàn)象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懸念一出,學生的精神立馬為之一振,接著就開始熱烈地討論開來,學習本課知識點的興趣馬上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講生活化的東西,讓學生“愿參與”
講生活化的知識,盡量使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因為生活化的東西實用性很強,學生認為學了有用,也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講準靜止鋒時,結合我們所處的江淮地區(qū)特有的“梅雨”現(xiàn)象,提供一些生活化的小資料,讓學生了解為什么“梅雨”又叫“霉雨”,它為什么會帶來長時間的降水使東西受潮發(fā)霉呢?緊接著再拋出問題:“梅雨過后為什么我們就感覺天氣又悶又熱了呢?悶熱的天氣狀況下臺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它為什么會帶來狂風暴雨呢?”就這樣,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前提下,順利地導出氣旋、反氣旋的知識點。這樣一來,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就與學生的生活完全貼合起來,學生真正感受了知識,理解了知識,學習效果也就隨之提高了。
三、提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真參與”
新課程的理念之一是“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其目的是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關注如何圍繞學生的主動學習開展問題性教學,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課正是基于新課程的理念,確立了“問題引領,活動導學”這一整體的教學模式。提出的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在書本上能很容易就找出固定答案這個初級層面上。問題的提出,是要讓學生能根據(jù)問題的引導,通過自主學習和深入思考,去解決活動中預設的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都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習也就更加高效。例如,在本課中,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什么是氣團?夏季有冷氣團嗎?什么是鋒面?它是怎樣形成的?鋒面附近常伴有哪些天氣現(xiàn)象?鋒面一般可分為哪些類型?”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內容和課件示意圖,并且完成布置的活動一:
讀下列冷鋒和暖鋒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shù)字代表冷氣團的是 ;暖氣團的是 。(2)A、B代表的鋒面分別是 和 。(3)請在圖下方橫線上用箭頭表示鋒面的移動方向。在方框內用“前”或“后”表示鋒前或鋒后。(4)降水一般發(fā)生在 (冷氣團或暖氣團)一側,即冷鋒降水在鋒 (前或后),暖鋒降水在鋒 (前或后)。
這些任務的完成必須建立在學生真正“參與”的基礎之上。在“參與”過后,學生對氣團、鋒面這些知識點的印象也就格外深刻了。
課堂教學是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本課的教學設計只是探索高效課堂之路中的一次初步實踐,如何更好地在短短45分鐘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其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總之,教師只有優(yōu)化教法、改進學法,才能使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得以提高、熱情得以激發(fā)、思維得以優(yōu)化,也必將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