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主題教研,就是教師在有目的地解決自己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或彌補自身素質(zhì)缺欠的探索過程中,促進自我提高、發(fā)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動”。下面,本人介紹一次主題教研探索經(jīng)歷,希望對廣大一線教師探索主題教研工作有所助益。
教研主題:案例教學在八年級法律常識教學中的設計研究。
一、解題學習后的啟發(fā)
案例教學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學中所引用的案例應有的放矢,能與教學目標緊密結(jié)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事例的簡單堆砌上,選用案例應注重以下兩個方面:(1)注重時效性。(2)注重趣味性。
《知識助我成長》實驗方案預想:
【呈現(xiàn)案例,導入新課】
招聘廣告:
(1)招道路清潔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體健壯,月薪700元。
(2)華工學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國家工資外,年工資補貼10萬元,配備一套三居室住房。
思考:這則招聘廣告對你有什么啟示?
【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58~61頁,完成下列知識要點。
(1)什么是教育?(2)教育有什么作用?(3)受教育權的含義?(4)義務教育的含義及地位?(5)義務教育的特征?
二、第一次上課之后的反思
導入新課的案例設計比較成功,迅速吸引學生注意,進入學習主題,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氛圍。
存在問題:案例單一,自主學習問題設計缺乏探究性,不能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問題設計缺乏開放性,只是為了問題而問題,缺少深度開發(fā)和拓展提升,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實驗方案修改
(1)結(jié)合“招聘廣告”,閱讀教材第59~60頁回答:什么是教育?教育有什么作用?
(2)閱讀“要聞鏈接”——推進教育均衡 實現(xiàn)教育公平。
近10年來,我國孩子們“有學上”的問題基本解決,但“上好學”的問題依然突出,義務教育重點任務轉(zhuǎn)向均衡發(fā)展……到2011年底,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區(qū)特別困難的42個縣“兩基”驗收通過,以此為標志,全面實現(xiàn)了“兩基”目標。
閱讀教材第61~62頁思考:
(1)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保障了公民的哪項權利?
(2)結(jié)合“兩基”攻堅計劃回答什么是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的地位及特征?
第二次上課后的反思總結(jié):
第二次上課,案例的選擇運用與問題設計緊緊結(jié)合教材目標,進行了有機的加工和提取,有利于學生探究生成并及時提升。
四、下次探索的問題
思想品德學科加工改寫案例研究。
通過報紙、網(wǎng)絡等途徑搜集來的案例,大多并不是專門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而撰寫的,也不是為我們的某一堂課而特別準備的。所以,教師需要對這些案例進行加工、改寫,只有這樣才能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