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教學是語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是學好語言的基礎(chǔ)。結(jié)合長期教學實踐,就新課標下英語詞匯教學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guān)鍵詞:新課標;語詞匯教學;方式
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沒有詞匯,就談不上句子,更談不上語言。正如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所言:“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詞匯教學是語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是學好語言的基礎(chǔ)。《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認為,詞匯量過低難以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并就英語詞匯量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的三、四、五級為初中一、二、三年級所處的級別,其中五級詞匯的目標要求描述為:“一要了解英語詞匯包括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形式;二要理解和領(lǐng)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三要運用詞匯描述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四要學會使用1500~20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笨梢姡⒄Z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英語教學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然而,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許多學生過不了英語單詞關(guān),總覺得記得快,忘得更快。筆者結(jié)合長期教學實踐,就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的詞匯教學方法,使學生感覺新鮮有趣,從而幫助學生高效地記憶單詞。
一、直觀教學方式
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這一過程主要包括對教材的感知、理解、鞏固和應用等環(huán)節(jié)。在這一復雜的認識過程中,出發(fā)點是感知教材,并獲得有關(guān)教學的較豐富、全面、正確的認識。因此,從心理學中的感知規(guī)律與教學的關(guān)系來分析,為了提高學生感知材料的效果,就需要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實物直觀、教具直觀、言語直觀,三者相互配合使用。在教學中,教師采取直觀教學,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教師通過采用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及手勢、動作、表情開展的手段,對于一些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表示情感的動詞及形容詞一般可采用直觀教學。對于初學者,如能采用直觀教學的言語直觀和教具直觀法,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他們參與。如,學習sticker這個單詞時,教師可將事先準備好的貼畫拿出來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出問題并自我回答:“What’s this?It’s a sticker.”再拿起兩張貼畫問:“What are these?They are stickers.”自問自答后再展開教師問學生答以及學生問學生答,這樣反復操練,學生不但掌握了sticker這個單詞的詞性、單復數(shù),而且在運用時也朗朗上口。教師如能在學生回答得好之后,把貼畫獎給他,那課堂氣氛就會更好,從而激勵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再如,講到單詞map時,教師可以拿出一張地圖,利用圖片進行講解,還可以在講解詞組turn right時,教師可以利用在黑板上畫出方向來表示等等直觀教法。這些直觀教學形式對剛接觸英語的學習者來說,可將詞的音、形、義全過程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形象,又情趣濃厚。這種形象思維和情景思維的交替使用,不僅能營造和諧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詞匯教學與情景相結(jié)合,有利于學生正確運用所學詞匯。
二、音、形、義結(jié)合的多媒體教學
音、形、義是構(gòu)成一個單詞的三要素。三者合一是詞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三者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它們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在現(xiàn)今的中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運用多媒體課件來教單詞,因為將多媒體制作的課件幻燈片用在課堂上演示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在教授單詞rainstorm(暴雨)時,在幻燈片中可設(shè)三個控制按鈕,點擊第一個按鈕可呈現(xiàn)一幅暴雨的圖片,點擊第二個按鈕則彈出rainstorm的具體中文解釋,而第三個按鈕則設(shè)成聲控按鈕,點擊就會發(fā)出rainstorm的清晰讀音,學生可以跟著念。這種多媒體詞匯教學方式將音、形、義結(jié)合在一起教學,既能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又能使學生在一個很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詞匯,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生會更多地參與,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
三、集中識記法
集中識記法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強化的環(huán)境氣氛和學習條件將單詞集中教學,從而達到強化快速記憶的目的。集中識記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認讀單詞的能力,因為集中識記,將較多的單詞一起學習,就能發(fā)現(xiàn)單詞與單詞之間有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如發(fā)音相同、詞性相同、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同或相反等等。按照某一種聯(lián)系把所學的單詞集中起來,單詞理解記憶就可形成“葡萄串”效應,能使單詞機械的識記變成規(guī)律的識記,使無意識的識記化成有意識的識記,化難為易,減輕記憶負擔,使學生記得深刻,保持長久。教師在教學單詞時,可將這些有聯(lián)系的單詞歸納起來,分別按照發(fā)音、詞性、結(jié)構(gòu)、意義歸類,如在名詞歸類中,還可細分為指人的、指物的、指自然現(xiàn)象的、指人體部位的等等,動詞可歸類成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情態(tài)動詞、系動詞、瞬間動詞等等。
四、語境教學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五級中對詞匯的要求是讓學生理解和領(lǐng)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由此可見,將詞匯放在特定的語境中進行教學是十分重要的。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币虼?,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運用語境教學法可使學生通過語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種意義,從而對于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一是通過句型或上下文來教單詞。如學習water這個詞,在講授時可以借助一些學生熟悉教具或動作,再呈現(xiàn)以下的句子。如:(1)I’m very thirsty,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2)The flowers are dry,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3)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we can drink it.從語境中我們可猜測出(1)(3)句中的water是水,(2)句中的是澆水的意思,從中我們也可以知道water不同的詞性和用法。利用上下文教單詞的道理也是一樣,比如說教umbrella時,可以用下面這段文字:It’s raining and I want to go out.I don’t want to get wet.I haven’t a raincoat but I have an umbrella.I’ll put up my umbrella.The rain is coming down on my umbrella but it isn’t coming on me.My umbrella is protecting me from catching rain.Now the rain has stopped.I’ll take my umbrella down,an umbrella is very useful when it is raining.這樣把umbrella放在段落中學習,不但教會了學生這個單詞,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二是利用情景教單詞。利用情景教單詞,是初中學生較喜愛的一種方法,因為情景雖然是模擬的,但也是他們?nèi)粘J煜さ膱鼍埃辽僖蚕裰蒙碛谡嬲慕浑H情景中,這些可以使學生真正地參與活動。比如說,學習打電話用語時便可拿兩部會響的電話,讓他們好像真的在打電話一樣,這樣就能在交際中學到知識。學習交際用語還可以有購物、借物、問路、邀請和看病等情景可以用。這樣,學生學知識時興致勃勃,能讓他們多參與,既能說,又能聽,還能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陡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