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一門藝術,具有無限創(chuàng)新的可能。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都充滿著生機與活力。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重于師道尊嚴”,很多教師要求學生唯命是從,學生在教師面前唯唯諾諾,不能說,不敢說,不想說;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完全按照老師的命令做,不能“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學生活潑的個性就變得壓抑沉悶,還怎么張揚個性和創(chuàng)新呢?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必須摒棄“師者之尊”的觀念,樹立起學生是主體的觀念,讓學生能說、敢說、想說、能問、敢問、想問。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喚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教師應從以下三方面培養(yǎng)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1)課堂上多讓學生參與,多給學生機會??赏ㄟ^齊讀、分組讀、個別讀、討論、表演、演講、練習、背誦、競賽、游戲等各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提問時要多表揚少批評,要循循善誘。當學生答對問題時,老師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不要以為學生答對是應該的,答錯是不行的;當學生不能做出完整的答案時,老師應該為學生搭橋鋪路,啟發(fā)誘導。而不能代學生說出結果,完成教學任務。其實,完成教學任務與否,不在于老師講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會了多少;對于學困生,教師應特意設計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忌諷刺挖苦或不管不問。(3)教師課下要多與學生交談,多關心他們,讓學生覺得你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在課上他們就會動腦思考問題,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質疑
課堂上學生是主體,老師應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去質疑,要讓學生善于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提出與教學目標相結合的問題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師只有不斷進行科學的訓練、指導,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課堂上,教師應注意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1)教師在授課時,要常?!坝芄士v”,不要把什么都講得明明白白,有些問題老師可以說“半截兒話”,剩下的讓學生去想、去說。要鼓勵學生不懂就問,不要怕學生問問題。學生提問時,切不可不耐煩地說:“這個問題剛講過,你怎么這么笨?!保?)在鼓勵學生質疑時,要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機會。對那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多疑善問的學生,應讓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采納他們的正確觀點,不能簡單認為他們是“鉆牛角尖兒”,不允許學生有異議和見解。有的老師認為,課堂上讓學生提問題會打亂教學計劃,浪費時間,影響教學進度。其實,隨著學生自我理解、消化能力的增強,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訓練初期時的損失也會很快彌補;而學生一旦習慣了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就會學得快、記得牢,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師要不斷學習,加強修養(yǎng),增強能力
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教師要適應時代潮流,一要轉變觀念;二要強素質,勤學習,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授課能力,提高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和應變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優(yōu)秀學生。
(作者單位 山東省惠民縣麻店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