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作文·福建卷
根據(jù)以下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袁隆平說,我的工作讓我常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這使我有了個好身體……我夢見我種的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有夢想就會有奇跡
哈克尼曾說過,一切活動家都是夢想家。當初的他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十歲了做加減法仍是一塌糊涂。然而他大二時有了一個夢想:要在校報上發(fā)表自己的文章。從此他潛心寫作,并不厭其煩地修改。對夢的執(zhí)著與熱愛終于使他有了一番成就。
他便是在文壇上有所作為的賈平凹。夢想永遠不會辜負有心者,賈平凹便是一個例子。雖然成功的路途艱苦而漫長,但他始終心存夢想,勇往直前。因為夢想,所以他披荊斬棘,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創(chuàng)造屬于他的奇跡。
夢想是奇跡的綻放。
黑白琴鍵上彈奏的不僅是樂曲,它演奏的是一顆閃亮的追夢星。他從小熱愛鋼琴,希望有一天能登上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為世人彈奏出最美的樂曲。他不停地努力練習,背后的辛酸沒人能理解。辛苦的付出在一次替缺席的鋼琴家演奏時終于得到回報。從此他走進了人們的心里,他出名了。
他便是家喻戶曉的郎朗,一個著名的鋼琴家。夢想永遠不會讓辛苦的汗水付之東流。郎朗追逐夢想的腳步是如此堅定。因為有夢,所以他潛心苦練,綻放出最美的顏色。
夢想是奇跡的演繹。
他始終秉承著一份執(zhí)著的堅持,一步一個腳印的不懈努力。他曾夢想成為中國的拿破侖??墒侨松蝗缫?,現(xiàn)實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而后他赴美研習歷史,閱讀大量典籍,宏觀研究,以超然獨到的眼光,將中國的糾結、迷惘與困惑躬耕于筆尖。經(jīng)過30年的苦心研究,歷經(jīng)一波三折,《萬歷十五年》中英文版最終得以出版,他也成了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
他叫黃仁宇,他的堅持終于使仰望的星空變成了夢想的棲息地。夢想永遠不會欺騙拼搏者。因為有夢,他幾十年苦心研究,譜寫華麗篇章,創(chuàng)造屬于他的奇跡。
有夢想就會有奇跡,賈平凹、郎朗、黃仁宇等人因為有夢想,所以他們不懈追求,創(chuàng)造奇跡。袁隆平因為有夢想,所以他執(zhí)著地追求并創(chuàng)造出雜交水稻,造福于世界。古龍說:“夢想絕不是夢?!眽粝肟梢宰屍椒沧兊脗ゴ?,也可以讓平庸變得偉岸。即使艱難困苦,在夢想面前,也會顯得微不足道。讓我們給自己安上追夢的翅膀,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奇跡吧!
【名師點評】鄭傳敏:作者準確地把握住題目所給材料的旨意——夢想對于成功的重大作用,提出“有夢想就會有奇跡”的論點,切合題意;運用分總式的論說結構展開議論,每一個分論點的論證(“夢想是奇跡的源泉”“ 夢想是奇跡的綻放”“ 夢想是奇跡的演繹”)都緊緊圍繞總論點展開,另外,結尾的結論與文章題目即本文中心論點“有夢想就會有奇跡”遙相呼應,可謂結構清晰;采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證明論點,用新穎、典型的人物事跡作為事實論據(jù),可謂內(nèi)容新穎、充實;論說不死板,字里行間包含著積極向上的情緒,可謂語言生動。憑此四點,本文獲高分是在所難免。本文的最大亮點就是它清晰嚴謹?shù)慕Y構安排,考生可以借鑒這點運用在議論文寫作上,可嘗試采用總分或分總式的論證結構,分論點與總論點相結合的方式,能令文章眉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