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作文·重慶卷
閱讀下面材料,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以“情有獨鐘”為話題作文。
材料一:香港大學的校工袁蘇妹沒有上過大學,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為學生做飯、掃地,深深地感動了學生,學生說“她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2009年9月,香港大學授予她“榮譽院士”,稱她“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大學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學之寶”。學生們稱她就像媽媽一樣,意即她善良、溫柔、純凈、關愛、無私、奉獻。這位“榮譽院士”,“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大學堂仔的生命”,她如何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大學的生命?她是“香港大學之寶”,“寶”在哪里?從哪里體現(xiàn)?用心、用情,幾十年如一日干好本職工作。職務有高低,奉獻無大小。校工袁蘇妹那顆金子般閃光的熱愛之心、關愛之心、溫暖之心、勤勉之心,是一所大學培養(yǎng)人的靈魂與瑰寶。
材料二:巫溪縣鄉(xiāng)村教師趙世術20年獨守講臺,13年殘體支撐,在大山深處點燃知識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間延展自己的愛心,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在春天發(fā)芽。他因“師魂燦爛”而被評為2010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之一。
麻將乃是繼鴉片、八股、小腳之后的中國第四害。
——胡適
麻將之聲已經(jīng)在中國上空響騰了幾千年,歲月被歷史碾碎,可人們對它卻依然情有獨鐘。閱不盡的浮華,使許多風雅之心在悄無聲息中黯然失色,留下的僅是心靈的蠻荒!我們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希望國人能像拒絕鴉片一樣,抵制它,還中國的藍天一片純正的寧靜與祥和。
現(xiàn)狀分析:
胡適先生曾這樣痛心疾首地斥責國人:“中國男人以打麻將為休閑,女人以打麻將為家常,老人以打麻將為后半生之大事也,試問,哪一個文明進步的國家的人民,肯這樣荒時廢業(yè)過?”或許有人會立刻反駁:“這完全是小題大做,打打麻將,僅是娛樂而已,哪有危害到國家這么嚴重,中國現(xiàn)在打麻將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中國不也以矯健的步伐大步向前嗎?”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許多人陷入其中,一上牌桌必有輸有贏,輸?shù)南脍A回來,贏的還想贏得更多,于是便在輸輸贏贏中惶惶不可終日。最終,都輸了,做人最基本的東西——高昂的斗志。
我敢斷言,倘若以火車的速度來形容中國的發(fā)展,那么,人民摒棄麻將后,中國必會以火箭的速度向前推進。
深入探究:
有人曾這么諷刺:“十億人民九億賭,還有一億在跳舞?!边@雖夸張,但絕不是空穴來風,社會中就有這樣的現(xiàn)象:每當假期,許多麻將館里人潮如涌,而社區(qū)中卻出現(xiàn)了萬人空巷的景象。我也曾聽到這么一種聲音:悲愴的哀樂聲中,夾雜著麻將的聲音,飄入耳際,聽著有種難以言表的苦澀。難道人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悼念曾和自己同甘共苦的親人么?
國人醒醒:
老舍先生也曾被那小塊塊們迷住了,冷熱饑飽全不管,衛(wèi)生常識拋一邊,他也深知打一場麻將比害一場小病危害大得多,可依然情有獨鐘,使身體被吞噬,神經(jīng)被麻木,天長日久,大病來襲,治愈之后,他才痛下決心,戒除麻將,專心寫作教書,成了享譽中國的一代大文豪。老舍先生做到了,同為國人,我們也一定能做到,摒棄麻將,用智慧武裝自己,使自己堅不可摧,等到彌留之際,才會無悔!
國人們,行動吧!
【名師點評】田貴遠:本文作者抓住國人對娛樂項目之一的麻將的情感,符合“情有獨鐘”這個話題要求。立意上注意弘揚真善美,體現(xiàn)出一位公民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此文描摹國人在麻將桌上的種種表現(xiàn),分析了玩麻將的國人的普遍的心態(tài),揭示了沉溺于麻將中的種種危害,從而批評國人對打麻將情有獨鐘的惡習,揭示國人病態(tài)的精神生活,號召國人摒棄麻將,用智慧武裝自己,其責任感是很強的。從行文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來看,作者采用一般學生極少會采用的縱式結構綴文。作者先羅列現(xiàn)象,再透過現(xiàn)象剖析這種現(xiàn)象的心理過程,最后指出其危害,呼吁改善,提出了用智慧武裝自己的建議,這種思維是一種比較嚴密的邏輯思維,體現(xiàn)在文章中,顯得結構合理,前后應和。這篇文章的發(fā)展等級得到閱卷老師青睞的一個最重要的亮點就是反彈琵琶,用逆向思維,來提出了我們對危害個人、集體、國家、民族的麻將,不能情有獨鐘,這實屬少見,故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