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考生
“誠信”二字,究竟重幾許?對某些人來說,它如同浮游之塵埃,舉手投足間即可棄如敝屣,對某些人來說,它卻重于泰山,是萬不可易的信條——見財而不食,將大獎還予彩民的業(yè)主自然屬于后者,然而那些接受調(diào)查,選擇對半分,甚至私吞大獎的人呢?難道為了錢財,果真可以如此輕易地放棄誠信嗎?
不!我們怎可以如此丟棄誠信?它是照亮黑暗的光芒,是刺穿人性冰冷的寶劍,是給予人世光與熱的火!我們又怎能因錢財輕易將之丟棄?
曾記否,那一罐罐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令多少孩子失去了生命?那一份份沾染著污濁的染色饅頭,令多少學生倒地不起?那一頭頭被喂食瘦肉精的“健美豬”,令多少消費者叫苦不迭?當廠家為了利益,拋棄了誠信,親手將光與熱的源頭止熄之時,他們帶來的,是痛苦,是悲傷,是憤怒!為了利益、為了錢財而拋棄誠信的他們,最終面對的將是冰冷的鐐銬與無盡的指責??梢?,為利、為財而拋棄誠信是何其不智!
我們不想再讓誠信之火失去它應有的光芒,不想讓人性的黑暗如夢魘一般蠶吞著人世的光明,所以,我們應重新拾起誠信的火種,將誠信之火點燃!
仰望先賢,他們在歷史的天空下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季布用他不更的信條,有求必應的做法,贏得了“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贊譽;如侯嬴、朱亥,一個躬行老者,一個市井屠夫,卻“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為誠信,敢于闖龍?zhí)痘⒀?,蹈死不顧;如為了履行自己的守約,抱柱而死的尾生……他們?yōu)榱苏\信,或捐棄錢物、或蹈死不顧,視誠信為鼎,不肯將其卸下,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時光流轉(zhuǎn)至今日,我們依舊可以發(fā)現(xiàn),視誠信為心中清流的人,自身便能成為明燈,照亮著世界。怒江大峽谷波濤如怒,海潮如咆,如同風雨中一根鴻羽的索道,卻溝通著相對的兩個世界。索道的那一邊,是不清醫(yī)術飽嘗病痛折磨的村民,而索道的另一邊,是一個年近不惑的醫(yī)生,而正是這個醫(yī)生,面對著萬里怒江,許諾要每日過索道出診,治愈村民!從此,縱風狂雨驟,縱險況百出,他都日日出診,從不間斷。從此,怒江大峽谷上,多了一位賽華佗的“索道醫(yī)生”,而他甘于冒險、不肯違諾的行為,豈不正是誠信之火燃燒的最佳證據(jù)嗎?
有了誠信之火,人們心中的堅冰才能消融;有了誠信之火,人們之間日漸拉遠的距離才能靠近;有了誠信之火,人們發(fā)展的航船才能在黑暗的海域中找到航線?!渡袝ふf命中》中道:“知之易,行之難?!比欢灰覀儓F結起來,共同點燃誠信之火,那么天塹變通途亦指日可待。
讓我們攜手,點燃誠信之火!
【名師點評】溫秀霞:1.論據(jù)典型豐富,針砭時弊。本文批評了“三聚氰胺”“染色饅頭”等現(xiàn)代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列舉了季布、侯嬴、朱亥、尾生及“索道醫(yī)生”鄧前堆的例子,詳略得當。2.文采斐然。本文多次運用比喻,“棄如敝屣”“如同風雨中一根鴻羽的索道”等,使文章生動形象;同時排比、反問、感嘆句的不斷穿插變化,讓文章富有文采;引用古詩文,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蘊。3.感情真摯。全文不斷用反問句、感嘆句和排比句貫穿,如“令多少孩子失去了生命?”“為利、為財而拋棄誠信是何其不智!”等方式抒發(fā)情感,表明了作者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滿分作文·全國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yè)主為某彩民墊資購買了一張1024元的復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這張彩票中了533萬元大獎,在第一時間給購買者打電話,并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他成為又一位彩票銷售“最誠信的業(yè)主”。
有人據(jù)此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設計了一項調(diào)查:“假如你墊資代買的中了500萬元大獎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調(diào)查引來16萬人次的點擊,結果顯示,有29.9%的人選擇“通過協(xié)商協(xié)議兩家對半分”;有28.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留給自己”;有22.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給對方”;還有19.9%的人沒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