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老人們雙手接過自己相片的那份開心和滿足,讓我們很多同行的人為之深深動容,這幅場景在筆者腦中縈繞,揮之不去。
照相,在一些人看來,再平常不過,掏出手機就可以盡情自拍一番。但當我們深入到青島膠南市理務關經濟區(qū)衛(wèi)東村60歲以上的老人們中間,情況大大出乎我們的想象。
他們中的很多人辛勞一生,60多歲、70多歲的大爺,還在干著農活,還在附近的小企業(yè)打工,子女不在身邊,只有與老伴兒、小孫子孫女相依。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平時難得有機會照相,只是在辦理身份證時拍過證件照,生活照之類的從來沒有拍過。有的大娘自從嫁到村里,就一直相夫教子,一輩子都沒有走出村子。
村子里40歲以下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平時只在過年的時候回家看看,老人內心的孤獨是我們無法體會的。當他們因為福彩和志愿者的送照片下鄉(xiāng)活動露出開心笑容的時候,我想這不單是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照片,還因為他們把志愿者當成了親人,把這次活動當成了親人之間的家庭聚會。
有時間常回家看看自己年邁的父母,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子女在外面打拼的意義所在?;丶铱纯床辉谟谑遣皇侵仃柟?jié),不在于是不是春節(jié),在于每一天,在于我們的內心。
“定格”老人的燦爛微笑,愿他們能夠享受到晚年的幸福生活。從為自己的父母做些事情,到為他人的父母獻出愛心,這就是愛的延續(xù),也是對先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思想的樸素驗證。
正在膠南風力發(fā)電廠拉混凝土的劉大爺接到電話,興奮地從工地趕回來,連工作帽都沒來得及摘下,一身工作服站在其他老人中間,格外顯眼。已經63歲的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得知要拍照,特意趕回來的,現在兒子在部隊上很難回來,自己和老伴兒還有5歲的小孫子一起生活。由于比較忙,他平時根本沒有機會照相。
劉大爺是膠南市理務關經濟區(qū)衛(wèi)東村的一個普通村民,該村是由水庫移民聚合成的村落,人均年收入約8800元,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為主要收入來源,村里沒有集體經濟,是青島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村子。村里人口總共300人左右,像劉大爺這樣60歲以上的老人有70多人。他們飽經風霜地走過人生大半程,已經很多年沒有拍過照片,有的只是在辦理身份證時拍過證件照,難得擁有一張屬于自己的生活照。
重陽節(jié)前夕,青島福彩聯合青島新聞網,走進膠南衛(wèi)東村和福彩養(yǎng)老院,用愛心“定格”老人們最溫暖的微笑瞬間。
捕捉膠南老人感動微笑
“我這輩子從嫁到衛(wèi)東村,哪也沒去,就呆在這里了?!币晃焕先烁嬖V記者,她至今連膠南市區(qū)也沒有去過,更沒有拍過照片。據了解,膠南衛(wèi)東村臨近青島和濰坊的交界處,即使乘車到膠南市,也需要大約1小時時間,所以,很多老人都沒有照過像樣的生活照。
為了能給老人拍出最美的畫面,青島新聞網在青青島社區(qū)網絡征集了數位專業(yè)攝影師,攜帶專業(yè)攝影器材前來。他們?yōu)槔先藗兠赓M拍攝照片,并現場沖印,用精美的相框裝裱好送給老人,將點滴關愛封存記錄在一張張珍貴的相片里。
拿著裝裱好的照片,老人們顯得很開心,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
75歲的崔玉蘭奶奶特別開心,在回到村子之前,她在北京的小兒子、小女兒家住了多年,現在又回來和大兒子、大女兒一起住。在北京的時候,她經常和很多老人一起活動,但回來之后,發(fā)現村里的活動比較少,也很難和很多老人湊到一起聊天。正好趁著送照片下鄉(xiāng)的活動,她見到了很多以前沒機會見的姐妹們,聊得很開心。當村里的一位老人接過相片開心地端詳的時候,崔玉蘭奶奶也湊過去看,一邊看一邊開心地打趣。
拍照臨近結束時,一位大爺風風火火地趕來,之前他一直在照顧偏癱的老伴兒。曲民大爺今年61歲,老伴兒周生蘭15年前由于大腦出血導致偏癱,直到3年前才能勉強下床。得知能夠免費照相,兩位老人開心地照了張合影。
“此前許多攝影師以拍攝風景、美女為主,后來我們組織了一些這樣的愛心活動,大家開始拍人文、拍公益。我們發(fā)現,這樣關注社會公益的活動更有意義,也更容易拍出感動人心的好作品來。”攝影志愿者李倩表示,知道有這個活動后,大家很踴躍,都想參與,但由于人數有限制,沒能來的朋友感覺很遺憾。看到老人拍照的時候很高興、很開心,他們也很滿足。雖然從青島到衛(wèi)東村,走了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有點累,但看到老人的笑容,就覺得很值得,下一步他們還打算去更多的地方做公益活動。
另外一位志愿者唐佳詩表示,看到老人生活得很不容易,很長時間沒有自己的照片,感覺應該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她自己玩攝影兩年多了,是“新攝會”群的一員,群里大概有200多人,大家都想過來。很多上班族喜歡在周末的時候睡睡懶覺,但她認為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感覺會更好。
“志愿者的無私奉獻,讓老人深深感受到,社會上有人關心他們。村里40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都在外地打工,大部分60歲以上的老人,子女都不在身邊,還要照顧小孫子、孫女,非常辛苦?!崩韯贞P經濟區(qū)宣傳統戰(zhàn)委員魯偉告訴記者,之前福彩中心就給理務關經濟區(qū)很多支持,如給兒童捐贈桌椅、圖書、文具等,還為學校和村里建設活動場地,為老人組織義診、發(fā)放免費藥品等。
“定格”養(yǎng)老院里的幸福
22日,重陽節(jié)的前一天,青島福利彩票發(fā)行中心的工作人員以及青島新聞網愛心團隊,又一同來到了福彩養(yǎng)老院隆德路老年公寓。
本次活動延續(xù)了青島福彩近期“情滿重陽節(jié)愛讓夕陽紅定格老人珍貴瞬間”的專題活動的主題,以免費為老人拍攝一張屬于自己的難忘照片為立意,用青島專業(yè)攝影師的獨特鏡頭,記錄下居住在這里的老年朋友們生活中最真實、最幸福的一幕。
在活動現場,秩序井然又不乏溫馨,工作人員仔細地幫助老人挑選合適的照片,然后用打印機沖洗出來,親手送給他們。“我看到網上的招募就決定過來了,今天看到爺爺奶奶們的微笑,我覺得自己的愛心奉獻很有意義。下次,我會動員更多身邊的朋友一起過來。”一位從事專業(yè)攝影工作已三年之久的自由攝影師張先生,為老人拍攝了許多照片,忙碌的他連額頭上沁出汗水都顧不上擦拭。
活動中,老人們開心的笑容被定格在照片里,而給參與者所帶來的心靈滌蕩和教益絕不僅僅是在“定格”的那一瞬間,它一定會如波浪般在社會上廣泛綿延。未來,會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其中,會有更多愛心人士讓愛心傳遞,讓幸福“定格”。
“福彩養(yǎng)老院的設施和服務都很好,甚至比在家的條件要好許多,對于兒女整日忙碌的家庭來說,來這里多與老年朋友們溝通交流、生活在一起,是晚年幸福的另一種方式?!本幼≡谇鄭u福彩養(yǎng)老院的老人們,對這次的活動很感興趣,他們與來訪的工作人員開心地聊起自己在這里的生活點滴。
福彩養(yǎng)老院隆德路老年公寓作為青島市政府2006年為民辦實事十件大事之一、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全國愛心護理工程首批八個試點單位之一,曾在2007年12月,被中國老年學會授予“全國養(yǎng)老示范基地”和“全國優(yōu)質休閑養(yǎng)生基地”稱號。
“這里從一開始,就按‘專業(yè)養(yǎng)老’為主題規(guī)劃設計,在居住裝修、設施配套、醫(yī)養(yǎng)結合等方面,均參照當今國際化的養(yǎng)老最新趨勢,是一所集養(yǎng)老、休閑、健身、娛樂、學習于一體的多功能‘銀發(fā)社區(qū)’?!备2署B(yǎng)老院副院長趙女士得知愛心人士來到隆德路老年公寓,為老人們免費拍照,心情十分激動,談起她所從事的這份工作,感觸良多?!案2署B(yǎng)老院,走過今年這個年頭,就要滿五歲了,這里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服務,都設身處地地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fā),走廊上的扶手、隨處可見的座椅,都是我們多年來從事養(yǎng)老愛老事業(yè)積累的寶貴經驗。除此之外,養(yǎng)老院還有一套專業(yè)科學的管理體系,能人性化地為老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與關愛?!?/p>
據了解,青島福彩養(yǎng)老院隆德路老年公寓建筑面積為1.5萬平方米,由政府投資8000萬元福彩公益金建成。全院共有地下2層,地上12層,擁有400余張床位,設計的人性化、硬件的高端化,能夠很好地滿足老年人對舒適晚年的居住要求。
一對80多歲高齡的老夫婦,微笑著說道:
“我們在這里住了要有一年多了,女兒打聽了許多家養(yǎng)老機構,最后還是從淄博把我們老兩口接到了青島,在這里我們住的很舒心,現在這兒就是我們的家!”
福彩公益金讓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今年10月是全國第3個敬老月,23日又是山東省第25個老人節(jié)。當前,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快,失獨老人、空巢老人更是牽動了全社會關注的目光。
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勇近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2013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中國未來發(fā)展的人口紅利逐步消失,這是本世紀中國社會現代化建設必須把握的新的基本國情。
據預測,中國老年人口將由目前的1.85億遞增到2053年的4.87億峰值,人口老齡化水平將由目前的13.7%逐年增加到世紀中葉的35%左右。而目前青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32.7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7.3%,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日漸突出。
關注老人夕陽生活,關心老人晚年健康,是我們在重陽節(jié),也是在平時積極倡導的一種城市精神。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為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揮灑了辛勤的汗水,貢獻了寶貴的青春,值得全社會尊敬和愛戴。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有許多機構、社會組織及個人,為著這項偉大而有意義的公益事業(yè),奮斗努力著,而青島市福利彩票發(fā)行中心,作為其中的重要一員,多年來,將愛心傳遞和奉獻精神融匯于實踐之中,以其人性化的工作理念,給這座美麗的城市帶來了許多溫暖與感動。
今年的重陽節(jié),青島福彩發(fā)起了大型的免費攝影及送照片下鄉(xiāng)、進養(yǎng)老院的活動,為老人們獻上了一份愛心,用相機真實記錄了老人們的點滴歡笑,讓敬老愛老更好地融入福彩“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fā)行宗旨中,同時,又宣傳和弘揚了“文明自己、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城市精神。
回顧以往,每逢重陽節(jié),青島福彩都會圍繞敬老愛老等主題,在青島開展許多精彩活動。多年來,青島福彩曾聯合青島新聞網,帶領老人參觀五四廣場、游覽極地海洋世界,甚至帶行動不便的老人飽覽奧帆中心的美麗景色。一系列的敬老愛老活動,不僅得到了老人們的交口稱贊,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福彩中心通過組織重陽節(jié)敬老愛老活動,使人們深刻認識到了福彩“扶老”的崇高宗旨和自己所肩負的神圣使命,并以此推動全社會形成了一種關愛老人、尊重老人的良好社會風氣。
據青島市福彩中心此次活動的負責人介紹,“扶老”是福利彩票發(fā)行宗旨的第一要義。青島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為適應青島市老年人口快速增長的形勢,多年來,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民政局統籌安排福彩公益金投入青島的養(yǎng)老事業(yè),逐步完善了以居家養(yǎng)老為基礎,社區(qū)服務為依托、機構養(yǎng)老為補充的養(yǎng)老服務體系。
此外,自2006年起,青島市每年使用福彩公益金,對符合條件的80歲以上老人進行體檢補助,該項制度的實施開創(chuàng)了老年人社會福利事業(yè)的先河,引起了全國關注,推動了青島社會福利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截至目前,青島市實施80歲以上老人查體制度已累計支出福彩公益金2.3億元。多年來,通過資助社會福利院的硬件設施維護、改建工程及正常運營,落實健全五保供養(yǎng)機制、資助農村敬老院改擴建工程,以及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供老年人節(jié)日補助、保障困難老人基本生活等多種途徑,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得到福彩公益金的資助,得以安享美好晚年。
老年人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為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積極貢獻。尊老、敬老、愛老、養(yǎng)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關愛老年人是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內容,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值得欣慰的是,每年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團體參與到了這份公益事業(yè)中,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