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收視份額、點成本一般用來衡量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和價值,但如果只是從這些角度看媒體的價值就未免太過于單一。假如A頻道和B頻道在某時段同樣是1個點的收視率,但A頻道在該時段播出新聞節(jié)目,而B頻道在該時段播出的是電視劇,那么同樣的1點收視率所代表的收看人群是不同的,它所代表消費者的購買力和影響力也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媒體的價值不能簡單地從收視率角度或點成本角度去評價。
收視率以及其他衍生的媒介指標等都是從定量的角度對媒體價值做分析,但因為目前市場研究機構對收視率的調(diào)查僅能反映抽樣樣本的性別和年齡,還無法涉及到收入、職業(yè)、生活觀、消費觀、媒體接觸習慣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如果在對媒體進行定量評估之前不先做出合理的定性分析就有可能會做出錯誤判斷,導致傳播投資的損失。
例如,假設某一電子產(chǎn)品的目標人群主要特征是:廣東省、年輕男性白領、高等教育水平、收入中等偏高。確定了目標消費者以后,在傳播方面就要去分析這些目標人群更集中在哪里,然后用最少的成本去跟他們做溝通。
首先,從廣東各省級電視頻道的觀眾性別特征看到,南方經(jīng)視頻道(TVS—Ⅰ)在省級頻道中男性化特征最為明屁;其次,在職業(yè)和教育程度方面,南方經(jīng)視頻道對于該產(chǎn)品目標消費者的傾向性很高。再次,南方經(jīng)視的觀眾在個人收入方面更偏向于中高收入水平。
通過以上幾個角度的分析,我們對廣東省各頻道在人群定位方面有了比較清晰的定性認識,且可以看到該電子產(chǎn)品的目標消費者比較集中在南方經(jīng)視(TVS-Ⅰ)頻道,最后,我們看到,南方經(jīng)視(TVS-Ⅰ)在18~35歲男性人群的收視排名在所有頻道中處在第三的位置上,考慮到該電子產(chǎn)品的目標消費人群與這個頻道受眾的高度一致性,假如每點成本有競爭力的話,那么南方經(jīng)視就是適合該電子產(chǎn)品做電視傳播的理想媒體。
因此,在做媒介傳播計劃選擇媒體時,不但要從定量的角度看媒體的收視率和性價比,更要從定性角度發(fā)現(xiàn)媒體傳播價值,這樣才能更精準地觸達目標消費者,幫助廣告主提高傳播投資的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