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A","Volume":"","Content":"
P044
蘇西
《武夷山,我們的語言是茶》
■ 本刊特約編輯。曾經(jīng)的媒體人,現(xiàn)在的自由人。喜歡到處亂走吃吃喝喝。故紙堆中覓古,漫游中訪新,旅途中看人……都是樂事。
■ 茶葉,像是一個很早便懂得了自己命運的“思鄉(xiāng)者”,要頑固地記錄關(guān)于自己家鄉(xiāng)的一切,要把這一切記錄于自己的身體與生命。依照這種邏輯,為什么不可以想象一棵茶樹,其實也記錄了它身旁短暫開放過的一朵野百合的香氣,甚至,某一天曾在它身上停留過的金斑喙鳳蝶的翅膀所扇動起的空氣的味道,甚至的甚至,濕冷的黑夜的味道、白噪音般的毒日頭的味道、時間的味道……于是,在這般壯闊之中,一種在自然的天性中所存在的“善”與感動,出現(xiàn)了。它使我們對著一泡滾燙的武夷茶時,心中有了幾分珍重。
P090
蘇薇
《金門,城隍威武》
■ 本刊編輯
■ 在海上金門,一年一度的城隍巡游活動已經(jīng)流傳百年。農(nóng)歷四月十二日這天,城隍老爺坐著五彩神轎,在眾人的簇?fù)硐掠巫哂诮痖T的街巷。人們把這場儀式操持得極盡熱鬧隆重,只為感謝這位城池的守護神經(jīng)年累月為島上代代居民所給予的福祉和庇佑。相比那些正襟危坐、神情肅穆的天人儀式,金門的游神更像是一場盛大的嘉年華,透出人世的活潑喜樂。在震耳的金鼓鞭炮里,眾神從煙騰四起的炮屑中馳輦擁進,旌旆飛揚,一眾香客手持長香尾隨而來。所有迎神隊伍、持香隨行的信眾,似將金門扛起來一樣,宣告著這一年一度金門最盛大廟會慶典正沸沸揚揚的展開,只有來到金門親身體驗、親眼目睹,才能感受這人神同樂的似火溫度。
P110
包慧怡
《凜冬之境康瑙特》
■ 85年出生的上海灘文藝女大咖,出過詩集《青苔學(xué)》,翻譯過保羅·奧斯特、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菲茨杰拉德,為CNN國際新聞頻道工作過,現(xiàn)在都柏林大學(xué)英語系讀中世紀(jì)文學(xué)博士。
■ 我在都柏林住了將近一年,始終不明白兩千年前塔西佗何以稱愛爾蘭為“海波尼亞”——這兒地勢平緩,冬暖夏涼,陽光燦爛的時候你會以為這是南歐,亭亭如蓋的植被亦不負(fù)“翡翠島”之名。我寓居的小鎮(zhèn)黑巖瀕臨都柏林灣,前身是漁村和海濱勝地,這片我每日經(jīng)過的大海幾乎永遠(yuǎn)風(fēng)平浪靜,日照下如一匹湛藍(lán)的綢子,不緊不慢地,一錠錠翻動出史前巨人們失落的白銀。由于漲潮幅度小,一大片灘涂甚至不生水藻,也見不到油膩的貝類,只有淺褐色的磯鷂在干燥的石縫間發(fā)呆或者蹦蹦跳。冬去春來,當(dāng)我腦中滋生的青苔讓位于可疑的陌生植物,我想,是時候去康瑙特了,去看看真正的海波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