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校園里,有兩座猴籠。一座裝著的是一只老猴,另一座裝著兩只小猴。老猴的籠外比較冷清,人們從那旁邊走過,偶爾停腳站一站,向里面張望一下,也就走過去了。老猴靜靜地坐在里邊,有時也跳躍幾下,樣子顯得很寂寞。
那兩只小猴的籠外就熱鬧得多了,那旁邊總聚攏了些個閑人,和好些不知從哪里走進(jìn)來的小孩。他們的手上大都拿著一點(diǎn)餅,一包花生,或其他的什么食物。兩只猴都蹲坐在籠邊,伸手接取人們遞過來的食物,隨即就吞下。為了逗弄它們,那些小孩就有意將食物丟在兩只猴子的中間,看它們爭搶;或者只將食物遞給一只猴子,激起另一只的妒忌和憤怒,在鐵欄上迅速地攀跳著,發(fā)出哀鳴,后來,就和那一只猴子廝打起來了?;\外的人們于是鼓掌,高笑。
我有時也在籠外站著看一下。我是常常在人群中感到寂寞的,有人的寂寞比孤獨(dú)更可怕。眼前正是可愛的秋天,學(xué)校上課還不知將拖到什么時候,我就有了許多獨(dú)自在陽光下散步的閑暇。因而也就常常成了猴籠外的觀眾之一??茨枪陋?dú)的老猴的寂寞,它是在懷念著什么?古老的森林、深谷、月光下飲水的溪流,或者是舊日的同伴們嗎?我想,在這個狹的籠內(nèi),它大概是會懷念曠野的,它靜靜地坐著的姿態(tài),和向遠(yuǎn)方凝視的眼睛,也正說著它的寂寞——那另外的籠中的那兩只小猴大概還太年幼了,它們卻只是為一點(diǎn)點(diǎn)食物向游客們敬禮,獻(xiàn)媚,或者是彼此爭鬧著。
我終于看見了它們打得最厲害的一次。其中較大一只得到了一個女孩送過去的很多食物,那較小的一只卻一點(diǎn)兒也沒有得到,就在鐵欄上翻跳著,最后,那小女孩也就遞了一點(diǎn)面包給它,不幸卻又為另一只搶去,于是,它們就打起來了。它們相互撕咬,在人們的嘩笑中發(fā)出慘痛的叫聲。那較小的一只倒在地上,占了顯然的劣勢,無法還手。它的哀切的慘叫聲直刺人的心。那較大的一只就松開了手,突然坐起,靜靜地看著它,看著它腿上的血漬,相對好久后,又將手伸了過去,這一次——是為它撫摸傷痕,接著,又在它身上探索起來,是在捉蚤子了。人們對打鬧和流血有很大的興趣,但當(dāng)那緊張的場面突然轉(zhuǎn)換為溫柔的愛撫之后,他們雖然感到一點(diǎn)驚異,卻終于變?yōu)槔涞瑵u漸地走散了。后來就只剩我一個人,在那里還站了很久。
(選自《曾卓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