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總是眷顧有夢想的人。
人的價值總是在流變中顯現(xiàn)。
2012年4月末的一天,日本三大通訊公司之一的軟銀公司一間辦公室里,部門經理向一位外表柔弱而內心堅強的中國女職員豎起了大拇指,原因是她每個月都拿獎金,每個月都當業(yè)績冠軍。
她,一位中國姑娘,怎么會在日本一家大公司獲得不錯的工作而且取得不菲的業(yè)績?
青春如此的燦爛,緣于她勇于放飛自己的夢想,也緣于明智的父母在她人生的關鍵時刻作出的四個決定。
10歲時獨立生活
她叫楊瑩,出生在天山北部一個叫大河源的戈壁小鎮(zhèn),媽媽在鎮(zhèn)上一家棉麻廠上班,爸爸在一家私立中學教數(shù)學。大河源鎮(zhèn)地處新疆吐魯番附近,是南北疆物資集散地。1997年,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個小鎮(zhèn)開始轉變發(fā)展模式,原先靠政策吃飯的企業(yè)紛紛破產,工人下崗了,人們陸續(xù)移居到附近的城市。
那年,楊瑩就讀的小學也關閉了,大批的學生家長托關系找熟人,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吐魯番或者天山以南的庫爾勒去上學。楊瑩被父母帶到烏魯木齊第一小學參加轉學生考試,并以優(yōu)秀的成績被錄取。
夫妻倆為女兒的事商量了兩個晚上,因為,如果選擇在烏魯木齊上小學,考慮到距離問題,小楊瑩晚上就不能回家了。最后,他們決定:不做女兒的羈絆,讓楊瑩自己去體驗這個世界。為了讓這個決定能夠實施下去,夫妻倆約定:女兒畢竟還小,開始時如果她哭鬧,一定要硬起心腸給她一段適應的時間。一段時間之后,若是女兒能夠適應,自然再好不過;若是女兒實在適應不了,再另尋他法。然而,潛意識中,他們還是相信自己的女兒能夠適應獨立的生活。
小楊瑩被安排住在一位老師家里。當時,烏魯木齊的消費很高,小楊瑩一天只有5元錢的生活費,早餐和晚餐可以在老師家里解決,午餐卻很少能吃飽。為了省5角錢的公交費,小楊瑩每天一路小跑,跟著老師徒步上學。
因為之前就跟老師約好了,楊瑩只有周一至周四晚上可以住在老師家,每周五至周日三個晚上楊瑩要自己解決住處。為了能有地方住,楊瑩努力學習。每當她去同學家借宿的時候,她都會在功課上幫助同學,或者幫同學家做些家務。每到周末放學,就會有一群同學圍著她問:“楊瑩,你今天去誰家住?。恳ノ壹覇??”小學期間,幾乎所有的同學家,楊瑩都去住過,她成了同學們眼中最快樂的小天使,也是在班里朋友最多的學生。也許正是因為小時候這樣的經歷,才使得她長大后不停地奔波于不同的地方,四海為家,甘之如飴,以此鍛煉自己的意志、追求人生的價值。
18歲時游遍新疆和西藏
2004年,上高一的楊瑩第一次接觸三毛的作品。三毛的故事那么新奇,令楊瑩心馳神往。她完全被那位流浪在夢想之地撒哈拉的奇女子征服了。楊瑩的內心也常會因為渴望流浪、渴望自由不羈、渴望擁有一個精彩豐富的人生而躍躍欲試。
她滿懷激情地向父母講述三毛的故事,并且小心翼翼地問:“爸,媽,我想,能不能在放暑假的時候讓我也去旅游呢?我不會花太多錢的。就用我自己的壓歲錢,再加上我平時省下來的生活費?!?/p>
看到女兒期待的目光,母親沒有說話,轉頭看向丈夫。楊瑩的爸爸對女兒說:“瑩瑩啊,你有這個想法是好的,到底要不要去,我跟你媽先商量一下,晚上我們再談,好嗎?”
當天晚上的飯桌上,楊瑩默默地吃著飯。她心里也明白自己的請求對于清貧的家庭來說有些異想天開,父母可能不會同意的。想到這里,楊瑩甚至開始有些后悔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了:如果父母不知道,自己或許可以偷偷地出去?,F(xiàn)在……正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她聽到爸爸開口了:“瑩瑩,你今天說的事啊,我跟你媽討論過了。我們是這樣決定的:你可以去,但條件就是,每到寒、暑假,你必須出去旅游!別的同學補課的時候,你不能補;別的同學在一起聚餐、玩樂的時候,你也要一個人在路上。只要你能堅持下去,我們就支持你!”
聽完爸爸這番話,楊瑩興奮得跳了起來。楊瑩摟住爸爸媽媽的脖子,激動地呼叫:“我太愛你們了!”
楊瑩為自己的人生制訂了旅游計劃,她把計劃寫在紙上,貼在自己的床頭:18歲之前,我要游遍新疆;40歲之前,我要游遍中國;然后,去國外看看!
楊瑩實現(xiàn)了第一個計劃:高一到高三,楊瑩游遍了整個新疆。利用寒、暑假,楊瑩帶著平日省下來的零花錢和過年存的壓歲錢獨自走遍了整個新疆:最北到喀納斯,最南到喀什,最西到霍爾果斯口岸和哈薩克斯坦交界處,最東到巴里坤草原、星星峽。
2006年,楊瑩讀高三,高考的壓力、老師的叮囑、同學的默默競爭,讓楊瑩覺得自己像籠中鳥一樣,被禁錮了手腳。她渴望能夠一展雙翅,飛向廣闊的天空。楊瑩特別想去西藏,那個干凈的高原,那個據(jù)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為了去西藏,楊瑩抽空撿了一整年的飲料瓶、廢紙。高考結束剛填完志愿,這個18歲、個子小小的女生,一路搭乘順風車到了西藏,看到了魂牽夢縈的布達拉宮、納木錯圣湖、大昭寺、白居寺等。
就這樣,楊瑩被父母的決定推動著往前走。很多人感嘆楊瑩的大膽無畏,感嘆她對夢想的執(zhí)著。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次出發(fā)前,面對前方未知的世界,楊瑩的內心也會有不易察覺的抗拒,她也會感覺勞累和疲憊,甚至很多次坐在火車上的楊瑩都有要跳下去、要停下來的沖動。但是,她一直記得自己的夢想,一如她的座右銘: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對自由的向往。天馬行空的世界,只有愛讓我成長。
上大學時游歷國內外
收到中南林業(yè)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當天,楊瑩的父親將楊瑩叫到面前說:“瑩瑩,你已經是大人了。我和你媽決定,從今天起,你外出旅游的費用我們就不會再幫你了。爸、媽相信你一定能靠自己的雙手繼續(xù)你的夢想?!?/p>
大學開學那天,楊瑩只帶了學費和少量的生活費去了學校。然而,機會從不會斷絕有夢之人的路。
2007年,讀大一的楊瑩在博客上寫了一篇關于自己租住屋的文章《愛屋銘》。文章被《華商報》的記者孫強看到了,孫記者特別欣賞楊瑩的才華,將楊瑩的文章推薦給了報社的《私房家》欄目。這樣,楊瑩在《華商報》發(fā)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拿著300元稿費,楊瑩的心飛了起來。
從沒想過自己的文章可以變成鉛字,楊瑩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了自信。憑著對旅游的熱愛,楊瑩堅持寫作??繉懽鲯陙淼母遒M,楊瑩繼續(xù)著自己的旅行生涯。當別的學生還在思忖向家里要錢的時候,楊瑩用撰稿得來的錢不但養(yǎng)活了自己,還支撐了自己的夢想。大學期間,她幾乎走遍了國內所有的景點,并且開始向國外伸出她的觸角。40歲之后去國外旅行的夢想被楊瑩提前了20年。
2008年大二結束后的暑假,楊瑩到馬來西亞和印尼一帶旅行。在前往吉隆坡的飛機上,她遇到了一位伯樂。那是一位新西蘭的大學教授,是馬來西亞人,楊瑩叫他林伯伯。交談中,林伯伯非??隙瞵搶τ趬粝氲膱?zhí)著。他們互相留了聯(lián)系方式,楊瑩還把自己的博客地址告訴林伯伯。林伯伯看了楊瑩的博客之后,對楊瑩的文采和她在旅途中拍的照片倍加欣賞。等楊瑩從柬埔寨再次回到吉隆坡的時候,林伯伯專程乘飛機從東馬來的詩巫趕到西馬來的吉隆坡。他為楊瑩帶來了馬來西亞當?shù)氐娜A人報紙《馬來西亞聯(lián)合日報》,并把旅游版面給楊瑩看。林伯伯激動地說:“你寫的文章比他們都好得多,照片也非常美麗,你一定行!我會把你的文章推薦給他們!”
楊瑩很感激林伯伯。但是,她并沒有抱太大期望。然而,讓楊瑩感動的是:林伯伯真的做到了!他將楊瑩的文章拷貝到光盤上,親自帶到馬來西亞聯(lián)合日報社,拿給編輯看。這樣,楊瑩很順利地獲得簽約。從此,她有了自己的專欄。每個周四,她把自己寫的旅行故事發(fā)給報社。林伯伯的善良和真誠讓楊瑩深深感動。至今,他們依然通過郵件聯(lián)系。
很多大學生的大學生活是在學校里規(guī)規(guī)矩矩地學習書本知識;然而,楊瑩卻通過旅游完成了她的學業(yè)。大學期間,她在旅行中將英語口語練得非常流利,日語專業(yè)課也學得非常優(yōu)秀。上大三那年,她被學校作為交換生推薦到日本琉球大學留學一年。
大學畢業(yè)時就職于日本
去日本這樣一個高消費的國家上學,楊瑩的父母只能提供給她2萬元錢。楊瑩明白這些錢已經來之不易,她心情沉重地接過父母手中的錢。機場大廳人來人往,母親伸手拂過楊瑩額前的發(fā)絲,眼神中充滿愛憐:“孩子,大多數(shù)人都和你有一樣的夢想。但是,太多人在面對你已經克服的困難時退卻了。所以,爸、媽一直鼓勵你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任你去遨游。無論你要怎樣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我們都支持你!所以,我們知道你會在日本靠自己過得很好?!?/p>
母親雖然話說得如此達觀,卻還是忍不住濕了眼眶。即使見慣了旅途中各種分別的場面,楊瑩仍禁不住噙著眼淚上前抱住爸爸媽媽。
楊瑩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上課,其余的時間幾乎全是用來找工作。她打過幾份零工。機會總是眷顧有夢想的人。在一次留學生聚會上,楊瑩的一位博士生學姐得知楊瑩能說流利的英文,就找到楊瑩邀請她去美軍基地教育中心教授中文。對于美國大兵來說,多掌握一門外語就多拿好多工資。所以,很多留學生都被邀請去基地教學。因為工資特別高,很多學生都希望能去美軍基地代課。但是,由于英語口語的限制,很多人沒有通過考試。楊瑩卻以流利的口語被選在列。
這以后,楊瑩開始在學校和沖繩唯一的陸軍特種兵基地之間來回奔波。楊瑩將課上得豐富多彩,六七個大兵學生在她眼里變得像孩子一樣可愛??吹竭@些特種兵學生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楊瑩非常開心。當這些特種兵學生在學習中鬧出笑話的時候,楊瑩更是樂不可支。
有學生會問楊瑩:“瑩老師,馬馬虎虎不就是horse horse tiger tiger嗎?”后來,當別人夸楊瑩中文很好的時候,楊瑩也會開玩笑地回答:“horse horse tiger tiger。”有一天 ,楊瑩讓她的學生斯科特翻譯“小高的個子很高”。他翻譯成“Little tall is very tall”。楊瑩只好無奈地笑著解釋:“嘿!斯科特,小高是一個人的名字,直接叫人家Xiao Gao就好,干嗎叫人家Little tall!”
通過當代課教師,楊瑩知道了教書的辛苦,體會到教師工作的不容易,更懂得了應該為了知識和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斗!所以,她進步很快,倍加珍惜學習的機會。
在日本,楊瑩過得非常充實。2010年畢業(yè)前,她拿了“琉球大學留學生演講比賽”特別獎。大學畢業(yè),當不少同學還在為工作發(fā)愁時,她已被日本三大通訊公司之一的軟銀公司搶先高薪聘用,并委以重任。
2011年8月,因為業(yè)績優(yōu)秀,楊瑩被軟銀公司邀請以工作簽證的方式留了下來。2011年12月,楊瑩在交通不便的沖繩,用自己的錢買了一輛尼桑跑車。
從2011年10月到2012年1月,楊瑩每個月都拿獎金,每個月都當業(yè)績冠軍。因此,部門經理才向她豎起了大拇指。
豐富的經歷和順心的事業(yè)并沒有使楊瑩得意忘形,更沒有使她忘記夢想、安于現(xiàn)狀。她仍舊向往自己的夢想之境,渴望能夠掙足錢供自己去環(huán)球旅行。
對于楊瑩的父母來說,他們在經濟上并沒有為孩子付出太多,他們只是在一次次重要關頭作出一個個智慧的決定:將孩子當成小鷹一樣放飛,任她在自己的天空盡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