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平原深處,鄢陵縣城東南18公里處,有一處盡人皆知的古跡——鳳凰坡。傳說在漢代時,潁川太守黃霸因為廉潔從政,政績顯赫,引得無數(shù)美麗的鳳凰在這里翩翩起舞,鳳凰坡由此得名。據(jù)明代嘉靖《鄢陵志》載:“鳳凰坡,在張橋南,元時有臺。世傳黃霸治潁川八年,政成,鳳凰數(shù)集此,亦集處因名?!?/p>
黃霸(公元前130年~公元前51年 ),字次公,淮陽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他從小就愛好法律條令,有政治抱負(fù)。漢武帝時,黃霸聽說捐錢可以當(dāng)官,他就跑去捐錢,補為侍郎小吏。因兄弟犯罪,黃霸被株連免職,后被補為左馮翊,克勤奉職,出入賬目清正無差,很快以廉顯稱,被察補河?xùn)|郡輸長,再補河南太守丞。這時,霍光秉政,“以刑罰痛繩群下”,并大樹宗親朋黨,霍氏一族就有將軍、大夫、都尉十幾人,朝中百官都懼怕霍光的權(quán)勢,不敢有一點兒異議。
受朝中風(fēng)氣影響,地方各級官吏都以嚴(yán)酷為能,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霍光死后,黃霸力改時弊,提出“法合人心”的主張,得到太守的信任和支持。黃霸身體力行,寬和用法,受到所屬吏民的普遍敬重。漢宣帝親政后,思賢若渴,遍求廉吏,聽說黃霸持法平正,立即把他詔為廷尉正。黃霸上任后,“數(shù)決疑獄,庭中稱平”,不久被擢升為丞相長史。宣帝以黃霸政平功著,親詔任潁川太守,俸祿兩千石,并賜車蓋高一丈,輦軾為丹黃色,以示德高望重。黃霸享有了漢代太守從沒有享受過的榮光和尊貴。
黃霸任潁川太守時,勤勉為政,辦事干練,盡心盡職。黃霸認(rèn)真貫徹政令,讓民眾知令守法。對違法者以教育為主、以刑罰為次。他倡導(dǎo)讓郵亭、鄉(xiāng)官多養(yǎng)雞、豬,教百姓勤農(nóng)桑,種樹養(yǎng)畜,積財節(jié)用,珍惜鹽米之費。某亭某鄉(xiāng)有幾豬幾雞,某官地有幾株大樹,他都了如指掌。
黃霸對屬下官吏關(guān)懷備至。當(dāng)時,許縣(今河南省許昌縣)縣丞年老有病,督郵再三請示撤銷他的職務(wù)。黃霸卻說:“許縣丞是一位有經(jīng)驗的廉吏,對他應(yīng)多加照應(yīng)。撤其一人,就傷了眾多廉吏的心。對廉者,應(yīng)使他們長久守職。經(jīng)常撤換官吏,弊多利少,一則送故迎新要花費國家銀兩,二則容易使奸吏借機貪占財物,加重老百姓的負(fù)擔(dān)。如果新上任的官吏不賢,更是相通為亂。為政者必須謹(jǐn)慎從事?!秉S霸如此關(guān)懷吏民,受到了后世的一致好評?!顿Y治通鑒·漢紀(jì)》稱:“自漢興,言治吏民,以霸為首。”
黃霸因治理潁川政績顯赫,于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征守京兆尹。后來,因為修筑馳道沒有奏聞宣帝,黃霸被貶為潁川太守。黃霸不把個人貶謫放在心上,加倍努力治理潁川。他在潁川前后八年的時間,當(dāng)?shù)匕傩丈钍芙袒?。漢代史書稱當(dāng)時的潁川“孝子悌弟,貞婦順孫,日以眾多;田者讓畔,道不拾遺,養(yǎng)視鰥寡,贍助貧窮,獄或八年亡重罪囚”。宣帝詔稱黃霸為“賢人君子”,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黃金百斤。所屬潁川廉吏皆受封賞,連升黃霸為太子少傅、御史大夫。五鳳三年(公元前55年),又代丙吉為丞相,加封建成侯,位極人臣。黃霸擔(dān)任丞相5年,于公元前51年死于相位,謚號“定侯”。
當(dāng)?shù)厝罕姶鄠?,鳳凰坡舊址原來筑有高臺,臺上香火鼎盛,歷朝歷代的地方官員都經(jīng)常到此頂禮膜拜。更有文人墨客將舊坡當(dāng)做勝跡,寫下無數(shù)詩文華章被廣為傳頌。由于年代久遠(yuǎn),鳳凰坡遺跡早已無存。但來到這里的人們,思緒還是會翻越歷史的高山峽谷,追尋兩千多年前這片土地上的聲聲鳳鳴。
自漢代以來,人們都把黃霸作為歷史上廉吏的杰出代表加以歌頌和贊美,個中因由不必多說。古詩有云:“鳳去千年坡已荒,潁川猶自頌洋洋。次公豈布西周政,循吏能令漢史香?!兵P凰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在人們的眼里象征著美麗和吉祥。試想,無數(shù)鳳凰為黃霸云集在一起翩翩起舞,會是一幅多么壯觀的圖景……盡管這樣的傳說并不一定真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恰恰代表了眾多普通百姓對為官廉潔者的由衷贊美和崇敬之情。公生明,廉生威。不管歷史的車輪轉(zhuǎn)到何時,為官者只有廉潔自律、為政勤勉,才會“得吏民心”,才會受到民眾的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