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房地產調控又走到了一個窗口期:下一步究竟是該讓位于“穩(wěn)增長”,還是要繼續(xù)加碼“防反彈”?面對樓市新動向房產投資理財該何去何從?
樓市堪稱是數年來中國老百姓關注度最高的社會與經濟話題之一。這個市場幾乎將所有人都裹挾進來,尤其是在京滬廣深這4座一線城市,每一次房價跌宕、政策變遷,都牽動著無數人的悲歡喜樂。
房地產業(yè)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yè),對外部融資、尤其是銀行信貸依賴度較高,貨幣政策的松緊、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炒房者的資金成本。連年房價上漲更是使得民眾普遍認為,房子這樣的不動產才是能夠保值增值的,過去十年的事實也有力地支持了這樣的觀點。
隨著房價的上漲,持續(xù)一年多的房地產調控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對于博弈處于緊要關頭的房地產市場而言,急需調控支持,眾人都在翹首以盼新政的出臺,而新政到底會否出臺,樓市又將何去何從,是目前最受關注的重點。
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風吹草動不僅關系到今后房地產市場走勢,也成為購房者買房的風向標。今年以來,限購松綁,金融政策調整等放松調控的傳聞不絕于耳。包括住建部、發(fā)改委、央行、銀監(jiān)會等四部委對關于房地產政策可能松動多次辟謠,業(yè)內專家表示,近期四部委罕見密集回應市場傳聞,實屬罕見,表明市場敏感期輿論風險高企。
隨著剛性需求的釋放,全國樓市目前正進入一個回暖的市場周期,房地產調控也隨之進入了經受考驗的關鍵階段。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房地產調控短時間內也許不會出臺更嚴厲的措施,但這并不意味著房地產調控進入了尾聲,房價離“回歸合理水平”仍有距離,房地產市場也尚未真正達到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目標。堅持,并向更深層次推進房地產調控,仍然應當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發(fā)展的主旋律。
去年行業(yè)內所謂的“金九銀十”落空,如果當前勢頭不變,最起碼迎來“銀九鐵十”還是沒問題。這一輪房地產調控再次淪為空調,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割肉出市場,有人地板撿肥肉。有人害怕歷次調控之后必有大漲經驗再起作用而恐慌入市,有人冷笑這些人太瘋狂,可能接到最后一棒。溫州炒房團被爆深度套牢還感謝宏觀調控,膽大的深圳炒房團又開始蠢蠢欲動。
圍繞著是否該優(yōu)惠所謂的“剛性需求”還是增加改善性住房,銷售住房市場到底該如何“去投資化”的宏觀調控政策激烈博弈,結果究竟會如何,房價緣何“漲聲”再起?而無論是中央出臺政策,還是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執(zhí)行,都需要達成一個共識,即不要被“穩(wěn)增長”所束縛;也絕不能讓“穩(wěn)增長”阻礙房地產調控。
面對種種現(xiàn)狀和房地產背后折射出來的房地產信托兌付問題以及風險,人們不禁要問,房價為何上漲?是否會全面反彈?如何才能鞏固調控成果? 這一輪房地產調控又走到了一個窗口期:下一步究竟是該讓位于“穩(wěn)增長”,還是要繼續(xù)加碼“防反彈”,面對樓市新動向房產投資理財該何去何從,《金融理財》與您一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