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張女士是小學退休教師,愛好文體活動,年輕時由于工作忙,興趣愛好無法盡興,退休后成為社區(qū)活動的積極分子,跳舞、木蘭拳、腰鼓、旅游等活動總少不了她的影子。然而在一次跳舞比賽中張老師不慎滑到,摔下時她本能地用右手撐了一下,當時感到手腕部略有疼痛,兩小時后局部竟腫了起來,于是到醫(yī)院就醫(yī),醫(yī)生診斷腕部骨折。在精心治療下骨折終于痊愈了。但是在不久的一次旅游中由于汽車的顛簸她又發(fā)生了腰椎壓縮性骨折。于是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張女士在骨折康復后來骨科進行了骨測定,診斷為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多見于絕經后婦女,一般發(fā)生在絕經后5-10年。
罹患骨質疏松疾病往往是“靜悄悄”的,鑒于該病的“隱匿性”特點,因此,建議婦女在絕經后最好到醫(yī)院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測,了解一下自己還有多少“骨量儲蓄”,然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選擇保護、使用現有“骨量儲蓄”的方法。
對于還未出現骨質疏松的婦女,要高度重視相關預防保健措施,比如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選擇上午10點鐘或者下午4點鐘到陽光下曬曬太陽,要保證充分營養(yǎng),尤其是蛋白質如魚、瘦肉、豆制品、禽類等,以及多食香菇、蘑菇、黑木耳、海帶等。必須避免油膩、高脂肪、高糖食物,如肥肉、豬油、甜點心、糖果等。高膽固醇食物要控制,如蛋黃、動物內臟、鰻魚、肉皮、豬爪等。宜多吃新鮮蔬菜及含糖較少的水果,忌服烈性酒及刺激性調味品。
聽了我的一番講解,張女士誠懇地說:“以后我除堅持鍛煉外,還會多注意飲食。那現在我該怎么辦呢?”
我讓張女士不要著急,保持心情愉快,指導她服用鈣劑、維生素制劑等。在接受規(guī)范治療后,張老師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也顯得越發(fā)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