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控制是職業(yè)學校電氣專業(yè)的主要課程之一,課程當中需要動手操作的項目較多。而傳統的機床控制實訓課,往往只是灌輸給學生一些基本線路原理與接線技能,忽視了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導致絕大多數學生動手能力較差,不能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靈活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筆者進行一體化教學實踐多年,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項目教學法,力爭將理論環(huán)節(jié)與實踐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樂、樂中思,使學生有興趣學、有信心做,逐步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介紹筆者在機床控制教學中結合實踐工作設置項目,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學習的一些嘗試,以一個典型的控制線路——Z37鉆床控制線路為例。
一、確定項目目標及能力要求
根據教材的應用性、實踐性特征,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學材,將書本的學習內容整合成教學任務的形式。
1.項目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Z37鉆床結構及線路的原理。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協作的意識。
2.項目能力要求
能熟練使用萬用表、螺釘旋具、尖嘴鉗、斜口鉗、電工刀等電工工具。
能正確選擇電氣元件、導線,并能熟練檢測元件。
能熟練繪制控制線路的電氣原理圖及電器布置圖。
能按評分標準快速接線,并能在教師指導下安全試車。
要求學生在實訓中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二、項目實施前的準備和注意事項
1.項目實施前的準備
在進行鉆床線路實訓前應充分學習電力拖動及電機課程。因為本課程是以常用低壓電器和基本控制線路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已經學過的電力拖動知識和電機知識引申和發(fā)展出機床控制電路的知識。如在學習Z37搖臂鉆床時,可先引入十字開關、正反裝控制電路圖及電磁鐵等相關知識,并將其聯系到所要學的新課程上,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無極調速”的境界。
2.注意事項
(1)在項目實施前先分好組,教師必須熟悉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每組中好、中、差的學生搭配合理,以利于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2)安全優(yōu)先,通電試車時指導教師必須在場,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3)電動機及按鈕的金屬外殼必須可靠接地。
(4)在進行訓練時,要規(guī)定好完成的時間,以便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三、綜合項目實訓任務(以組為單位)
第一,根據項目內容進行元器件的選擇(元件規(guī)格、型號選擇、質量檢測)。要求在半小時內完成。小組成員先分散進行,再集體討論決定較好的工作方案,提交給指導教師,經審核后方可布件并接線。
第二,進行Z37搖臂鉆床電氣線路的原理分析,搞清楚各電路的控制要求。
第三,繪制布置圖,將元器件進行固定,然后根據電氣線路圖進行接線工作,整個過程在給定的一個時間段里完成,該項目時間為120分鐘。
第四,教師進行檢查,指導學生進行線路的檢查,如有故障進行排除。
第五,教師總結并指導學生進行通電試車。
四、編寫項目報告
項目報告應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收獲與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總結、歸納和表達的能力。從項目開始時,學生就應將設計草圖、內容及接線、試車等體會記入報告草稿本內,項目完成后將草稿本的內容整理歸納后編寫成正式的實習報告。
五、項目考核方式、成績評定及成果展示
實訓教師根據事先分好的組,把學生個體完成該項目的質量和時間,以及每個小組個人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作為測評依據。實訓結束,選出優(yōu)秀小組,向全班進行成果展示。
實行三級考核。一是學生本人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自測自評;二是由各小組根據成員對小組的貢獻情況進行互評,從學生角度發(fā)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教師要引導學生盡量客觀地從正面進行互相評價,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學習別人的特長和優(yōu)點,在互評中共同提高;三是教師對小組完成項目的情況進行評定。教師綜合三級評定情況來確定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評價。完成項目后,教師要對完成情況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表彰,并幫助未及時完成任務的同學總結失敗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
(作者單位:青島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