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是指教師傳授和學生學習的共同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外,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投入也相當關鍵。
關鍵詞:情感 重要性 愛 信任 公平
一、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主觀情感的影響。教學過程中傾注適當?shù)那楦?,可以對教學工作起到助推劑的作用,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若老師對學生付出真摯的愛,便能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賴與愛戴,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奠定基礎。
教育的過程是師生感情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過程,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碑斠粋€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觀察和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諄諄教導,完全是為了自己健康成長的時候,就會由尊敬老師到對老師產(chǎn)生感情,并轉化為樂意聽從和接受老師講的道理,努力把老師的要求化為自己的行動,只有這樣,教學工作才有實效。
二、把握適度的情感投入
1.愛是教育的工作又是教育的尺度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職責,也是教師的高尚品質。教師有了愛心,才能有熱心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才有耐心教育學生,了解學生;才能找到為學生開啟智慧門扉的鑰匙;才能在學生心靈的戈壁上引出情感的清泉,播種綠色的希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投入的就應該是愛。
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教學過程中主要用到身體語言、行為語言等。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加以表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可能很愛勞動,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的稱贊,可以使他們重拾信心、努力學習。一句贊賞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都可以傳遞愛。
2.愛學生要做到尊重和信任學生
老師對學生的情感傳送要力求濃烈、厚重,不能華而不實。愛學生的同時要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一般是初中時期學習成績較差,或是有這樣那樣問題的學生,老師的信任對他們而言尤為重要,是激發(fā)學生上進的精神力量,特別是對于問題較多的學生,這種信任往往會使他們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
有一年暑假,班中的一名同學提出要向學校借一臺電腦,這名同學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生活比較困難,請示學校領導,許多人有顧慮,若是開學他不再來上學,那么學校的資產(chǎn)就會損失,后來經(jīng)研究最終借給了他。開學報到當天那位同學就把電腦還了回來,而且他表示收獲很大。相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損失一臺電腦的風險還是很值得的!
對于我們身邊這些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確立時期的學生,作為教師,一方面要尊重他們,同時要給予足夠的信任,鼓勵他們向自己挑戰(zhàn),向成功挑戰(zhàn),克服自卑心理,擺脫環(huán)境的束縛。使他們都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3.愛學生要兼顧公平
教師在情感投入時,是否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對每一個同學給予同等的關愛,這是每個老師應注意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習好的學生,還是我們通常說的“差生”,都希望被關心。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本身就是初中階段被忽略的群體,而且相當一部分來自破碎的家庭,他們渴望老師重視自己,甚至采用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作為老師,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尋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以分數(shù)論英雄,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人盡其用,有了老師的關注,他們才能揚長避短,進而帶動學習上的進步,由后進變先進。
4.老師的情感投入應是豐富的
教學中的教和學是兩大矛盾,師生關系也是如此。學生總是覺得老師很威嚴,高高在上,需仰視才可見,這在無形之中拉大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有疑問不敢問老師,有心事不敢告訴老師,這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老師在日常的情感表露中不必一味表現(xiàn)長者的呵護,適當?shù)剡\用憤怒、傷心等情感,同樣會起到良好的作用:一方面,學生們會感到老師也有喜、怒、哀、樂,也是普通人,容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情感上信任老師、依賴老師;另一方面,在一味慈愛的關懷中感受一些嚴厲,可以滿足學生追求新鮮感的心理,從而使情感教育更有效;第三方面,當學生取得進步時,適時的表揚及由衷的欣喜的表露,當學生犯錯誤時要嚴厲的批評適度發(fā)怒,可以讓學生在潛隱默化中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三、情感投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作為普通人,不可避免地會受一些不良情緒的影響,如消極、憤怒等,如果帶到教學過程中,勢必會對心理和生理正處于成長期的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暗示,進而反應在行動上表現(xiàn)出混亂、困擾,因為老師的冷言冷語令學生自殺的報道屢屢見諸于報端,這是教師要重點注意的問題。
(作者單位:青島經(jīng)濟貿易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