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字典查查你就會發(fā)現,帶女字旁的漢字有兩百多個,什么“媽”、“娃”、“嬌”、“妍”、“婚”等等,而帶男字的漢字則少之又少,就只有“甥”、“舅”這樣的寥寥幾個。
像“姓”、“嫡”這樣標志家族系統(tǒng)或者家庭正支的字都是女字旁,那是因為上古母系社會的成員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孩子皆隨母親姓?!吧褶r居姜水以為姓,黃帝居姬水以為姓,虞舜居姚虛以為姓”,神農、黃帝、虞舜都是以母親所居住的地方為姓。在《說文解字》中女部所列的古代姓氏,姜、姬、姚、嬴、媯等皆為女旁,有些姓氏甚至流傳至今。
而“始”字之所以為女旁,是因為上古把女性看做造物之主,“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的傳說都是對此的印證。許慎曰:“始,女之初也。從女臺聲?!本褪钦f人類初始于女性。
“好”字的本義是形容女子的漂亮美麗,最后才引申為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古代把女子生養(yǎng)孩子,女子抱著孩子看做一件非常美的事情。于是對女子容貌、身材、氣質的美好形象加以歌詠的字“嬌”、“嫣”、“嫻”便紛紛涌出。
其實,就連女子的配偶應為男性也稱作“婿”,女子所生的孩子無論性別都稱作“娃”。
漢字里之所以有如此眾多的女旁字,究其原因是因為原始社會大多是母系氏族,而很大一部分女字旁的字都來源于這個時期,它們從各個角度、眾多方面詮釋著上古社會女性地位的尊貴,足以展現上古社會以女性為生活中心的歷史原貌。
(孫秀啟選自《牛城晚報》2012年5月16日)